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什麼節日?七夕情人節起源介紹 七夕傳統習俗有哪些

2021-01-18 閩南網

  說七夕的故事之前,先來糾正一個思維定式。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漢魏之際,這個節日被正式確定,主角是女子,主要任務是祈願自己心靈手巧,不要只做個粗線條的女漢子,所以叫乞巧節,也叫女兒節,最後,才順帶求個好姻緣。

  當然,誰讓織女和牛郎剛巧也在這天一年一會呢,所以情人節其實是喧賓奪主了。

  天河浩浩蕩蕩,分開織女牛郎。

  雖然一年一見,平時分居卻想。

  我勸天下情人,不要總說很忙。

  抽空或者請假,經常一起逛逛。

  或者直奔商店,裝作花錢大方。

  或者七夕夜半,散步荷塘邊上。

  抬頭看看夜空,一彎新鮮月亮。

  約會戀愛這件事,總歸這麼點招數,但如果回到正經事——乞巧,你一整天的安排都是撲撲滿的。約會畢竟適合晚上,所以很多人說,上元節,也就是元宵,才更應該定為中國情人節。

  不過,男人這天就沒事了嗎?牛郎是不會答應的。

  七夕|女子今天可以……

  就算沒有排好約會檔期,這天還是得好好打扮,從頭開始,一直到手指頭。

  七夕洗髮,是習俗。溫州散文家琦君寫的《髻》,提到母親與叔婆等女眷,都要在七夕沐發,而且洗髮水很特別——槿樹葉泡出的汁,綠盈盈的,有泡沫,去油膩,頭髮有光澤。我們身邊很多公園小區都種著木槿,如今花開的正好,紅色或者白色。

  洗完頭,再做個指甲。

  那些瓶瓶罐罐先擱在一邊,今天要作一點,用鳳仙花汁染指甲。南宋女子的心思都花在這裡了。

  住在杭州的周密在《癸辛雜識》裡,寫了這個方法:把花用葉搗碎,加點明礬或者鹽,然後敷在指甲上,包塊帛過一夜。第二天你會發現,指甲上是淡淡的胭脂色,沒有添加劑,也沒有刺鼻的味道。

  拾掇完自己,再裝點下房間。柳宗元寫過一篇《乞巧文》,其中提到「插竹垂綏,剖瓜犬牙」。桌上插幾支翠竹,然後,顯擺你手巧的時候到了,把瓜果切成種種形狀,擺在盆裡。比如西瓜,就要切成蓮瓣形。

  接下去有個小遊戲,可能對女漢子來說更難——穿七孔針。這是一種特製長針,上面有七個小孔(也有七根針擺成隊形的),用彩線來回穿,穿得快的人,就是心靈手巧的姑娘,算是乞得巧了。

  估計很多人穿一根針,就要折騰半天吧。沒關係,你還可以請後援團幫你——蜘蛛俠。

  今天,捉一隻蜘蛛放在小盒裡,明天早上打開,如果蜘蛛網結得密,就說明你還是有巧的潛力的。

  既然是女朋友的節日,自然也是男人表現的機會。玫瑰巧克力大餐天天可以送,但這一天,請不要再那麼俗氣。

  七夕節物,宋代開始流行起來,成了當天的搶手貨。《東京夢華錄》裡寫道,市場上到處都是兜售摩羅、水上浮、谷板、種生、花瓜、果食花樣、果食將軍、雙頭蓮等七夕節供之物的商販。

  尤其是摩睺羅,宋代也叫摩喝樂、摩孩羅、魔合羅等,名氣很異域風,這與當時西域文化的傳入有關。它的造型就是泥娃娃,通常為土木質,《武林舊事》裡說,也有用泥雕、玉刻、金鑄的,把它們放在彩欄座上,身穿時髦衣服。

  北宋時,蘇州坊間生產的泥孩兒最有名。到了南宋,摩羅的裝飾更高檔了,衣冠是珍珠翡翠做的,戴著用金線編織的釵鐲,佩有珍珠串成的項鍊,無論貴族還是平民的女孩都要買一個回去。

  這種泥娃娃現在不容易看到,於是,有人做成了耳環,小人兒手持荷葉,成了呆萌之物,淘寶上可以搜起來。

  還有衣服,這天的應景圖案,自然是鵲橋,有心的你,是不是該行動了?

