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顯
而今社會到處充斥著浮躁和急進,說實話,由於自己還不具備高資質能力,所以沒辦法去迎合著千姿百態的急功近利。
於是,我選擇靜下心來,花一些時間去發現內心的簡約世界,並踏實努力的去進步,也許這感覺比讓自己置身於嘈雜的環境要好。
當我們花一洗時間去記錄自己、了解你自己、發現內心的自己,也許你和我一樣,會覺得原來自己也喜歡簡約不簡單的生活。
之前在一個慵懶的下午,寧靜與心安陪伴著我,就那麼幾分鐘的深度思考,我在自己的腦海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幾件事:寫作一生、博覽群書、廣交良友、走遍各地。
花些時間回顧自己現時與過往的工作、愛好、生活、事業、夢想等等這一切,思考有哪些是最令自己所重視的,又有哪些是你所熱愛的,然後告訴自己答案。
再花些時間尋找屬於自己畢生追求的四或五件事情。
於是,便堅定地踏上了通往心之所向的旅程並持續努力。
下半年的第一天開始,我準備好一本筆記簿,用它來記錄自己的時間消費。我們可以記錄自己的時間安排,審視自己是如何度過一天的時光?
從自己早晨睜開雙眼的那一刻到夜晚睡下,我們的一天都做了什麼事情?
停止做那些與自己追求相違背的雜事,重新設計我們一天的時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終極目標上。
總有一些零碎事件打擾我們的生活,總有一些不想要的事情擾亂我們的節奏。
那麼,請不要讓這些無關緊要的雜事影響了我們該有的生活進度。
——【做出計劃安排】——
你是否有從早忙到晚而又似碌碌無為的感覺?
一天到晚事情不少但完成度並不高?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毫無條理是由於我們對生活從不加以思索。
我們可以嘗試每次只做一類事情,試著提高效率,從而進行簡化,完成一件事便用手機或紙筆記下來,堅持這樣做,試一下。
這份清單裡,我們每天只完成三件當天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讓清單上的事情多到自己一天都完不成。
一天只做三件事,三件最讓你有成就感的事情。
比如我每天一定要爭取完成的三件事:跑步、閱讀、寫作。
我們的工作日總是被無窮無盡的任務所填滿。
但如果我們將所有任務都從自己的日程裡划去,終將一無所獲,即使是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也無法達成,那就很尷尬了。
其實我們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關鍵而重要的工作任務上,然後,其它的捨去不做。
不是坐著不動就能整理好桌面,不是站在那裡觀望就能倒掉垃圾。
讓我們細心的梳理出自己需要在家中處理的每一件事,審視它是不是也和工作任務一樣無窮無盡。
對於過多的「家庭作業」,我們同樣會有心塞無力的不安感,那麼,我們可以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嘗試減少繁冗的家務工作。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通過使用自動設備、委託幫助以及僱傭服務等方式完成那個我們的繁雜家務。
與其同時定下很多目標,還不如只定一個目標。
聚焦能讓自己高效率,只為了一個目標而認真運作,將集中全部精力在這唯一的目標上,如此一來,能加大我們做事成功的砝碼。
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這確實是讓一切有條不紊進行的最安全的建議。
隨處可見拿著手機的人在默默沉浸,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各樣即時通信工具與軟體所佔據。
如果自己不刻意控制,它們會把我們一天的時間分割成零碎的一塊塊,而且佔盡我們一天的時間。
因此,控制自己的通信很有必要。
我基本上會在一天中抽出某一時刻查收e-mail;至於即時通信工具,比如微信,分幾個時間對所有的來信信息進行統一整理並回復;對於電話交流,我不會傾向於聊得太久,能有幾句話說完就不長篇大論。
設定一個時間限制,然後嚴格的去遵守。
這條建議並不是對每個人都管用。
如果娛樂消遣對你真的很重要,請跳過這條建議。
儘管如此,我還是想建言: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應該被大量電視、雜誌、網際網路、喝酒唱K、棋牌遊戲所支配。
生活的質感,並不是來源於娛樂的消遣。
比如:我不是很喜歡逛街,也就不那麼熱衷於購買衣服,需要買的時候,就去喜歡的品牌實體店買一件,最多兩件,然後輪換穿著。
我們大可避免淪落為一個物質主義者和消費主義者。
當你發現買來的那麼多東西都無處安放,而後扔出屋外又覺得非常可惜,那麼在購買之前,請降低自己對購物的熱愛。
我們的欲望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擁有一切,我們可以拿到最新的所有。
但這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呢?
