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的份子錢,正在毀掉我們脆弱的關係

2020-08-28 塔羅佔卜師風

十一長假期,有人興致勃勃地和夥伴結伴出遊;有人在家陪家人陪娃,享受難得的親子時光;有人看書、健身、給自己充電,經營著自己舒心的小日子……一則關於「7天長假8場婚禮」,引發大家關注。當事人稱,國慶長假前已收到8份婚禮請柬,加起來光份子錢就得花掉近7000元,相當於她一個月的工資。

「你和XX關係好嗎?」

「高中玩得挺好的。」

「那這次她國慶結婚你去嗎?」

「噢,其實我們不太熟。」

這是一個網絡上流行的段子,折射出部分年輕人對參加婚禮交份子錢的無奈乃至牴觸情緒。

網上有過一項調查,「你國慶最惶恐的事是什麼?」61%的人投給了「收到婚禮請帖。」

搜狐網不久前進行的名為「今年你出了多少份子錢」的調查顯示,2018年,37.1%的受訪者送出的份子錢在3000元以上,26.6%的人在3000元到5000元之間,33.7%的人擇「5000元到1萬元」,還有20%的人在1萬元以上。

去年1月,《中國青年報》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64.6%的受訪者對「隨份子」表示反感,98.0%的人對此感到有負擔。

人人有份的「份子錢」

上個禮拜突然收一條簡訊:「嗨,好久不見,我是XX,我5月1號結婚,記得來參加哦。」我花了足足60秒才回想起來,這是一個上學期間說話沒超過10句,畢業更是再也沒聯繫過的高中同學。

簡單寒暄之後,我告訴她那天有事,實在抽不開身去參加婚禮,祝她幸福。而事實上我即使沒事,也會拒絕她,原因很簡單——我不想當冤大頭。微信那頭,她半天不說話,我發了一句在嗎?結果卻發現,我已經被她拉黑了。

有人調侃說,對於新郎新娘來說,擬定賓客名單,是他們記憶力和聯想力最好的時候。他們憑著頑強的毅力,與你架起一座「豆腐渣」質量的友誼之橋,提醒你為這段似有似無的關係充值繳費。

我厭惡「份子錢」這東西,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帶有很強的攀比性。

雖然我平時節衣縮食,連一杯泡麵都得挑打折的買,但為了讓別人以為我混的還不錯,所以砸鍋賣鐵送大紅包。

又或者,參加婚禮的人非富即貴,我為了不落下風,強行把100元換成了50元,就為了紅包可以包厚一點。

真真的「打腫臉充胖子」!

包少了不行,包多了也會尷尬。

我一新婚朋友跟我吐槽說,自己收到一個5000元的大紅包,實在有點手足無措。

「都說拿人家的手短,他這是擺明有事求我的節奏啊。而且日後他結婚我還得包個更大的,你說我鬧心不鬧心?」

份子錢是現代人友誼的照妖鏡,關係好不好,就看你包多少。

毫不誇張的說,份子錢在現代社會像是一場名正言順的打劫。

族譜上八桿子都打不著的遠親,每次辦紅白喜事卻時時刻刻惦記著你。

飯局上只見過一次的場面朋友,邀請你參加婚禮的時候一個勁的自來熟。

五年不聯繫的同學突然打電話寒暄往事,你剛打算感動,他笑著告訴你自己的孩子滿月了。

「我把你當朋友,你把我當韭菜。」本應純粹的人際關係,卻因為沾上了銅臭的氣味而變的俗不可耐。

份子錢到底應該給多少?

馬薇薇在奇葩說裡曾說過,份子錢,是對單身一族的打劫。

結婚,本來是人生一大喜事,親朋好友都理應送上自己最誠摯的祝福。可談感情傷錢,送祝福也傷錢。

假設你的資金充裕,那麼每個朋友都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那自然是沒問題的,畢竟份子錢被稱為「當代友情驗鈔機」。

但是,很多情況遇到朋友結婚時,我們經常會遇見手頭拮据的情況。

為什麼呢?我們來想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會大概率遇上送份子錢?