  七夕|我們一起可以……

  萬事停妥,只差夜半無人私語時。

  《浮生六記》裡,寫到七夕之夜,陳芸設香燭瓜果,與沈復同拜天孫於「我取軒」中。他拿出「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二方,執朱文,芸執白文,以為往來書信之用。

  這是一番私語,寫在信箋上。

  許廣平愛吃枇杷,魯迅跟她通信時,先選了一張印著三個通紅的枇杷。第二張花箋,則以並蒂蓮為背景圖案。許廣平心領神會:「那兩個蓮蓬,並題著的幾句,都很好,我也讀熟了。你是十分精細的,那兩張紙必不是隨手撿起就用的。」

  不是微信,而是信,也是相信。七夕的節物,便是瓜果,身邊之人,愛吃什麼水果,認真選一張信紙,並不難。

  另一番私語,留在星空裡。

  不要以為鵲橋相會只是傳說,懂得星空之美的人,自然可以看到。

  2012年七夕,果殼網的一位星空攝影師,在河北豐寧壩上草原,拍到一張七夕銀河圖,微博刷屏,現在還能搜到。你能清楚看到,織女星和牛郎星隔銀河相望,而這兩顆亮星及天鵝座的天津四還會組成夏季大三角。所以,如果今晚天氣不錯,視線寬廣,這或許比看電影更浪漫。

  你們並肩坐著,並不說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七夕最美的——關於愛的表達,莫過於此。

