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的背後令人咂舌
最近聽我媽媽說:媒人開始給我表哥介紹二婚帶小孩的對象了。也不是瞧不起二婚的女人,只是我表哥好歹也是沒結過婚的人,而且27歲也沒有很大,直接介紹二婚帶小孩的對象,難免讓人覺得被侮辱。
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個例,後來跟我小夥伴們吐槽媒人,大家都說:我哪哪個親戚,媒人也是介紹的二婚的。
這讓我說不出話來。二婚女配頭婚男已經這麼普遍了嗎?
在我的認知裡,頭婚配頭婚,二婚配二婚才是正當。就算是頭婚配二婚的那也是自己處的居多,也沒有說媒人直接這麼介紹的。
我一向是個有問題就問的人,就問我媽和我們小夥伴們,知不知道媒人都是怎麼想的,在聽了一堆隻言片語後,倒也發現了四個令人窒息的現實問題。
01、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遺留下來的男多女少的現狀
我身邊被介紹二婚女的頭婚男,大多是90年代初生人,而他們的父母多為60後,他們趕上了國家生產隊,吃大鍋飯,分糧食的時代。那個按人口分糧食,按工作量掙工分的年代,身強體壯的男性有著絕對的優勢。
家裡男性勞動力多的,工作量多,工分就多,糧食就多,也就能吃的飽。
在這種大環境下,多生孩子,多生男孩就成了必要的生存手段。60後的父母就是在這種思想、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可以看見,在農村這樣的父母有著至少四五個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
而到了60後父母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趕上了國家計劃生育,少生優生成了主旋律。
可在男性是主要生產力的環境下長大的一些父母,就是認為該有一個兒子。
而且農村養兒防老的思想一直深入人心。
因為在很多長輩眼裡看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遲早是別人家的,而兒子是自己的,是會娶回來一個媳婦照顧自己的。
而農村老人大多沒有城裡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之類的社會福利,幹不了活了,只能指望著兒子。
所以,很多農村婦女在生第二胎的時候都會讓村裡的老人來看看,或是鎮裡的醫院裡檢查,是不是男孩,如果不是就打掉,直到懷上男孩為止。
而有些家庭怕打掉了就懷不上了,也會讓把女兒生下來,只是會懷三胎,這時候就得躲著了,而且孩子生下來還得交罰款。但是為了兒子都值了。
所以,村裡有個現象,在知道鄰裡一胎是女兒,又生了二胎的情況下,碰見了推著保姆車的鄰裡,都會掀起帘子看一眼說:「這是小子吧。」無論孩子長得多像女孩,自己是不是知道對方二胎是女兒。
最後,在鄰裡說完:「是閨女後」還得補一句「忒像小小子。」
這是投其所好。
所以,在這種思想下,農村普遍男多女少,也就意味著有相當多一部分男人找不到老婆。、
02、農村結婚生子年齡普遍早,在還是孩子的年紀已經生了孩子
在農村一畢業就催結婚,到了適婚年齡就有一堆媒人來說親。這還是大學畢業生。我身邊很多95、96的大學畢業生已經結婚了。
有些同齡人沒上大學,初中上完後考了職中,工作兩年也就結了。20歲左右吧。
趕小編畢業的時候,同學已經生二胎了。
別覺得不可思議,這真的是事實。
所以,很多人自己還是孩子呢就已經為人母了,這就給婚姻的不穩定性留下了禍根。
結婚之後,雖已成家,但心裡還是孩子。面對著一系列人情往來,柴米油鹽,孩子教育問題,搞得一個頭兩個大。這時候矛盾升級,爭吵增多,之前的戀愛濾鏡被打碎,只剩下一地雞毛,很多人受不了,一怒之下離婚,回到父母身邊。
又捨不得孩子,所以帶著孩子回娘家。
這就給農村添了一批二婚女帶孩子的人了。
可總不能一輩子帶著孩子自己過啊,怎麼著也得找人分擔一下壓力啊,於是就託媒人介紹,然後農村婚戀市場就開始湧入大批二婚帶孩子未婚女性。
03、你面前的相親對象表明了你在媒人心裡的形象水平
個人覺得媒人介紹對象最講究門當戶對了。
媒人總不會給一個大學女畢業生介紹工地搬磚小夥。
能撮合在一起的,都是媒人看起來般配的,別著急嫌棄二婚女帶孩子,可能你在媒人眼裡就這水平。
如果把成了的頭婚男x二婚女的男人們拉出來對比一下,會發現,可能、也許、大概率他們除了頭婚沒別的優點了。
你看一下農村那些配二婚女的頭婚男們,是不是普遍沒上過大學,初高中就開始出來工作。
職業:都是保安之類。
工作地點:差不多都在工廠。
收入:五千以下。
長相:只能說普通人。
年齡:在農村屬於大齡未婚青年。
家境:存款上沒幾個零。
父母狀況:沒什麼退休金,甚至一方還有些疾病,需要照顧。
這樣的水平在農村也快屬於鄙視鏈最底層了,所以,給介紹二婚女也不足為奇。
04、女孩們逐漸不好糊弄了
不說大城市的姑娘,就說農村的稍微讀個大學的,或是在外面工作的,心氣都不低,都想要跳出農門,嫁到城裡。
這就至少需要城裡一套房,而單單這一項就能卡掉無數農村男。
很多人真是舉全家之力也買不了城裡的一套房,那就只能往後拖,越拖房價越高,越買不起,越找不到媳婦。
凡是相親的,一定會把對方從長相到身高、人品、工作、家境看一個遍,還會跟身邊小姐妹商量,一項不合格就會踢出局。
而且,隨著網絡的侵襲,消費升級,不論薪資水平什麼樣的女孩,都要最新款iPhone,最流行的口紅色號,相較而言最貴的護膚品。
自己買不起,那就男票來嘍。
都是工薪階層,誰也吃不消啊,這就又沒戲了。
當然也有不這樣追求的,相對於樸實一點的姑娘,但人家也有同學啊,同學之間相互介紹也就成了。
而稍微各項水平都在平均線上的女孩,媒人都會往高了介紹,因為農村女生少,吃香。
所以,這樣一層層分析下來,是不是就知道為什麼那麼多農村頭婚男心甘情願娶二婚女了,因為沒別的選擇啊。
其實到最後,小編還是要再澄清一下,沒有對任何人群有歧視的意思,小編也是出身農門,也結婚了,也可能會感情破裂成為二婚女。這些都是不可預測的事情。
只是看到跟固有印象不匹配的現象逐漸普遍後,有感而發而已。
最後想說:能被撮合到一起的都是匹配的,如果你覺得對方配不上自己,很有可能是你高估了自己。
想到過更好的生活,遇見更好的人,先要讓自己變得更好。
另外無需對那些看起來差距過大兩個人,口吐芬芳或是酸。
外表看起來的不般配,都有你看不到的深情。
也許人家在別處非常合拍呢?
祝大家早日覓得如意郎君,如果喜歡單身那祝你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