剛參加工作那幾年

這個期間其實我們工作還剛剛起步,手上沒有多少錢,往往為了送一份份子錢,經常惹得要吃泡麵很久才能攢夠錢。

所以,當你在拮据的時候,又碰上多個朋友結婚的情況下,我覺得最好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願意經常和這些朋友來往嗎?如果不來往的話,你覺得有損失嗎?

如果答案是不是很願意,或者可有可無,並且不來往沒有損失的話,我建議這部分朋友先不要送份子錢。

因為這些朋友,可能是好幾年不聯繫的小學同學,也可能是上一家公司不怎麼說話的同事。關係一般,甚至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如果給她們送份子錢,會導致你生活質量下降,甚至連 5 塊錢的活動都沒法參加的話,那不如不送。

我們應該在保障自己生活的前提下, 再去關心人情等問題。

但對於這些朋友,我們為什麼會糾結送不送呢?

因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總希望有一天這些朋友,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我們一把。

不過我想說,未來發生意外,對於現在來說送錢就吃土,是小概率事件。

對於這些朋友,你不送份子錢,那以後和對方失聯的概率那是很大的(因為她們因此不和你來往)。

這個時候,我想說大可不必傷心,因為你們沒必要做朋友。

她們可能是因為和你沒有共同語言了;也有可能因為你成長的太快,而她沒有跟上步伐。

所以與其浪費大力氣,付出降低自己生活質量的代價,去維繫沒什麼必維繫的關係,不如把錢花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份子錢的本質是」保險「

份子錢發展到現在,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煩惱。

隨份子的人每次都要糾結自己要不要給,給多少。被隨的人既要擔心自己曾經隨出去的份子錢有沒有回本,又要考慮以後自己該回多少。

有人可能覺得,份子錢就是心意,金額數量代表著你和我的關係深淺。

實際上,份子錢的本質並非如此。

份子錢的本質是一種「保險」,還是我們的老祖宗發明的。

明太祖朱元璋發布的《教民榜文》,《教民榜文》在當時屬於特別刑事法規,法規裡有這樣一段內容:

「鄉裡人民,貧富不等。婚姻死傷吉兇等事,誰家無之。今後本裡人戶,凡遇此等,互相周給。且如某家子弟婚姻,某家貧窘,一時難辦,一裡人戶,每戶或出鈔一貫,每裡百戶,便是百貫,每戶五貫,便是五百貫。如此資助,豈不成就。日後某家婚姻亦依此法,輪流周給。」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鄉裡的人有的窮有的富,但家裡總會有喜事喪事。如果某個家庭特別貧困,想舉辦婚禮卻沒錢,那麼鄉裡的人家,每戶人家出一些錢,互相資助一下就好了。之後等別人辦婚禮再還回去。

我們再來看看保險的起源:

一個村莊,100戶人家,每年都有一戶人家著火,損失100萬。因為一個家庭沒法承擔100萬,因此每戶人家都出1萬,發生火災獲得100萬。

兩者是不是很像?都有一定的發生概率,資金都來自於每戶人家,最後錢都給事件發生的人家,二者的本質都是基於鄰裡互助的風險管理。

跟保險不同的是,份子錢是辦喜事的時候給(事情發生了再給),而保險是提前把錢存在資金池裡,等出事了再拿出來。

所以說,從本質來看,份子錢作為喜事的「保險」,一定是別人給你了,你就要回;你要是給過別人,ta 也應該回禮,而且應當算上通貨膨脹。

話又說回來,對於婚禮來說,份子錢本來應該起到的是保障作用。然而到了現在,已經變成了大家衡量情意的標準,成為了出份子錢的人的負擔。

但是現在的婚禮還是「一家有喜,八方支援」嗎?可能已經成「一方有喜,八方有難」了。

份子錢裡的」文化「

份子錢 , 可能源於古老互助的形態, 是一種習俗式的社交, 從某種程度上是對社交關係產生穩定效果. 只要你繼續在本地發展, 那麼你脫離不了與本地親朋鄰裡的社交, 份子錢就是一種非契約關係的俗成社交。

只要你還在參與這種社交, 就表明了你重視並維持這種社交關係的態度, 使其他在此社交圈內的人感覺到你的這種友好態度. 因為你不是免費參加這種社交的, 而是在付出了份子錢的前提下參加了社交, 你付出了經濟代價, 因此別人就能感覺到你對待這個社交圈的重視程度.

