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三十而立,看總臺如何報導這位最牛「90後」

2021-01-14 荔枝網新聞

  11月10日,觀察君去了一趟上海國際傳媒港F1大樓,也就是偶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和上海總站所在地哦,從36層向窗外俯瞰,OMG!我被眼前的景觀驚豔到了,蜿蜒曲折的黃浦江一覽無餘地從我眼前流淌而過,從西岸向東岸眺望,在我的左手邊,陸家嘴的那些高樓——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竟然有了非凡的視角。

  今天的人們認識浦東是通過高樓大廈,然而三十年前,這裡卻是上海人口中的「爛泥渡」。「浦西一張床」還是「浦東一間房」,這是聞名全國的一道選擇題。黃浦江奔流,一側是日新月異的「城裡」,另一側依然阡陌縱橫的「鄉下」,這是1990年。就在這一年的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辦公室和浦東開發規劃研究設計院在浦東大道141號正式掛牌,國務院決定開發浦東。

  浦東開發開放起於1990年,也算是地道的「90後」。

  人人嫌棄的爛泥渡變身為世界級金融中心,浦東變了模樣。這位地球上「長」得最快的「90後」,以開放為品格,以創新為靈魂,迎來「三十而立」的高光時刻。

  01

  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首發

  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之際,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11月10日在上海首發。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出席,共同啟動紀錄片首發活動。

  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和上海總站攝製,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協助拍攝,歷時一年多打造。紀錄片採訪了200多位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者、親歷者、見證者,通過他們的講述和故事,全景展現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的輝煌歷程,彰顯了浦東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奮鬥形象。

  慎海雄:浦東開發開放3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生動縮影,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鮮活案例,也是新時代激勵中國人民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嘹亮號角。

  龔正:希望總臺進一步加強對浦東改革開放的宣傳,為上海改革發展提供更有力的輿論支持,助力上海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觀察君了解到,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將於11月10日—15日22:30在CCTV-1播出;11月11日—16日9:00在CCTV-4、20:00在CCTV-9重播。央視新聞新媒體、央視頻等平臺同步開播上線。

  02

  報導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總臺在行動

  紀錄片《而立浦東》只是總臺報導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的亮點之一。觀察君發現,為紀念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總臺組成了強大的報導陣容,新聞中心、財經節目中心、港澳臺節目中心、亞洲非洲地區語言節目中心、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聞新媒體中心、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等齊齊上陣,一起記錄浦東的歷史,展望浦東的未來。

  總臺的報導從今年4月份就開始預熱了,並且持續升溫,昨天,各中心的精銳部隊都集結在總臺長三角總部和上海總站所在地——上海國際傳媒港,各部門形成報導矩陣,通過電視、廣播、新媒體等多種傳播平臺,以多種報導形態,全方位、立體化展示浦東的發展歷程。

  03

  《新聞聯播》三天連發「三十而立啟新程」

  《新聞聯播》天天播,昨晚的重點是什麼?「三十而立啟新程」3集主題報導,圍繞浦東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更高品質生活展開,11月9日播出第一集《勇立潮頭上海浦東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

  《焦點訪談》推出專題節目,展現浦東30年發展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所歷經的巨變。

  為了全方位展現浦東發展新貌,新聞頻道還特別製作推出航拍報導《空中瞰臨港飛越「未來之城」》。

  04

  「浦東趙」中國之聲直播間講述浦東成長

  「浦東趙」即指原上海市副市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但趙啟正還有一重令人印象深刻的身份,那就是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首屆主任,作為浦東規劃的親歷者與決策者,他對浦東有著深厚的情感,對浦東的發展寄予厚望。10日上午,趙啟正作為特邀嘉賓,與浦東新區副區長姚凱一起參加了中國之聲推出的特別直播《而立浦東再出發》,兩位嘉賓一同回顧了浦東新區的發展之路、發展經驗,並對未來的浦東進行了展望。

  05

  重點欄目開闢時段講述浦東故事

  觀察君發現,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財經頻道、大灣區之聲等頻率、頻道均發揮自身特色,在重點欄目推出浦東開發開放30年特別節目。

  11月10日,環球資訊廣播在上海國際傳媒港現場錄製《浦東三十年中國故事 世界奇蹟》,邀請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餘南平先生,重點討論了浦東開發開放30年來對外開放、對外經貿合作、外企營商環境等話題。

