國慶長假期間,我去舅舅家小坐。
才走進舅舅家的小院子,就聽到舅舅在大聲地吼到:「離什麼婚呢?你讓我這張老臉往那擱?」
接著,聽到表妹哭著說:「那個家我真的一天也呆不下去了,不離,我可能會瘋掉!」
我趕緊走進屋,看到舅舅氣得滿臉通紅,表妹坐在一旁低著頭嗚嗚地哭著。
舅舅看到我,沒再說話,走進裡屋,狠狠地把門關上上,留下我和表妹在客廳。
表妹抬頭看到是我,像個受盡了委屈的孩子一樣哇地哭出了聲。哭了好長一段時間,情緒平穩後的她才跟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以下為表妹的口述)
我和老公是異地,所以寶寶出生後,婆婆就從老家來幫忙帶孩子。剛開始我們兩相處得還不錯。但沒過多久,我發現婆婆老愛盯著我。
有一次,我在廚房做菜,用煎鍋煎荷包蛋,另一口炒鍋炒菜。
婆婆看到後,過來問我:「你趕時間嗎?一口鍋炒就好了,兩口鍋一起用都燒得黑黑的,很難洗!」我聽後,什麼都沒有說,順從地關了那口煎蛋的鍋。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大家眼裡的「聽話孩子」,對父親的話言聽計從,從不敢對他說「不」字。
如今在婆婆面前,我似乎延續了之前的習慣,從不敢反駁。
今年清明,我穿了一條有洞洞的牛仔褲準備回老家掃墓。
一坐上車,婆婆看到我說:「你穿這麼破回家幹嘛?等下老家人還以為我們家在外面混得差,連條好褲子都買不起,快去換了。」
我本來想跟她說,現在破洞牛仔褲是流行,穿褲子回家方便等等。
但話到嘴邊,我又咽了下去,跑上樓,換了一條運動褲。
接下來,類似的事情常常發生。但為了避免不愉快,雖然心裡不情願,但還是都照做了。
可我發現,委曲求全並不能換來天下太平,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接下來的日子,從怎樣做家務、穿什麼衣服,到每天盯我下班的回家時間。
婆婆全都要插手過問。
如果到家時間晚了,一進家門,她準會問我是不是去哪裡瞎逛了,或者直接說我欺負她,讓她一個人在家帶孩子。
為了不起衝突,我都只是淡淡回一句:「剛剛有點事遲了。」
然後進廚房做菜,不然就去陪娃。
我總認為,生活的小摩擦雖然讓人不痛快,但熬熬總會過去。
可後來,我才意識到,有些事越熬越磨人。
那次,單位臨時通知開會,我忘了打電話回家說要遲回。七點的時候,接到老公的電話。
電話那頭他沒有好氣地說:「這麼遲還不回家,媽在找你,電話都打到我這了。」
也許是之前累積的委屈湧上了心頭,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眼淚唰得就流了下來,我直接掛了電話,微信發了一張開會的照片給他。
過了一會,老公知道自己誤會了,趕緊發了信息說:「媽剛打電話很生氣地問我,你老婆哪去啦?還不要回家,孩子都哭了,所以我一時心急,話說重了。」
雖然心裡很委屈,但我沒有和婆婆去爭辯,只是比之前變得更加小心翼翼。
從那天起,我只要一到下班點,就飛奔回家,生怕遲了,又生事端。
單位大姐見我每天都急匆匆的,就問我:「小陳,你為什麼每天那麼著急往家裡趕,家裡發生什麼事了嗎?」我告訴她遲回去,婆婆會生氣。
大姐說:「你可以跟你婆婆說,單位有事加班,路上堵車,或者順道買東西遲回了,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啊。你天天這麼緊張的樣子,我看了都心疼。」
我知道可以這樣跟婆婆說,但我沒有,主要原因還是不想和她發生衝突,我害怕爭吵。
原本我以為自己會一直忍下去,就這麼一直「相安無事」地和婆婆一起生活。直到這件事情的發生,讓我終於忍無可忍。
前段時間,婆婆讓我再生一個娃。
其實,我們夫妻也有這想法,但我們覺得大寶還小,老公他又還沒有調回本地,我一個人帶兩娃太辛苦,最後決定還是緩一兩年。
這個決定,我老公有跟婆婆說過,但她還是隔三差五地念我。
當時我想,念就念吧,就當沒聽到。可我怎麼都沒想到,婆婆會做出這樣的事。
一天,我下班回家,門剛打開就看到我婆婆站瞪著我:「你床頭櫃那放著避孕藥是什麼意思?」看到她氣勢洶洶的樣子,我有點蒙了,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她看我愣在那,她繼續很大聲地說道:「我給扔了!」反應過來的我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婆婆趁我外出上班的時候,偷偷進了我的房間,翻了我的抽屜,還扔了我的東西。
一瞬間我覺得自己的生活被偷窺了,一種難以言說屈辱感湧了上來,當時我知道哪來的勇氣,大聲地質問了她:「你憑什麼進我房間翻我的抽屜?你憑什麼扔我的東西?」
可能是婆婆習慣了我默不作聲的模樣,忽然這麼「叛逆」,她有些嚇到了,但沒多久她就反應過來,理直氣壯地說道:「我出的房子首付,我愛進哪間就進哪間。」
就在那一刻,多年的委屈湧上心頭,我大哭了起來。
這麼多年來,我仿佛活在牢籠裡,沒有穿衣自由,沒有人身自由,最後連最基本的隱私權都沒有。
這個家,我真的一刻也呆不下去了。我走進房間打電話在外地工作的老公,告訴他,我要帶孩子搬出去住。
但最終,我還是沒有搬成。
婆婆威脅我,如果我敢帶著她的孫子走,她就死給我們看。
老公妥協了,不讓我搬,我倆為此吵得很兇。心灰意冷後,我向老公提出了離婚。
或許因為我們倆長期異地,感情本身就有些問題,又或許是因為他夾在中間也累了,他答應了。
聽完表妹的哭訴,我抱了抱她,安慰她離婚並不丟人,別人侵佔自己利益不反抗才丟人。
表妹是非常典型的「逃避情緒型好人」。
害怕衝突,不想被批評,所以一直以來都不直接面對問題本身,而是用取悅人的方法來平息矛盾。但她沒有意識到,一味地避讓,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讓自己避免傷害,反而會使矛盾越積越深,最終大爆發。
其實,我也遇到過和表妹一樣的情況。
剛結婚不久,婆婆看我穿白色連衣裙,就跟我說白色不吉利,讓我下次別穿了。
我沒有生氣,而是笑著跟她說:「白色並不是你想的那樣,它代表的是純潔和神聖,而且,現在結婚都穿白色婚紗。」
後來,我婆婆說過一兩次類似的話題,都被我有理有據地給擋回去了,此後她也就再沒有管過我怎麼穿衣服了。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不一樣的,生活在一起,有衝突是正常的。
但對於他人越界的利益侵佔和控制,一定不能縮頭當包子,及時說不才能保護好自己。
其實,不管是婆媳,還是夫妻、同事,「忍」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尤其是天天見面,日日相處的,忍著得多累啊,總有一天會受不了。
更關鍵的是,大部分時候,退讓只是一時的平靜,壞的人反而會得寸進尺,越來越過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有理有據地懟回去,不要怕,爭吵有時候並不是壞事情,反而是彼此發洩、把事情說開的通口。
你們覺得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你好,我是李點點,3歲女兒番茄、7歲兒子土豆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育兒感悟及婚姻幽默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