如果你參加了這場社交(也就是赴了宴吃了飯)卻沒有湊份子錢, 你沒有付出和別人相同的代價, 別人就可能認為你不重視這場社交. 因為份子錢已經不是單純的經濟互助, 而變成了社交, 付出份子錢的人多少都有一種投資心理, 即:我付出一定的代價參加這場社交, 希望維持與此圈子的穩定關係, 是有求回報的.

所以, 如果有人不出份子錢作為代價,那麼這個人可能不期待在這個圈子中保持穩定和互動的社交關係, 不求在此社交圈內獲得回報, 不會為社交行為負責.

人生的所謂真正朋友或者說知己/知音, 可能沒有這麼複雜而功利, 但是在一般社會交往裡, 人心隔肚皮, 只能通過人的行為結果來判斷人心, 所以對於大多數非真朋友/非知己的交往, 不得不通過一些禮品/物質/利益的遊戲規則來驅動人際關係.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時間將證明一切交往的結果. 比起高攀不降的房價, 份子錢尚不足以埋青春葬理想. 這個份子錢, 只是壯闊人生中的一點漣漪而已.

相關焦點

  • 「過分」的份子錢,正在毀掉我們脆弱的關係,遇到了不好
    「所有人都說,他們拉著別人的手,他正在表現出向我要東西的節奏。將來,當他結婚時,我將不得不收拾更大的一隻。你認為我難過嗎?」基本金錢是現代友誼的魔鏡。關係是否良好取決於打包的數量。毫不誇張地說,在現代社會中,基本貨幣就像是合法的搶劫。不能超越家族八極的遙遠親戚,每當您有一個快樂的事件時,總是想著您。晚餐只看過一次現場的朋友,在邀請您參加婚禮時會不斷結識。
  • 過分的愛與欲望,都是毀掉關係的禍患
    真正良好的關係是自然而然的,這樣的關係是最好的。記住:過分的愛與追逐,都是不好的,會過早的結束一段關係。如果一個女人過分愛一個男人,不但不會讓男人對你更好,反而可能會導致這個男人不珍惜這個女人。男人本質上是需要挑戰和壓力的。必須讓男人感覺有緊迫感,壓力感,責任感。
  • 成年人的感情其實很脆弱,總是會被錢給擊破
    於是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太過分了,曾經我們讀書的時候那麼要好,下課一起聊天,放假一起出去玩耍,我們談理想,談學習,是那樣的投機。現在要為了這兩千塊錢撕破臉皮嗎?可是不要回來自己心裡很難受啊,本身自己就不富裕,還沒有到那種隨意捨棄兩千塊錢的地步。於是下定決心在厚著臉皮找他還錢,結果別人說「真是服你了,不就兩千塊錢嗎?怕我不還你嗎?一直要,不煩嗎?
  • 結婚隨份子錢多少合適?
    結婚隨份子錢多少合適?有什麼講究? 最近,在某平臺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大學同學結婚,大家都在討論份子錢應該隨多少,有人說五百有人說六百。還有人說以後沒來往就隨300。我不是待朋友小氣的人,但我覺得只是同學的話200塊足矣。  生活中,我們也會因此感到傷腦,朋友結婚份子錢真的是一個難題。
  • 結婚份子錢給多少?怎麼給?人情投資可是門技術活!
    如果說送出去的份子錢=潑出去的水,恐怕近2年小編時時都在過潑水節。去參加別人的婚禮,這份子錢是不能少的,那麼,該給多少、怎麼給呢?隨份子是由來已久的風俗(並不局限於婚事,其他大事譬如做壽、滿月、動土、喪葬等等都可以湊份子,其中又以婚喜事最盛),是親朋好友間溝通情誼,是傳達幸福的一種手段。包份子錢要考慮這些因素!1、自身的經濟實力:如果你的經濟實力比別人好很多,那麼你要比相同關係的多包點也是可以的。這樣做百利而無一害,不僅能讓新人開心增進友誼,同時還能為自己攢人情。
  • 過分強調安全感,正在毀掉你的愛情
