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在人際交往中,他們總是處於一種有利地地位,因為他就好像有著強大的磁場,很多人願意靠近他接近他,而有些人則會讓人很抗拒,我們會發現他總是會不經意間就得罪了他人。
在社會關係中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則是個體本身的情商因素,那麼什麼是高情商呢?
「情商」又稱為情緒智力,是近些年來心理學家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
高情商則是指個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有著較強的品質,主要表現在個體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懂得尊重他人等方面。
即便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但事實上,我們的潛意識裡更會偏向於聽一些利己的話,與高情商的人交往,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獲得一種滿足感。
如何判定自己是否是一個高情商的人呢?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你經常將這4句話掛在嘴上,說明你是一個高情商的人。
「我可以理解你的難過,你此刻的感受我也能夠明白。」
諸如此類的話,高情商的人經常會掛在嘴邊,因為他們懂得設身處地的去為他人著想,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同理心」。
「同理心」指的是個體感情移入、共感、共情的能力,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通常習慣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卻很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一個有同理心的人,他往往是具有高情商的個體,因為他們通常懂得去傾聽別人的意見,更懂得表達自己的尊重。
無論是身處逆境,還是此刻我們的情緒已經深入到低谷,當外界出現一個可以理解我們的人時,等於無形之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力量和安慰。
汪國真說過:「一個永遠不欣賞別人的人,也就是一個永遠也不被別人欣賞的人。」
一個人真正發自心底去認可別人也是非常難,的而高情商的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所以他才會去表達對於他人的認可。
事實上,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去被別人承認,被別人讚賞,渴望被他人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當與他人溝通的時候,不要去打斷對方此刻要表達的內容,也不要插入你與其分歧的話,如果他說的是對的,那麼你就要適當的表達你的認可。
有些話不必要太較真,有些話也不一定要說得太清楚,正所謂「交淺別言深」。
美國心理學家布洛提出了心理距離這一概念,他認為在社會關係中,心理距離是構建傳播關係的基礎。
只有我們能夠正確的認識和把握心理距離,才會形成更加和諧的傳播關係。
每一種關係,兩個人之間的距離都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朋友之間的關係和戀人之間的關係是不盡相同的。
正所謂要保持一種「邊界感」,不要過於急切地去表達你的想法,如果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沒有到那種過於親近的程度,那麼就要選擇沉默。
一個人的認知決定著他的目標,動力以及行為準則。
事實上高情商的人他們往往有著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所以在任何時候他都會帶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沒關係,我們很幸運。」
類似於這種話,你會經常在他的嘴裡聽到,他從來不會刻意地去抱怨什麼,更不會去指責別人的過錯,相反他會在逆境之中發現屬於自己的幸運,在黑暗之中找尋著明亮的光。
認為自己幸運,並不是一種過於優越感的表現,而是一種非常積極樂觀的態度,相反當面對挫折時,我們總是抱著一種杞人憂天的感覺,那麼勢必最終的結果也會朝向更加惡劣的方向發展。
人的情商在先天因素上並沒有任何的差別,而是通過後天的環境逐漸形成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現在總是因為一些話得罪人,那麼就有必要去思考自己的溝通方式。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懂得去傾聽別人的想法,懂得語言的藝術,與此同時也要合理地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可能成為一個情商高的人。
每當你和他人交流,或者是要發出某一個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在頭腦裡先思考一下自己此刻的動機是什麼,又是否把那些消極的情緒帶到其中。
去尊重別人,認可別人,同時也要認可自己,這才是一個高情商的人最基本的行為準則。
The End -
作者 | 心理諮詢師付東升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參考資料:《潛意識》、《社會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戀愛婚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