  看完星星,沒有牽手?塞格林說: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

  這是留給七夕夜的彩蛋。(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黎)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2018年七夕是幾月幾號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及傳統習俗盤點
    2018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8月17日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七夕,七夕節的來歷是什麼,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在飲食方面,七夕節有哪些傳統的食物嗎?》》》推薦閱讀:2018年七夕情人節送什麼禮物?
  • 七夕不光是「情人節」,這些傳統習俗也要說給孩子聽
    掃一掃,觀看七夕節日公益課提到七夕,你會想到什麼?「中國的情人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其實,七夕不僅寓意愛情,它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七夕節更是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有哪些傳統習俗?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有哪些傳統習俗?這個習俗浪漫又難忘
    「七夕」又名乞巧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一個非常重要的民間節日。七夕節的起源於中國漢代。傳說每年這個晚上,天上的織女和牛郎在鵲橋相會。相傳織女是個心靈手巧的仙女,這一夜,凡間的婦人們便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祈求有美滿姻緣。
  • 七夕節乃是中國傳統節日,是什麼時候被大家認為是情人節的
    2019年的七夕情人節正好是公曆8月7日,七夕節是農曆的七月七日,俗稱七夕。七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一、七夕節的習俗七夕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晚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七夕的習俗民俗有哪些盤點
    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七夕的習俗民俗有哪些盤點  2017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是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是我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在古代,人們對「七夕」的重視程度更勝於今天。無論皇宮還是民間,乞巧活動都非常隆重,不同地區也各有趣味。
  • 2018年七夕是幾月幾號 七夕情人節的由來
    2018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8月17日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七夕,七夕節的來歷是什麼,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七夕節的由來及節日起源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七夕乞巧節過後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在中國乞巧節過後是哪個傳統節日呢?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  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是流行於中國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七夕節的經典食物盤點
    七夕節是我國本土的情人節,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很多傳統節日都有一定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美食,七夕節也不例外,那麼七夕節有哪些風俗呢,七夕節的傳統食物又有哪些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吧。七夕節的傳統風俗有什麼1、拜織女:在古時候,七夕節會有拜織女的習俗,少女少婦們,會圍坐在桌前,朝著織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和願望。2、穿針乞巧: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在古時候七夕節女性常常會用用五色線對著月亮穿過九孔針,如果傳過來就說明手巧,可以嫁個好郎君。
  • 英語四級翻譯之七夕:情人節的起源和習俗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英語四級翻譯之七夕:情人節的起源和習俗 2015-08-21 09:1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七夕的習俗民俗有哪些?
    2017年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日,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是我國最浪漫的傳統節日。在古代,人們對「七夕」的重視程度更勝於今天。無論皇宮還是民間,乞巧活動都非常隆重,不同地區也各有趣味。古人是怎樣過七夕的,各地的七夕傳統習俗,您了解多少?在如今,七夕被譽為「中國情人節」,心有所屬的人都希望這一天過得比較特別,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度過呢?我國古人怎樣過七夕?各地七夕習俗大匯總 廣東 :七娘會
  • 何為「七夕節」,七夕節是怎麼由來的?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牛公牛婆日、七夕祭、雙七、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2018年七夕節幾月幾號到,七夕節習俗有哪些,七夕節後是鬼節嗎?
    七夕節馬上就要來臨了,作為咱傳統民俗的一種節日,今天小編帶您立體式解讀「七夕節」,在農村,有不少人不知道,七夕節的來歷及習俗,今天我們詳細解讀。2018年的七夕節幾月幾日到七夕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文化節日,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到來,也就是2018年8月17日,七夕節是象徵愛情的節日,是紀念「牛郎與織女鵲橋會」的日子!也被稱為「東方的情人節」!在農村,七夕節的別稱有很多,最常聽到的是「乞巧節」,還有「女兒節」,「穿針節」等說法,其實是,過去農民對自然崇拜的一種表現!
  • 七夕也是乞巧節 七夕節為什麼叫乞巧節 七夕傳統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2020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今年七夕是周幾 2020七夕是哪一天
    2020年七夕時間介紹 七夕節是什麼意思   立秋匆匆過,轉眼是七月。農曆的七月總是帶著一絲甜蜜又有一絲神秘,畢竟在中國這是特殊的一個月。
  • 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號?七夕情人節傳統習俗匯總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被稱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現在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那麼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號?2019年七夕情人節是2019年8月7日,星期三,農曆七月初七。那麼七夕情人節有什麼習俗呢?七夕的由來是什麼?一、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號?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
    七夕節·也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牛郎與織女農曆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七夕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著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也是一個男女相親的節日。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七夕情人節由來及傳統習俗盤點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七夕有哪些習俗?由來是什麼七夕由來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 2019七夕情人節簡短表白大全 適合七夕告白的情話說說感人句子
    2019年七夕是什麼時候?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相比較2月14日的情人節,七夕更有韻味和更深厚的意義。2019年的七夕節是8月7日,星期三,整理適合七夕告白的情話說說感人句子,七夕向男朋友女朋友表白,不要僅僅只說一句」七夕節快樂「,還有哪些七夕情人節簡短的表白大全 呢,一起來看看吧!》》》推薦閱讀:中國的情人節是七夕嗎?
  • 古代的七夕有哪些比賽?聊聊古代節日習俗
    我們的傳統文化延續至今,很多習俗已經漸漸被其他活動所替代,古代很多有趣的風俗我們也不能有幸一觀,那麼今天我們繼續來盤點古代節日習俗,相信你又會有新的發現。一.七夕節現如今男同志過七夕多恐懼,古代女同志過七夕就有多愉快。
  • 七夕的那些豐富活動,比起214,還是傳統的情人節更有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就要到了,作為中國的傳統情人節,七夕無論從文化韻味,還是浪漫程度上都要比二月十四強多了,而且身為一個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節日不重視,卻對那些洋節熱衷,是不是有點……?我這裡說七夕文化韻味濃厚這可不是胡說的,因為在我國七夕能夠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讓人們每年慶祝,必然是有著文化的底蘊的,你不會真的以為七夕就只是用來約會,和那啥的吧?在我國,七夕的時候是有著很多的傳統慶祝活動的,這裡的每一項都是我國先祖留給後人的無價的文化財富,需要後人們去將其好好的繼承,並發揚光大。下面就簡單地為大家介紹幾種我國七夕時候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