      我有個關係不錯的姐們,最近分手了,約我出來吃飯。當時我還比較吃驚,畢竟,她當初官宣脫單的喜悅,還歷歷在目,還時不時發些秀恩愛的朋友圈。後面,她沉溺於甜蜜戀愛,也就漸漸消失在我們的姐妹聚會,沒想到再次出現,已經是分手狀態。我原以為,她會非常難過,準備好了一大段安慰的話。不過,她的狀態意外得不錯,微笑著在餐廳等我。
  • 一份份子錢
    昨晚和閨蜜聊天,說到一個共同的朋友,她說她要回娘家,要是看到某某好尷尬啊,我問怎麼了,她說「我們明明玩得這麼好,天天一起瘋,結婚的時候我還通知了他,可是他沒有給我送禮,我就想不通,他給你和另一個人就送了,為什麼不跟我送?」
  • 結婚收的份子錢應該給誰 份子錢怎麼分才不會鬧矛盾?
    結婚收的份子錢應該給誰 份子錢怎麼分才不會鬧矛盾?時間:2018-10-26 15:03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結婚收的份子錢應該給誰 份子錢怎麼分才不會鬧矛盾? 結婚收的份子錢應該給誰?每年我們都可以在網絡上看到因為結婚份子錢分不好而發生的各種搞笑事。
  • 收了我1000塊份子錢的閨蜜,我結婚時把我拉黑了
    她算了下,加起來光份子錢就將花掉近7000元,一個月的工資馬上泡湯了,瀕臨破產。份子錢的重量級別會隨著關係親密程度而逐漸加碼,關係一般的同事,大學同學,閨中密友,每個level隨禮的級別都不盡相同。大家默認的規則就是,人到不到沒關係,份子錢必須到位。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份子錢的金額也水漲船高。10年前,500塊錢的紅包已經倍有面子,而現在1000塊錢剛剛到及格線。
  • 吃席兼管份子錢的經歷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今天家裡的一個親戚家裡辦酒,按習俗都要收份子錢,不知道為什麼,讓我一個毛頭小夥去給他管帳,早上不到八點一通電話直接給我敲回到現實世界,匆忙洗漱完便到親戚家裡去了 到那才八點半,時間特別早,等了一個多小時後才有人熙熙攘攘的來送份子錢,我負責將紅包的錢按人名,金額如數等記在冊,而由於沒有回盒子,在收到份子錢的同時,坐在我身邊的妹妹還會給每個份子錢一個小紅包作為盒子的替代。 我一個一個打開紅包,一張一張的數著那紅票子,一個個登記名字,瑣碎卻不感到疲勞,果然有錢能使我開心幹活,即使這錢不是我的。
  • 份子錢越交越多,哪些人的份子錢你認為不該交?網友說的句句在理
    一到五一、國慶、春節這些小長假,除了大家可以回家團聚,到處旅遊,我們還能收到各種婚禮的邀請函。有消失多年的同學,有多年不聯繫的朋友,還有單位的同事,這些看似很熟悉,但是生活又沒有多少交集的人卻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他們的份子錢我們該交嗎?關於這個問題,我特意在網上做了一個小調查,採訪一些網友,他們對於這個問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 份子錢是最划算的人脈投資
    大哥們過節都隨了多少份子錢?我在朋友圈做了個統計,最誇張的老鐵隨了30萬。有人說隨份子是舊社會的陋習,是現代社會明目張胆的打劫。是對友誼的資本化,是對單身狗的屠殺。也有人講:真友情不怕談錢,份子錢是流動的人情債。你來我往,才能維繫友誼的長河嘛。
  • 變味的份子錢:錢給的越多意味感情越好
    如果說在中國有什麼事是不可避免的,那肯定是隨份子。中國人是講究人情往來的,份子錢就是維繫社會關係的主要載體之一。到了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使得份子錢的互助功能逐漸消失,慢慢轉變為維護社會關係的一種方式。只不過這些年來份子錢逐漸變味,一方面隨份子的原因層出不窮五花八門,另一方面隨份子的金額逐年上漲,形成一種錢給的越多感情越好的怪異規則。
