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人都會有老的一天,當我們老了,身體健康,兒女孝順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然而現實當中卻並非都會如願,有的老人子女孝順,也有的老人子女不承擔贍養義務。
上個月回老家,鄰居大爺住院了,大爺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生病住院給大兒子打電話,結果大兒子說:現在生病用到我了,早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我沒空!
聽著別人這樣說,我都感覺到老人內心的無奈和難過,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一點一滴養大的孩子,到生病的那天連看都不看一眼,內心何等的悽涼啊!
李阿姨有三個兒子,前些年老伴兒去世了,我們以為李阿姨的日子會比較「難過」,畢竟兒子沒有閨女細心和貼心。
去年冬天仿佛格外長,那天回老家看到李阿姨的三兒子騎著摩託車,後面馱著兩袋炭塊,我還納悶呢,天氣轉暖了,怎麼還去買碳了?
後來才知道,李阿姨的三兒子看到李阿姨家裡的碳不多了,擔心阿姨為了省錢捨不得燒炭,於是趕緊去碳廠買碳給李阿姨。
前段時間回老家路過李阿姨家,門前停了一輛車,因為正好擋著我的去路,我去阿姨家找人把車挪一下,才知道原來是李阿姨老大的家的兒子(也就是李阿姨的孫子)過來給李阿姨送吃的。
這樣的日子真是簡單又幸福,不管貧窮還是富有,兒子們的孝心足以讓李阿姨整個晚年都沉浸在幸福當中。
嚮往的生活就是生活的嚮往,你的每一個現狀都藏著你走過的路,人到晚年也是一樣。
很早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老人有四個兒子,比較喜歡老大和老三,房子和田地都分給了老大和老三,把老二趕出家門了,趕出家門時也請了村裡一些有威望的長輩作見證,老四則去別人家做上門女婿。
時隔多年後,老大老三在家務農生活過得一般,而老二離家後自己創業做生意,開了公司,日子過得紅紅紅紅。老人開始讓老二養老,讓老二幫助老大和老三,老二拒絕後,老人把老二告上了法庭。
老二也表示會贍養老人,但是當年的事情還是給自己的內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有時候並不是兒女的錯,而是父母的做法會讓兒女感到心寒。
01、對待子女有耐心
母慈子孝,很多人只看重後面兩個字,卻忽略了前面的字,先母慈才能子孝。
北大才子謝振宇於家中將母親殘忍殺害,事後有人找到謝振宇的微博,發現他曾經寫過這樣的一段話:
知道錯了嗎?回答知道了,媽媽會說,知道了錯還犯錯?打的更厲害了!
知道錯了嗎?回答不知道,媽媽會說:打你還不知道錯哪裡了?打得更厲害了!
父親的離世對母親打擊很大,母親對謝振宇要求很嚴格,雖然謝振宇很爭氣考上了北大,可他的內心是壓抑的,這才釀成了慘案。
母親應該是孩子最信任、最依賴的人,如果做母親的總是嫌棄自己的孩子,責罵自己的孩子,經常對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會毆打孩子,那麼這些日常就消磨孩子對母親的那份信任和依賴。
如果母親總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長大後就能變成一個溫暖的人,他的記憶裡都是關於母親溫暖的回憶,這就會讓孩子記得媽媽的辛苦,長大後才會更孝順母親。
02、懂得退出兒女的生活
當孩子們長大,他們像小鳥一樣飛出去,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太多時候,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夠一輩子「掌控」孩子的人生,希望孩子永遠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生活,即便孩子們成家以後也不例外。
這樣父母就會孩子的家庭製造矛盾,比如一些婆婆喜歡對兒媳婦指手畫腳,這樣就不利於小家的穩定。
而那些真正明智的父母都知道要體面地退出兒女們的生活,一些父母在子女家幫忙帶娃,只是做帶娃的事情,如果兒子下班回家,不會心疼兒子捨不得讓兒子幹活,因為婆婆永遠替代不了丈夫的義務,捨得讓兒子幹活,才會讓兒媳婦找到在家庭的存在感。
03、儘量一碗水端平
昨天小區有活動,遇到陌陌媽媽,陌陌媽媽一直是自己帶娃,說起來婆婆的問題,陌陌媽說:我婆婆又去老二那裡了!
想想也有點替陌陌媽媽感到委屈,兩個兒子,婆婆是很明顯地喜歡老二和老二媳婦,甚至會當著陌陌媽媽的面說:我就是喜歡老二!
如果家裡孩子多,老人總是偏心的話,那麼晚年多半會「受點罪」了,那個經常得不到父母疼愛的孩子,心裡多少也會有點怨言。
像李阿姨三個兒子都很孝順,那是李阿姨儘量做到了公平,李阿姨丈夫還在世的時候,每個月都有退休金,加上上班攢的錢,三個兒子誰有事兒李阿姨都會出點錢。
老大想要開個小吃店,李阿姨給老大拿了點錢;老二幹活受傷做手術,李阿姨也給拿了點錢;老三工作需要投資,李阿姨也出了一分錢。
在對待三個兒子的問題上,李阿姨基本上是一碗水端平,給三個兒子帶娃也基本上都幫著。
這也就是為什麼丈夫離世後,沒了退休金,三個兒子依然能夠特別孝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作為子女孝順老人是本分,作為父母也要儘量做到公平、耐心和愛心,這樣到了晚年才能真正贏得子女的尊重和孝心。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