誰都不知道,於是大家又開始反覆的追尋著自己的欲望,用所有的方式滿足自己。
知足常樂可以使你擺脫欲望的怪圈,只做自己所需要的事情。
如果一件小事就使自己倍感惱怒和壓力,那麼我們的生活就不會越來越如意。
來,深呼吸,保持平和的心態。
把不再需要的東西打包起來捐給別人或者扔掉。
如果你花上一個周末的時間用來清理雜物,感覺一定會很棒。
你的衣櫃是不是滿到要爆炸?
你的鞋櫃是不是要撐到世界盡頭?
清理吧,把那些從來不穿的衣鞋統統扔掉,讓最簡單精緻的柜子陪伴自己即可,讓生活回歸簡約。
凌亂不堪的桌子只能轉移我們的注意力,雜亂的物品堆積在桌子上只會加重我們的焦躁。
其實我們花點時間,也許就幾分鐘,也許就一分鐘,簡單幾個清理動作,就可以使自己的桌子保持整潔。
你不做並不因為什麼,只因為你懶。
把騰出來的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其他的一概不要做。
同時完成很多事情只能讓人變得更加緊張焦慮,從而變得沒有效率。
因此,每次只嘗試完成一件事情。
每個人都是從孤獨中來,到孤獨中去,即使周圍再喧囂,再熱鬧,自己終究得回歸於自己。
儘管有些人並不習慣獨處,但獨處會使我們內心平和,也使我們能傾聽自己發自內心的聲音。
這些的形成能讓自己平靜下來,而內心平靜,是做真正重要事情的基礎。
簡單規律的生活節奏是簡化生活的關鍵。
遇到美食你是否會飢不擇食?
吃飯的時候你是否會快速進食?
如果你總是狼吞虎咽,那你不僅錯過了美味,同時也吃壞了身體。
飯粒的香不在於它是飯,而在於人們從細嚼慢咽中品味出它的恆久米香。慢慢吃飯可以幫我們減肥,並有助於消化。
享受生活往往不在於快,而在於慢。
也許我們會覺得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簡約的生活之間關聯並不大,但如果我們每天都吃得過於油膩、吃含鹽和含糖量過高的食品和油炸食品,自己患病的風險是不是會提高很多?
你是不是經常熬夜,然後經常感到身體不適?
然後不斷的生病,住院治療,進出藥房。
如果不想如此,那請選擇健康的飲食與作息方式。
就近工作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自己的通勤問題、上班時間問題。
簡化自己一天的工作生活,從簡化通往上班的時間,簡化通勤問題開始。
拒絕是簡化生活的關鍵習慣。
不懂如何拒絕,我們將擁有背負起整個世界的感覺,笨重又艱難。
不要一件事又一件事的安排得滿滿當當,凡事留一個適合自己空隙,別把生活過得緊張。
在做事之前,請問自己:這麼做會使我的生活變得簡約而不簡單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考慮重新來過吧!
作者簡介:老顯,世界500強央企上班族 / 獨立作者 / 解憂答惑達人 / BetterMe大本營簡書特約作者。曾經是亞運志願者、在校播音員、公文撰稿人 → 熱衷跑步|痴迷閱讀|堅持寫作|擅長時間管理與自我管理。(本文系公眾帳號「老顯」(sendychiu)授權發布)
▽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清南 推薦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