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夏
沒有一個父母,能拍著胸膛對自己說,他們對於自己的每個孩子都能做到問心無愧。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子。這句話,是一點也不會錯。
即使父母再如何去平衡多個子女之間的關係,他們都會有所偏袒,無法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因為人心總是會有所偏向,也許是喜歡最大的孩子,也許是喜歡最小的兒子。
不管父母如何偏心,都請不要忘記,你年輕時過分的偏袒,終將會讓你的晚年後悔不已。因為不是所有你所偏袒的孩子,都能有出息。而那些不被你重視的孩子,卻能頑強砥礪生長。
英子和老公結婚時,老公一窮二白,除了個人,什麼都沒有。但英子沒有嫌棄,而英子父母也沒有嫌棄。在他們看來,老公只是暫時失意和落魄,他們更多的是看好老公是個潛力股,是個老實可靠的人。
結婚前,父母不忍心英子一結婚,就要和公婆小叔子住在一起。他們掏出了自己的養老金,給女兒在附近買了一套婚房。婚後,英子和老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而老公也很奮發圖強,雖然很多人說他一結婚就住進女方父母陪嫁的婚房裡,說他是吃軟飯。但老公卻沒有自卑,也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努力提升自己。
在短短的三年,老公坐到了公司管理高層。工資和待遇,都大有不同。而就在這時,老家公婆找上門,說小叔子要讀大學,公婆年老,無力再承擔小叔子的大學費用,讓老公幫忙分擔。
雖然英子有一萬個不樂意,但她也不可能去強硬阻止老公去幫自己的親兄弟。只是小叔子讀大學四年,前後也花費了老公差不多十萬塊錢。
好不容易等小叔子畢業,他卻有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連養活自己都很難,更別說買房結婚。後來小叔子雖然將就找了份工作,但也只是勉強養活自己。
雖然小叔子只能勉強養活自己,但老公好歹能減輕下負擔,不用每月都準時給公婆兩千,小叔子兩千。因為老公的工資,大部分都花在了他家上面,這也導致了婚後的家庭開銷,大部分都落在了英子的頭上。
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現有的住房和教育,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老公就打算換一套新的學區房,可如今的房價漲得太快,即便他們兩夫妻拿出全部積蓄,再跟周圍的朋友借了一遍,首付還差個五萬。
英子不想再回娘家開口借錢,畢竟這些年來父母來回已經補貼了他們幾十萬。而她和老公,婚後的日子,也過得並不輕鬆。除了逢年過節孝敬父母外,其餘時間,多半都是讓父母補貼他們。
父母的錢,不能再借,那就只能跟公婆借。公婆也有退休金,雖然不多,但多年下來,攢個五萬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老公這些年也補貼他們。抱著這樣的希望,老公興衝衝回了婆家。
只是當老公開口跟婆婆借五萬應急時,婆婆卻拒絕了,還說道:錢得留給你弟弟結婚。兒媳娘家有錢,又是獨生女,你讓兒媳回娘家借十萬,那不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婆婆的拒絕,讓老公頓時尷尬不已。他估計沒想過,自己第一次跟父母借錢,卻被父母拒絕了。他又不是不還,只是暫時借來應急罷了。可婆婆說什麼,都不肯拿錢出來,說你們經濟條件好,就別打我那點養老錢的主意了。
老公失望而歸,最終還是英子硬著頭皮跟父母開口借了五萬,這才順利買下了學區房。為此,老公傷心難過了很久。因為他以為,自己每月孝敬父母兩千,父母再如何也不會對他的困難置之不理。
而更讓老公傷心的是,公婆連五萬都不肯借給大兒子,在小兒子結婚時,卻爽快一次性拿出30萬給小叔子首付買房。錢不夠時,婆婆還厚著臉皮問老公要錢,說弟弟結婚買房,哥嫂也該有所表示。
老公的臉色,陰沉地嚇人。他一句話不說,直接轉身出門。從那之後,公婆和小叔子的事情,老公很少再去插手。每月補貼公婆的錢,也從兩千降到了一千。公婆多次打來電話,老公也拒接,說心寒了。
看著老公失魂落魄的樣子,英子也挺心疼老公的。一個時時想著孝順父母的大兒子,卻被他所敬重的父母所拋棄,只會跟他索取要錢,卻不會替他著想一二。
但英子也沒辦法幹涉公婆,只好各種勸慰老公。只是來自父母親人的傷害,卻不是一時半就能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