  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推出5集系列專題報導《而立浦東再出發》,其中,11月10日播出《「老八股」30年變成1761 浦東見證中國股市日新月異》,節目講述了浦東開發開放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啟航、發展、壯大的故事。該系列報導從11月9日起連續5天播出。

  港澳臺節目中心突出對港澳臺傳播特色,加強融合傳播,11日至13日,大灣區之聲重點新聞欄目《灣區,早晨!》和大灣區之聲微信公眾號中推出3集融媒體報導《潮湧新浦東 啟航向未來》。11日至12日,在大灣區之聲、香港之聲《港清楚》欄目中播出2集廣播節目《浦東三十年,而立再出發——紀念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

  華語環球節目中心《中國新聞》欄目推出5集系列報導《新時代看浦東》,圍繞陸家嘴、外高橋、臨港等片區發展成果進行深入探訪;系列專訪《浦東高管話浦東》,將繼續以高端專訪模式,採訪著名企業的負責人。

  新媒體端推出超長慢直播製作《浦東夜話》訪談節目,沿用陸家嘴、外灘畫面,覆蓋浦東標誌性建築群,並邀請記者及嘉賓暢談對於浦東30年發展變化的切身體驗。

  06

  移動直播帶您「雲遊浦東」

  觀察君在現場看到,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的小夥伴們正在為12日即將推出的《勇立潮頭 而立浦東》移動直播特別節目緊張地做準備。這次移動直播將充分體現融媒體特色,通過「雲遊浦東」和「夜遊浦東」,帶領大家邊走邊看,看看浦東這個「中國最牛90後」,是怎麼從當年的「爛泥渡」成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

  《最IN浦東的背後,有一份最高關懷》,是10月10日當天他們剛剛在全網推送的時政特稿,報導形式極具創新思維,將浦東的拼音「pudong」拆解成Prosperous(繁榮)、Unique(獨特)、 Dauntless(無畏)、Open(開放)、Nice(美好)和 Global(全球)6個關鍵詞,通過這6個關鍵詞,帶領網友用最「IN」的方式看最「IN」的浦東,展現浦東繁榮美好、獨特進取、開放包容的氣質。

  觀察君了解到,圍繞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新聞新媒體中心已在各平臺陸續推出原創時政微視頻《勇立潮頭——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浦東開發》、數據海報《這份成績單,是闖出來的》、特稿《而立,不「浦」通》等新媒體產品。此外,「而立浦東」和「而立浦東再出發」系列稿件,「國際銳評」《改革開放書寫浦東發展傳奇》《敢闖敢試解密陸家嘴的金融密碼》等等也正在陸續和廣大網友見面。

  07

  乘坐移動的大巴車「打卡」浦東

  三十而立,浦東的崛起,不僅是嶄新城市的崛起,更是中國昂首走向世界、擁抱世界的步伐。

  觀察君看到,在總臺5G新媒體平臺央視頻的工作區,大屏前圍著許多人,屏幕裡正播放的是央視頻為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重點策劃的直播節目《流動的海派咖啡館——央視頻帶你看浦東》。直播將移動的大巴車打造為央視頻獨特的演播室,邀請浦東開發的親歷者、建設者和專家學者,回顧浦東開發開放歷程,從金融貿易、科技創新、城市規規劃等多方面解讀浦東,走進浦東。

  這場直播特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資本市場首席專家曹嘯、上海市浦東新區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羅翔、青年經濟學者徐瑾、張江創業者王宇以及在上海生活和工作多年的藝人袁成傑和呼蘭,一邊乘坐大巴車打卡外灘、南浦大橋、陸家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等地標,一邊通過反映浦東30年變化的數字,展現浦東乘風破浪,意氣風發的氣象。

  08

  浦東30周年對外傳播亮點頻出

  上海是中國的地標性城市之一,吸引著全球的目光,總臺的對外傳播將浦東的發展變化帶給海外受眾。CGTN聚焦浦東30年,從金融開放、外企投資、科創人才、自貿區建設等四個方面入手,聚焦以中國芯、創新藥、藍天夢、未來車、智能造、數據港為代表的「六大硬核產業」發展,迅猛結合融媒體報導形式,通過電視報導、直播連線、新媒體直播、觀眾互動等形式,多角度展現浦東三十年發展的變化與成果,以及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指引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中,浦東新區在經濟建設、文化社會建設以及對外開放中所能起到的標杆作用。

