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歐陽詢《藝文類聚》上,記錄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說當時齊國,有一戶人家有個女兒,長得十分漂亮。
俗話說「好女百家求」,所以附近有很多人家來求婚。
其中有2家,一家住在城東,一家住在城西。
城東家的兒子,長得樣貌醜陋,但是家境富裕。城西家的兒子,長得英俊瀟灑,容貌美但是家裡很貧窮。
父母猶豫不能決定,但是他們很民主,也沒有擅自決斷,就詢問女兒的意見。
父母要她自己決定,想要嫁給哪一戶人家:「
(你)要是難於親口指明,不用指明表白,就將一隻胳膊袒露出來,讓我們知道你的意思。」
聞聽此言,女兒就袒露出兩隻胳膊。
父母親感到奇怪,就問她原因。
女兒羞答答地說:
「(我)想在城東家吃飯,在城西家住宿。」
這就是成語「東食西宿」的由來。
當時讀罷這個故事,不僅為這個女孩的「智慧」所折服。
這才是真正的「世間真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呀!
也許讀完這個故事,大部分人都會心中暗罵姑娘的貪婪。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所有的便宜都給你一個人佔上?
但是,人類確實是貪婪的動物,「得隴望蜀」還真的是太多人的本性了。
雖然很多人嘴上不願意承認,都說自己是「擇一城終老 遇一人白首」。
但事實是,人的心裡是可以同時愛上兩個人的。
趁著周末,看了新一季的《奇葩說》,其中一期的辯題,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該不該介意另一半有異性靈魂伴侶?
本場節目最大的看點,就是正方詹青雲和反方儲殷。
正方詹青雲堅持認為,如果一個人遇到了靈魂伴侶,那麼對方就應該成為我的伴侶。
她在節目中坦言,自己曾經有一個「看上去」很般配的對象。可是她清楚知道,對方不是自己的soulmate。
詹青雲寧願給自己救助的囚犯寫信說心裡話,也不願和對方說。
就像微博上有網友說的:
「有些關係,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到達了頂峰,因為之後的每一步都是再走下坡路。」
詹青雲的觀點,和現在很多00/90後年輕人的觀點不謀而合。
「如果對方有靈魂伴侶,為什麼不去跟他的靈魂伴侶一起生活,可能因為他的怯懦,這三個人明明都可以擁有愛情,卻各自帶上了枷鎖。」
對待愛情,不將就、不遷就,如果找不到中意的ta,寧願孤獨。
就像美國小說家詹迪·尼爾森說的:
「遇見靈魂伴侶的感覺,就好像走進一座你曾經住過的房子裡——你認識那些家具,認識牆上的畫,架上的書,抽屜裡的東西。如果在這個房子裡你陷入黑暗,你也仍然能夠自如地四處行走。」
但是,萬一我們就是找不到呢?
而反方儲殷教授的故事,更像是70/80後的愛情。
他和妻子都是告知分子,但是一個研究文科,一個研究理科。註定了他們的談話,是「雞同鴨講」,永遠沒有交點。
他也試圖了解對方,但是了解的越深,發現自己對對方的不了解越深。
但是儲殷教授說:
「最美妙的感覺是什麼?我不懂你,我還愛你。」
本質上,儲殷教授的妻子,可能不是他的靈魂伴侶,但絕對是他的最佳「生活伴侶」。
靈魂伴侶,生活伴侶,本來就無高低貴賤之分。
詩詞歌賦裡的思想碰撞,難道就比柴米油鹽的契合更高貴嗎?也許在你結婚之後,會遇到電光火石般的心動,和那個夢寐以求的靈魂伴侶。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誰說生活伴侶,不能「變成」靈魂伴侶?
因為,請不要忘了:愛除了激情,還有責任與擔當。
04
記得之前的朋友圈,曾經被大導演北野武離婚刷屏。
這個已經72歲的風流才子,蹉跎了半生,還是與相守40年的結髮妻子離婚。
北野武雖然和妻子離婚,但是將自己名下約200億日元(約12.75億RMB)的財產全部留給妻子,自己只留一套房子,和小他18歲的情人開始新生活。
北野武和乾子在1980年相識同居,育有一子一女。其實到了1983年正式註冊登記的時候,兩人已經處於事實上的分居狀態。北野武日常出軌,被媒體頻繁報導,而乾子則牢牢把控財政大權,對北野武又控制又依賴。
兩人結婚後,北野武曾經幾次提出過離婚,但是妻子始終沒有答應。北野武就一直「婚內出軌」,和妻子保持著貌合神離的婚姻。
只不過這一次,妻子終於看開。
如果婚姻生活已經索然無味,那麼選擇放手,這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最可怕的是,有人一邊在婚姻裡怨天尤人,一邊又希望在婚外找到「靈魂伴侶」。
這只是打著「尋找真愛」旗號下的無恥行徑罷了。
相戀容易相守難,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不管你是否介意對方有靈魂伴侶,我們都必須承認,好的婚姻,需要經營。
有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那些婚姻長期美滿的夫妻認為,婚姻成功的排名第一原因為「另一半是我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朋友」,並不一定與你心意相通,但是能感知到你的喜怒哀樂,扶持你走過一生。
我相信,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有靈魂伴侶。
但是我們的存在太過於渺小,想要在有生之年,遇到靈魂伴侶,就像是大海撈針永無盡頭。
所以我更相信,那些守著尋找「靈魂伴侶」執念的人,其實是需要別人來「救贖」自己。
當我們總是試圖從別人那裡獲得幸福,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內心缺乏力量,才需要外界的滋養與支持。
不如放下執念,在最美好的年華,給自己一個發現身邊之人的機會。比起那個「命中之人」,我們更需要勇氣,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因為只有自我覺察,才是充實自己的第一步。
所以說,那些所謂的「靈魂伴侶」,也許是你自己創造的。
拋棄那些「你愛我,所以你應該懂我」的念頭吧!
「安定下來的理由,不應該是習慣彼此,也不應該是寂寞。唯一的理由,是你們雙方彼此相愛,而且願意讓對方感受到您的愛。」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