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個朋友從外地回了老家,一問我才知道她爸爸因為照顧91歲的奶奶太過勞累住進了醫院。朋友是奶奶帶大的,對奶奶感情很深,她說奶奶雖然有些糊塗了,可是每次握著奶奶的手,看一看她,心裡就特別安慰特別滿足,她一直渴盼奶奶能長命百歲。
可這次回家,她看到爸爸兩鬢斑白,明顯老了許多。爸爸68歲了,平常都是他一個人照顧奶奶,以前爸爸從來不和她說照顧老人有多辛苦,她也就從沒放在心上,這次爸爸住院她才知道自己為爸爸分擔得太少。
她一邊照顧住院的爸爸,一邊照顧在家的奶奶。短短的幾天時間,她覺得這比白天上班晚上帶娃的日子還要辛苦幾倍。而奶奶有時候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哭啊鬧啊的更是讓她手足無措。
爸爸住了5天院回家後,就讓她回了深圳,爸爸說:「你還要上班,家裡還有3歲的孩子,這裡的事你不用管,你好好顧好你的小家。」
朋友聽得泣不成聲,卻又無可奈何。她還有工作和家庭,不能長期留在老家陪著爸爸和奶奶,她只能叮囑爸爸不要太勞累,如果有煩心事就多和她打電話,多和她說說話,照顧好自己。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現實中,又有多少人體驗過每天照顧長壽老人的生活呢?朋友的無奈我特別能理解,對於她父親來說,邁入到60歲精力有限,照顧起長壽老人,也會力不從心。
這也是不少老人的難處,我們一起傾聽這兩位68歲老人的心聲。
我今年68歲,母親93歲。老伴和唯一的哥哥幾年前相繼去世,女兒遠嫁,家裡就剩我照顧母親。
母親年輕時受了不少苦,脾氣有些偏執,年紀大了就更嚴重了。她每天總是沒來由的發脾氣,動不動就指著我的鼻子開罵。我一日三餐好吃好喝地伺候著,也不知道她哪裡這麼多不滿意。
每次家裡來了客人,她更喜歡大聲嚷嚷,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說我如何如何虧待她。這都不是事實,可親戚朋友們哪能分辨真假,他們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我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再不敢請人來家裡坐了。
晚上我好不容易躺床上了,她就在隔壁屋哼哼唧唧,說這裡痛那裡痛,一定要我陪著她不許走。而母親本就覺少,等她睡著了,我一天就只能睡四五個小時。一天折騰下來我常常一身酸痛,我真怕自己熬不住,走在母親前面。
這麼多年,我一心照顧母親,忽略最多的就是女兒。女兒結婚晚,她生孩子的時候我都沒有陪在身邊,也沒有幫她坐月子,其實我心裡一直牽掛著女兒和外孫,無奈的是,家裡還有90多歲的母親,實在是走不開。外孫長這麼大,我都沒見過幾回,他和我一點不親,一想到這些,我就忍不住抹眼淚。
我母親今年95歲,身體還算康健,能吃能喝,但是認不太清人,有點老年痴呆。
他常常把我認作父親,也不管我在做什麼,上來就是一頓打。如果我跑開,她就滿世界地追我,嘴裡罵著難聽的話,手裡拿著根掃帚。沒辦法,我只能乖乖呆在原地,讓她打罵,這樣她氣消得快點,生完氣她就能安靜下來,讓我喘口氣。
這都沒什麼,她經常一個人也不打招呼就跑出去,讓我忙前忙後地找,把我累得精疲力竭。我好好跟她說,讓她在家不要亂跑,她都乖乖點頭,可是第二天又跑出去了。
有一次她一個人瞎跑出去,差點出了意外。現在我只能分分秒秒盯著母親,以免一不留神她就跑不見了。我平常做個飯都是時刻豎著耳朵聽著外面的動靜,精神時刻集中,這種擔驚受怕,讓人感覺心力交瘁。
但能怎麼辦呢,母親只能依靠我,就熬著吧。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老人善解人意,但也有些老人眼裡只看到自己,不顧兒女的處境,折騰兒女,給她們製造麻煩。
這種無理取鬧的老人,確實讓兒女們心酸又無奈。
其實啊,不管人到了哪種年紀,都不能過得太任性,不能「倚老賣老」。懂得體諒兒女苦,做到通情達理,才是真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