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正能量是近幾年傳播開來的網絡詞語,與負能量相對,指的是鼓舞、激勵人們奮鬥向上的一種精神能量。
相比於負能量,人們更喜歡正能量常伴左右,它給人以動力。人們在交朋友的時候也更喜歡那些洋溢著正能量的朋友,他們讓自己感到生活有希望、有盼頭。
從兒童教育方面來說,弘揚和傳播正能量有利於讓兒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且比起負能量,正能量也更加容易被兒童所接受,畢竟正能量是與九年義務教育中的絕大部分知識相契合的。
但近來卻出現了一種新的觀點,有人認為小孩子接觸的正能量越多,長大後越容易被社會傷害,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孩子接觸的正能量越多,他們就越是單純。
社會險惡,這一點每個成年人都深有體會,如果沒有點心機,沒有兩把刷子,就很難在社會立足。
對於孩子來說,正能量就是告訴他們社會是美好的,人們是善良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身邊的所有人放下戒心,無論是親人還是陌生人。
那些拐賣兒童的人就是利用了孩子的這種單純。
孩子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等待著人們去精心雕刻,一顆糖、一個玩具就可能會贏得很多孩子的信任,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跟著自己走。
在孩子看來,拐賣人口的人就是「叔叔」,叔叔怎麼會傷害自己呢?更何況他還給我買好吃的,就像親人一樣好。這可能是正能量教育下孩子的心理活動,給了人們可乘之機。
鑑於此,父母們開始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要」,這些都是從血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想要保護孩子,必須要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到社會的險惡。
灌輸太多正能量,還會讓孩子顯得「書生氣太重」。
「書生氣」就是指一個人認死理、教條主義、不懂變通,隨著學歷、知識日漸被人們重視,「書生氣」也被當成某些人的口頭禪。
他們只要聽到或者看到有人對社會持有積極的看法,就會批評他們「書生氣太重」。
在公司裡面,被批評為「書生氣太重」往往意味著被低看了一頭。
例如,別人認為社會是黑暗的,你認為社會肯定會越變越好。別人認為人心險惡,你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機,不應該戴有色眼鏡看待他人。
誠然,你的這種思想更加全面、客觀、有理有據,但有些人就是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凡是那些與他們對社會的既有觀念相矛盾的觀念,他們都會予以攻擊,感到嗤之以鼻,以此來保護自己的態度。
如果從小讓孩子相信社會是美好的,人心是善良的,就可能會讓孩子被評價為&34;,從而受到他人的嘲諷與傷害。
但是,無論如何,這只是人們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作出的判斷,誠然,成年人的世界充滿黑暗,但從小給孩子灌輸這樣的理念對他們的發展真的有好處嗎?
有人說,讓他們早早地認識到社會的黑暗面是完全有必要的,免得他們將來吃虧,受到打擊。
但是孩子的發展是我們能夠預見的嗎?
倒退幾十年,70後無法想像80後在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上的變化,80後也無法想像90後的新潮與出格,90後也無法意識到00後的諸多變化。
時代在發展,我們終究只是凡人,無法預見今後人們會變成怎樣。
100年前,社會民不聊生,人們不敢期盼明天會更好。但是現在,我們對於明天會更好深信不疑。如果從小就給孩子灌輸負能量,讓他們相信社會是黑暗的,那就是與時代發展的潮流相違背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成年人雖然知道現在的社會有很多黑暗面,但依舊希望社會能夠更好,那麼從小就給孩子灌輸負能量是不是在磨滅人們的希望?
因此,用正能量教育孩子依舊是勢在必行的,孩子知道了社會存在正義的一面,今後當他們接觸到了黑暗面,就會想要改變它,而不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