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卑微到沒有底線,換不來愛情

2020-10-18 玖月成長記

世人皆知張愛玲的高冷,殊不知,她並非天生冷漠,而是曾因遭受過太多的拒絕,便用冷漠來保護自己。

傷害張愛玲最深的,其實,並不是辜負她的胡蘭成,而是將她遠遠拒之門外的幸福和親情。


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雖出身名門,卻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想要的是一個可以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妻子。母親黃逸梵,同樣出身名門,但骨子裡是一位獨立女性。她渴望擁有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侶,並不想要一個只會抽大煙、拈花惹草且心無大志的丈夫。


可想而知,彼此的想法不同,在一起就是痛苦。於是,在她四歲那年,她母親借著為小姑子當監護人的機會,陪小姑子一起出國留學。

就這樣,本來不和睦的家庭,散了。幼小的張愛玲,也從此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和母愛的分離。

八歲那年,她終於盼回了日思夜想的母親。同時,她盼來的還有父母的離婚。

很快,張愛玲有了繼母。素來在人們的認知裡,繼女和繼母的關係就很微妙。因為幼時與母親的分離,她怕再次受傷。

於是,她對繼母的示好,選擇拒絕。因她的拒絕,讓繼母很是挫敗。


一次,氣急了的繼母打了她一巴掌,而這一巴掌,打斷了她對家最後一點感情。她便從家裡逃了出去。

她渴望從母親那裡得到安慰,於是將母親的家當成自己的避風港。當時,她母親黃逸梵給了她兩個選擇:一是拿著一小筆錢去讀書,二是嫁人。

張愛玲選擇了第一條路。從那時起,她不得不伸手找她母親要錢。自此,在母親面前,張愛玲是卑微的。

後來,她考入香港大學,拼命讀書,拼命賺錢,賺到錢後就還給母親,想要還清母親的情分。

張愛玲也第一次認識到,任何感情都是可以被耗盡的,也終於懂得,想要不再被拒絕,就要先拒絕別人。


當胡蘭成第一次走入張愛玲的生活,她依然是拒絕的。

原本他們原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張愛玲是沒落貴族,胡蘭成是一介窮人;張愛玲傲然冷漠,胡蘭成市儈精明;張愛玲是未嘗愛情滋味的少女;胡蘭成是結過三次婚的有婦之夫。

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愛好文學。

彼此初識,是胡蘭成偶然在《天地》雜誌,看到了張愛玲的《封鎖》,被張愛玲的才情所傾倒。自此,胡蘭成鐵了心要見張愛玲。

蘇青與張愛玲是朋友。於是,胡蘭成便懇請蘇青安排自己以讀者的身份拜訪張愛玲。

蘇青了解張愛玲的個性,知道她不喜歡有人登門打擾。可她終究還是把張愛玲的地址給了他。


去的時候,張愛玲連門都沒有開。張愛玲的心是封閉的,拒絕一切生客。胡蘭成並不死心,在門縫裡塞了張紙條。

紙上寫著:他去拜訪的原因以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唯獨沒寫自己是有婦之夫的身份,還附了一句「乞求愛玲小姐方便的時候可以見一面」。

不知為何,張愛玲心動了。

第二天,她給胡蘭成打電話,說要去看他。自此,兩人相識。不知胡蘭成用了什麼方法,不僅打開了張愛玲緊閉的心門,而且還讓她把心交給了。

後來,張愛玲得知,他已是人夫,便讓他不要再去看她。然而,閱女無數的胡蘭成,並沒有放棄。相反,此後,他天天去看張愛玲

就這樣,涉世未深且沒有戀愛經驗的張愛玲,陷入了胡蘭成的溫柔鄉。

這份莫名的愛,讓張愛玲甘願卑微。


第二次相見,她贈予他個人照,背面寫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然而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但張愛玲的委曲求全,胡蘭成不僅沒有看到,反而洋洋得意。他曾說:「我已有妻室,她並不在意。再或我有許多女友,乃至挾妓遊玩,她亦不會吃醋。她倒是願意世上的女子都歡喜我……」這便是胡蘭成,風流成性,自大自狂。

那時張愛玲與姑姑同住,一次胡蘭成夜宿張愛玲房間,直到凌晨。離開之前,張愛玲叮囑他腳步輕一些,不要讓姑姑聽到。

可胡蘭成偏不,還故意把自己和張愛玲的關係透露給她姑姑,甚至拿著張愛玲珠光寶氣的照片去和軍閥朋友顯擺,四處炫耀張愛玲顯赫的家世,仿佛是在向天下人宣告,無論哪一方面,自己都是個勝利者。

即便如此,張愛玲依然認定胡蘭成不是故意的。因為愛得徹底,所以他的不堪,張愛玲選擇忽視不見。


相識半年,23歲的張愛玲,成為38歲的胡蘭成的妻。他們的婚書上寫道:「胡蘭成張愛玲籤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但他們這場簡單至極的婚禮,仿佛預示著這段婚姻脆弱得不堪一擊。