  該系列新聞報導將在整點欄目《全球瞭望》《今日世界》《中國24》《全球財經》等欄目播出,同時將會呈現在CGTN新媒體平臺。

  亞非中心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報導內容豐富多樣,「A醬工作室」「小溪工作室」,以及土耳其語、阿拉伯語、朝語、蒙語、烏爾都語、尼伯爾語、泰米爾語等12個語種網紅工作室的中外籍網紅主播,近日在上海展開密集採訪報導活動,推出「寫意大浦東」「寫實奮鬥者」「暢想浦東」三個系列報導。發布視頻《寫意浦東》《浦東三十年續寫新傳奇》,多語種網紅直播《打卡上海中心大廈》等產品。日語部A醬與日本最大的文具廠商國譽集團聯合推出「雙11」零點跨夜直播活動,烏爾都語主播做客在上海生活30年的巴基斯坦人家,希伯來語網紅小奚計劃採訪在上海工作的以色列人。「暢想浦東」系列還結合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策劃《我眼中未來五年和十五年浦東的樣子》融媒體互動節目。

  歐拉中心重點欄目「熱點觀察」撰寫評論《「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帶來的啟示》,闡釋中國新發展格局為世界帶來的機遇。德語、法語前方記者共同採訪發布《特斯拉全球副總裁積極評價進博會以及浦東新區發展》等視頻、圖文報導,積極評價浦東新區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成就。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國際在線、臉書等平臺發布《而立浦東再出發:本屆進博會不設公眾開放日?浦東「永不落幕的進博會」也能買買買!》等相關稿件。阿爾巴尼亞語頭條APP發布圖文帖《浦東國際機場的新地鐵線建設將啟用中國自主研發的超大直徑盾構機》,為網友介紹高科技應用情況,側面展示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發展成就。西班牙語西紅柿工作室發布《在夜晚漫步上海外灘》《雲中閱讀在世界最高書店體驗書香上海》《見證浦東三十年科技發展與進博會同款機器人合影》3個視頻直播。

  09

  上海國際傳媒港 從這裡走向未來

  最後,觀察君再和大家說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和上海總站所在地——上海國際傳媒港。如果您想了解總臺的未來發展,上海國際傳媒港就是一扇很好的窗口。

  站在上海國際傳媒港的F1大樓,從36層向窗外遠看,穿行於市中心的黃浦江盡收眼底,黃浦江對岸的浦東也一覽無餘。

  觀察君今天和大家說的總臺許多報導浦東的活動,就是在上海國際傳媒港進行的。如今西岸正以國際傳媒港為引領,打造國際創新創意產業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和上海總站的所在地正位於這座冉冉升起的國際傳媒港當中。

  2020年1月6日,國際傳媒港被評選為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之一,是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中最年輕的一個。

  這裡正在全力打造上海未來最具活力的新水岸。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和上海總站所在地,自 2019 年 9 月26 日啟用以來,國際傳媒港頻頻有「大動作」!

  啟用當天,國家多語種影視譯製基地在這裡揭牌;

  11 月 3 日,國際傳媒港燈光首秀光耀浦江西岸,為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12月6日,我國首個超高清視音頻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際傳媒港啟動建設,開啟融合制播、技術交互的新篇章;

  2020年7月26日,由總臺上海總站主辦的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影視之夜」在這裡舉辦;

  8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版權交易中心在這裡啟動建設;

  10月16日,由總臺上海總站主辦的2020國際傳媒港首屆「時尚嘉年華」活動在這裡亮相;

  11月1日,由總臺上海總站與論壇發起方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科學嘉年華」活動在這裡登場……

  隨著上海電影節、上海時裝周等盛事陸續落地國際傳媒港。在這裡,不但可以觀影、購物、體驗媒體黑科技,還可以與全球影視、時尚、科技、藝術等各界大咖交流溝通,領略最前沿文化時尚動態。

  總臺國際傳媒港總建築面積約26.5萬平方米,總臺的版權運營、體育產業、影視劇譯製、超高清產業、文創項目等正陸續在這裡落地。未來,作為上海新文化地標之一,它將成為國際一流的世界影視基地、文化創意高地。

