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8 19:5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童健 通訊員 虞小東
孩子們的畢業季,除了互道贈言,亦可踏歌而行。當然,這離不開一位既能填詞又有好歌喉的老師。
近日,在杭州市行知小學畢業典禮上,《稻香》的旋律響起,輕快而俏皮。原作中充滿田園味道的回憶被改編成書卷氣十足的寄語。這首改編歌是戴培燦老師送給六年級同學的畢業禮物。
名叫「打油詩」,其實很用心
「願六(1) 好好學習知行合一,願六(2) 少年本色獨一無二……」戴培燦帶著11位少先隊大隊委,把這首《唱給畢業班的打油詩》送給了200多位畢業生。
名叫「打油詩」,其實歌詞很用心。這屆六年級是戴培燦所教的第一屆學生,心裡話太多。每個班都有自己專屬的一段歌詞,既有不舍,也有期待。
臺下,許多同學眼中泛著淚花。女生們挽起了閨蜜的手。一些平日裡很活躍的男孩子則安靜了下來,跟著旋律揮舞胳膊。
「歌詞很有正能量,聽歌時,我很希望時間能走得慢一點。」六(2)班的餘俊傑回憶道。六(3)班的張梓凌說:「我們班那段的主題是『笑容』。課間的歡笑、獲得集體榮譽後滿意的笑臉和老師鼓勵的微笑都一一浮現。未來,戴老師希望我們能笑對困難。」
畢業歌不一定是「回憶殺」,希望同學們帶上明朗的心去遠方
一首歌曲作為畢業禮物,讓同學們收穫滿滿的感動,但他們並不意外。戴培燦是一位充滿「文藝細胞」的老師,去年的畢業歌也是他改編的。
去年,許多學校的畢業晚會上都響起了「網紅」民謠《成都》的前奏。戴培燦也將它改編成了《再見,行知》。旋律依舊醇和綿長,「玉林路的小酒館」變成了「同窗的小陶子」和「課堂吟誦的詩詞」。
「去年的畢業歌是『回憶殺』。」戴培燦說,其實離別的歌曲不一定停留於懷念和傷感,帶上明朗的心情去遠方也挺好。今年,我想送給同學們一首輕快的歌,在和六年級大隊委們商量後,選擇了《稻香》。
深夜裡往往最有靈感,前5段的填詞很快就完成了。只有75字的末段卻很「燒腦」,花費了最多時間。一個班一句話,既有包含班級數字的成語,還有兩處押韻,唱起來琅琅上口,成了整首歌的點睛之筆。
校園活動歌為伴,4年裡為同學們改編了16首歌曲
26歲的戴培燦是英語老師兼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他告訴記者,自己不擅長作曲,但是從初三開始就有填詞的愛好,把流行歌的旋律和生活點滴結合起來,大學時開始進入創作密集期。
走上講臺的4年裡,他為同學們改編了16首歌曲。作為大隊輔導員,他要參與各類校園活動的策劃和總結。《軍訓修煉手冊》《我是小農夫》《全員運動Show》……許多活動有了歌聲相伴,讓同學們興致十足。
阿姨們的廣場舞必放曲目《小蘋果》,成為了「00後」孩子的假期前奏。4年來,每學期休業式上,他們都會聽到改編版的《安全文明之歌》。「搖擺」的旋律串起了預防溺水、防火防電、文明禮儀口訣。
餘俊傑同學認為:「《安全文明之歌》很歡樂,同學們都挺喜歡聽的。相比於照著安全知識念一遍,大家更容易記住。」
這16首改編歌,有不少是在動車裡完成的。「塞上耳機,看著車窗外風景流逝,填詞挺有感覺的。」戴培燦說。歌詞完成後,他經常邀請同學們來當「駐唱嘉賓」。一間空教室、一把尤克裡裡、一段師生共同錄製的歌曲,構成了行知小學許多孩子的美好回憶。
雖然已經畢業,餘俊傑和張梓凌說起戴培燦改編的幾首校園「網紅」歌曲,依舊津津樂道。令他們更加開心的是,戴培燦準備在暑假裡將改編版《稻香》製作成MV並分享給同學們,把這份記憶更長久地保存。
15310510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