  • 「份子錢」的尷尬
    最近,我留意到一件有趣的事:兩家的女主人為了份子錢,發生了爭吵,而且吵到大街上,讓街坊鄰居評理,究意誰佔的便宜大。怎麼回事呢?據我了解到:這倆家的男人是交往了多年的朋友,大約在五、六年前,一方的女兒先結了婚,另一方家的老婆給對方送了600元的份子錢,這個數在當時也不算太少,不會丟朋友的臉面,近些日子另一家的兒子結婚,孩子先結婚的那一方回饋了800元的份子錢,這個數也很吉利,兩家都是女主出面送的。
  • 別讓份子錢綁架了自己
    他說:「前天剛剛吃過早飯,手機鈴聲響了,有人通知,某單位的一位領導家中有事需要隨份子,我不加思考的當即表示拒絕了,理由是:我與他平時沒有人情往來,不欠他的人情債,二來我只是一位最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屬於正常的官民關係,再者在工作中我也不求他幫忙,他也不會主動去幫助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最主要的是我不想生活得太累,隨隨便便地被各種各樣的份子錢所綁架。」現實生活中與這位同事感同身受者,又何止一二?
  • 日本人結婚時也收份子錢嗎?
    「你和XX關係好嗎?」「高中玩得挺好的。」「那這次她國慶結婚你去嗎?」「噢,其實我們不太熟。」鄰居家喬遷新居,親戚家裡添了新丁,長輩生日,都需要出一份「份子錢」。在中國人眼裡,「份子錢」有來有往,能起到加深人際關係的作用。「從小父母就教育我,人情往來特別重要,關係好不好,就看這些關鍵的時刻你有沒有到場,關係有多深,份子錢給的就要越多。」
  • 份子錢這門學問:份子錢到底給多少才合適?不辦婚禮就虧了嗎?
    前兩天好友跟我分享了個好消息,說今年臘月將舉行婚禮(陽曆應該是21年2月1日),很早之前我們之間便有過約定——雙方無需隨份子錢。說起禮金這事,作為一個大齡未婚但又已經隨了這麼多次的人來說,實在是很有些話來說說的。01應該是畢業後的第二個春節,大學同學中就有一人結婚了。大學朋友圈都是江西的,加上婚期就在春節前面不久,人是去得最齊的一次。
  • 份子錢這門學問:份子錢到底給多少才合適?不辦婚禮就虧了嗎?
    前兩天好友跟我分享了個好消息,說今年臘月將舉行婚禮(陽曆應該是21年2月1日),很早之前我們之間便有過約定——雙方無需隨份子錢。說起禮金這事,作為一個大齡未婚但又已經隨了這麼多次的人來說,實在是很有些話來說說的。
  • 在臨沂結婚份子錢有什麼講究 結婚隨份子多少錢合適
    結婚份子錢是一件敏感又必須要面對的事情,結婚份子錢送多少合適?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都很糾結。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究竟結婚送多少份子錢合適以及結婚份子錢吉利數有哪些吧。   結婚份子錢背景   古代:在古代並沒有流行送份子錢的習俗,人們習慣送東西給新人。
  • 變味的份子錢應不應該付?
    1、份子錢的初衷是好的。份子錢已經成為了一個讓人頭大的名詞,份子錢估計已經成為老百姓日常支出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從份子錢的本意來說,遇到喜事或者困難之處,大家都出一份力,一份財,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事那事的也就過去了,份子錢來到這個世上的初衷是好的,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