  今天,我們站在國際傳播港的高處,以開放開發的高度和視野俯瞰浦東,報導中國;明天,我們將同樣以開放合作的高度和視野「俯瞰」世界,報導世界,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浦東三十而立,青島共「浦」新篇
    30年前,這裡只有一片片廣袤的農田,30年後,浦東成為了魔都最耀眼的一張名片。彈指一揮間,在這片熱土上,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巨變。 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上海浦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核心競爭力大幅度增強,人民生活質量整體性躍升,改革開放勇立潮頭。
  • 主創團隊揭秘紀錄片《而立浦東》幕後的故事...
    《而立浦東》紀錄片導演 王星燦:​從浦東到浦西《而立浦東》紀錄片的拍攝周期達到四個月,累計拍攝素材3萬分鐘,共計採訪了200多位浦東開發開放的親歷者。《而立浦東》紀錄片總導演 李想:通過他們的故事其實是在共同回答一個命題,就是為什麼要改?為誰而改?怎麼改?改什麼?
  • 人生第一臺吊車就是徐工XCA1600?這位90後吊裝「後浪」了不起
    不少吊友都抽到了「提臺XCA1600」的神籤,在接收美好祝福的同時,不少吊友表示,這個夢想有點大,但有夢想就很了不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的新年賀詞中所說「每個人都了不起!」而在2020年歲末,有這樣一位90後吊裝「後浪」已經提前帶走了這份新年禮物。
  • 30年前的浦東是什麼樣子?一起來感受這位「30後」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浦東依舊是一派農村風貌。高中畢業後,顧敏來到了位於北蔡的國棉28廠工作,一幹就是23年。「那時候公共運輸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我每天騎自行車去上班,當時年紀輕,半個小時就騎到了,沿路都是農村,沒什麼樓房。」1988年,顧敏認識了現在的妻子,那時最浪漫的事莫過於騎著自行車載著妻子出去約會,「那時候浦東沒什麼休閒娛樂的地方,我們就騎著自行車到周家渡坐輪渡去浦西玩。」
  • 「陽光總在風雨後——滬臺交流回眸」展開幕
    由上海市臺辦和上海市檔案館聯合主辦的「陽光總在風雨後——滬臺交流回眸」展,2020年12月29日上午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開幕。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鄭鋼淼,中央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市委臺辦主任李文輝以及全市對臺系統代表等50多人出席了開幕儀式。
  • 滬臺一家親 「陽光總在風雨後——滬臺交流回眸」展開幕
    29日上午,由上海市臺辦和上海市檔案館聯合主辦的「陽光總在風雨後——滬臺交流回眸」展,在上海市檔案館啟幕。    展覽精選了660幅圖片,12部累計240分鐘視頻和120件實物,從大政方針、開啟交流、經貿合作、人文交流、人員往來、實現「三通」、樂業安居層面多角度地展示了30多年來上海對臺工作的總體面貌和豐碩成果。
  •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浦東,浦東!30年巨變,潮起東方
    當時,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海市區還沒有一座跨江大橋。30年前,「老開發」從上海市政府各部門抽調出來,第一批投身到浦東開發的各項工作中。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協原主席、原上海市浦東開發辦公室副主任李佳能說。開發辦的門牌號是「141」,寓意著浦東開發一是一,二是二,要一步一個腳印。
  • 浦東:開「新局」,和30年後的自己有個約會
    總書記為此點讚,「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從1990年到2050年,整整一個甲子,而立浦東恰巧身處這段旅程的中段。中流擊水,最終是浪遏飛舟,還是長風破浪,關鍵要看現在的人們如何去做,如何去開創新的歷史。站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以及「十三五」末的節點上,筆者送給浦東的關鍵詞是——「新局」。育先機,開新局,歷史又一次選擇了浦東。
  • 三十而立,作為90後的我們怎麼樣去面對我們的三十歲?
    人們都說三十而立,檢視一下我這前三十歲。 作為90後的最年長者,我們90年出生的人是第一批進入三十而立年齡的。現在抖音上有很多視頻在講,三十歲要有多少存款,也有人曬很多的存款。這些東西的確會讓我們大部分人都焦慮起來,現在大多是年輕人焦慮的原因也在這裡,這種比較會讓我們越來越喪失信心。
  • 而立浦東 | 這十個地標,是時光記憶,也是時代見證
    浦東的開發開放是上海的一次「創業」,30年間,這裡從無到有、從有到尖,從一片阡陌農田化身現代化新城,也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地標,這些地標隱藏著我們的時光記憶,也是浦東的時代見證。141,浦東開發「一是一」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宣布浦東開發開放後,上海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籌備工作。
  • 品區·五年 | 浦東:開「新局」,和30年後的自己有個約會
    往回看,是為了往前看。老規矩,一個區,一個關鍵詞,我們不怕一言難盡。從1990年到2050年,整整一個甲子,而立浦東恰巧身處這段旅程的中段。中流擊水,最終是浪遏飛舟,還是長風破浪,關鍵要看現在的人們如何去做,如何去開創新的歷史。站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以及「十三五」末的節點上,筆者送給浦東的關鍵詞是——「新局」。育先機,開新局,歷史又一次選擇了浦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慶祝人民廣播事業創建80周年朗誦會《聲震長空...
    《新聞縱橫》報導,29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慶祝人民廣播事業創建80周年朗誦會《聲震長空》在北京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主持人龐瑩認為,廣播人是一支戰無不勝的隊伍,在一個個中國時刻的背後,廣播人重任在肩。她說:「在雨雪冰凍、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災害事件發生的時候,廣播的記者、主持人都是迎難而上,衝到抗災報導的最前線,來謳歌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頑強意志,也彰顯了廣播媒體在應對突發事件和災難救援方面的獨特價值。」
  • 究竟什麼叫作「三十而立」?
    作為第一批90後,老公已經正式進入了三十而立,而我也在已經開始徘徊於而立之年的周邊。 對於「三十而立」到底立的是什麼,籠統的只知「立身、立業、立家」,對於這個概念,之前一直都還是很模糊的。 前兩天老公腰間盤突出(大概是職業病,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10個廚師有9個都會腰部出問題),疼痛難忍,醫生建議要多休息,我也想讓他換個工作。
  • 上海浦東富豪婚戀網站_上海市虹口區天合婚姻介紹所
    上海浦東富豪婚戀網站,上海市虹口區天合婚姻介紹所,除常規婚介服務外,我們為會員提供權威心理測試、一對一紅娘諮詢、專屬紅娘配對與約會服務、雅致的約會環境服務、形象指導服務以及情感心理開導服務。上海浦東富豪婚戀網站, 找一個對的人結婚,才是兩個人攜手共度餘生的前提。
  • 這份最全上海浦東買房寶典,你絕對沒看過
    大家好,我是阿樓,致力於用雙腳丈量整個上海,給買房人帶來最真實、最可靠的微觀樓市情報。 最近我們就在梳理上海各個行政區的買房指南,之前的文章已經全面梳理了黃浦、靜安、長寧、徐匯四個中心城區以及閔行、虹口區,今天來給大家講講浦東新區。 上海有一句諺語:」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反映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人的普遍心態。
  • 「陽光總在風雨後」
    由上海市臺辦和上海市檔案館聯合主辦的「陽光總在風雨後——滬臺交流回眸」展近日在上海開幕。660幅圖片、12部累計240分鐘視頻和120件實物,以豐富翔實的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30多年來上海對臺工作的總體面貌和豐碩成果。展覽面積800平方米,內容分為七個部分,分別為:大政方針、開啟交流、經貿合作、人文交流、人員往來、實現「三通」、樂業安居。展期6個月。
  • 90後而立之年的情感故事
    電視劇《三十而已》正在熱播,出於對90後領頭一代們的好奇,我也追起了這部熱播劇。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第一批90後今年剛好到三十而立的年齡。我就想看看,這些我們看著長大的,似乎在我們眼裡依然還是小孩子的90後們,到了三十而立年齡,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他們,以怎樣狀態,過著怎樣的生活。
  • 這是最有力的回答!
    後也將成年 90後一代集體告別了少年時代 那是網路遊戲和動漫刷屏的年代睜大眼睛時已經遍地高達、灌籃高手…90後的生活環境優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但暑假裡總能看到還珠格格和西遊記> 他們強調個性、追求新鮮和獨立被說成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 中國的90後是更加娛樂化的一代他們有自由奔放的想法,站在科技前沿
  • 每日視聽|2021總臺電視劇片單出爐,《裝臺》《姐妹們的茶話會》定檔
    1、總臺2021電視劇片單出爐 11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電視劇片單發布活動」舉辦,《跨過鴨綠江》《大決戰》《紅船》《城中之城》《熱血珠峰》《天望》《人世間》《裝臺》《甜蜜》《生活萬歲》《溫暖的味道》《理想之城
  • 三十而立,談何容易?我們不過三十而已
    古人云「三十而立」,是建立在人均壽命不長,四十歲稱老,十四、五歲結婚生子的情況下。在現今的社會,「三十而立」的能有幾人? 小編推算一下,大部分人是18歲上大學,22歲本科畢業,在沒有殷實家底的情況下,就得出來當牛做馬。期間少不了父母、七大姑八大婆的軟磨硬泡,時不時地要趕去相親會場,有幾個人能心無旁騖地為事業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