不安定的婚姻,偏趕上動蕩的時局。胡蘭成逃難到武漢時,愛上了醫院17歲的周訓德。不可思議的是,回到上海之後,胡蘭成把自己和周訓德的風流韻事,講給張愛玲聽。

張愛玲很是難過,可在胡蘭成看來,卻是她不夠大度。

新鮮感一過,胡蘭成流亡到杭州時,住在同學斯頌德家,結果又勾搭上斯頌德父親的姨太太範秀美。

那一年的2月,張愛玲冒著戰火,千裡迢迢,輾轉來鄉下看望胡蘭成。


可胡蘭成不僅沒有感激,反而,讓張愛玲住進旅館。白天,他去看張愛玲,晚上卻陪範秀美。

這樣的做法,聰明的張愛玲,一想便知。她要胡蘭成作出選擇,他卻無論如何不肯。第二天,她冒雨乘船離開。

這時,張愛玲已看穿了胡蘭成的本性,也才明白,卑微到沒有底線,換不來愛情。於是,她選擇果斷轉身,及時止損。

胡蘭成去溫州後,張愛玲隨即寄去一紙訣別書:「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隨同訣別書,張愛玲附上三十萬元,那是《新不了情》和《太太萬歲》的全部稿費。

張愛玲自稱是拜金主義者,當她慷慨贈予對方金錢,除了仁義,更代表一刀兩斷的訣別。


相愛時,不管不顧。不愛了,義無反顧。

離開了胡蘭成,張愛玲,直到晚年,對整個世界都充滿著堅硬的距離感,完全把自己當成了全世界。

她不喜歡有人打擾,如果有人貿然敲門,她便從門縫裡塞出字條,寫著:「張愛玲小姐不在家。」她曾寫道:「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

她活得孤獨,卻也享受著孤獨。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我們都是寂寞慣了的人。」

只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張愛玲,寂寞得讓人心疼。

她的一生是孤寂的,但正是這些經歷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傳奇,她給世人所帶來的感動與啟發,也一直延續至今…

七十四歲那一年,張愛玲在洛杉磯的寓所逝世。


這是張愛玲一生的際遇。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不妨自己來翻閱翻閱白凝的《靈魂有光、精神有香》。這是一部多姿多彩、充滿智慧的女性修心手冊。

在這本書裡,這20位民國女神,有20種人生態度,20種人生活法。

從林徽因到張幼儀,到張愛玲,到孟小冬,到楊絳,到潘素,到董竹君,到郭婉瑩……

她們或才情萬千,或驕傲自信,或氣質過人,或獨立堅強,或溫柔賢惠,或知性優雅,或淡定灑脫,無不充滿智慧和力量,給人以啟迪,以鼓舞。我們可以學到不同的人生態度、人生活法。


比如:

跟林徽因學理智冷靜:面對激情和浪漫時,保持清醒克制;

跟張愛玲學敢愛敢恨:遇到渣男時,果斷轉身,及時止損;

跟張幼儀學自我成全:告別錯的婚姻,做出一番事業,證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

跟陸小曼學獨立自由:別低頭,皇冠會掉;別哭泣,壞人會笑;

跟楊絳學知性優雅:在順境中賢惠聰明,在逆境中淡定從容;

跟孟小冬學自尊自信: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屬於自己的,一定要得到;

跟呂碧城學自強自立:不做「剩女」,只做勝女。

……

唯有她們,才不愧「女神」的稱謂,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唯有她們的人生,才真正配得上用「精彩」來形容,她們不僅外表精緻,而且內心豐盈強大。

願你在她們的故事中照見自己,學會獨立自由,活出精彩人生。

相關焦點

  • 原諒是要有底線的,卑微換不來愛情
    M姐對於愛情的態度和一部分女孩子一樣,覺得兩個人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是愛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有,一定是兩個人不夠相愛。大學時期,M姐和她的男朋友來自同一個城市,M姐身材高挑,善解人意,M姐的男友眼光帥氣,幽默風趣,兩個人站在一起真實般配至極,讓我們眾姐妹好不羨慕。
  • 快別傻了,感動換不來愛情,「雙向奔赴」才可以
    民國才女張愛玲對待胡蘭成的態度也是一樣的卑微到了極點。 23歲的張愛玲是當時上海灘才華橫溢的才女,而38歲的胡蘭成卻是一個已有家室還在外養著歌妓感情極為糜爛的花花公子。胡蘭成在追到張愛玲以後,他妻子主動和他離了婚。
  • 姑娘永遠不要愛一個男人卑微到塵埃,挺痛苦的
    比如愛情,你愛的死去活來的,覺得自己為這個男人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還得不到回報,得不到對方的喜歡。有些愛情啊,即使你卑微到塵埃裡,一廂情願付出所有也換不來對方的真心,不愛就是不愛,又怎會對你真心呢。其實說道愛情裡愛的卑微我就會想起張愛玲
  • 卑微換不來愛情,請遠離那個讓你患得患失的人
    插圖:來源於網絡「我曾以為卑微可以換來愛情他知道女孩子工作比較繁忙,所以一次又一次給對方找理由,事實上不過是不在乎罷了,誰會忙到一天都沒有時間回消息,這件事情聽起來就不可思議。或許他自己心裡也明白,但他在這段感情當中陷得太深,所以他一直卑微的討好,並且全心全意的替對方著想,就這樣他們聯繫了一年,最近一段時間女孩子的表現更加氣人。
  • 卑微換不來愛情,最後難免人財兩失,痛苦不值得同情
    小關借著工作的機會追求小美,對小美各種好,寧可自己吃窩頭也要給小妹買衣服買鞋子,一開始小美不接受,或許是小關只是付出沒有索求回報,小美開始接受小關的各種付出,只需偶爾稍微關心下小關,小關就心滿意足了。逐漸的也許習慣了小關的卑微的愛和付出,小美開始主動索要東西,吃飯、衣服、手機等等,小關光靠工資已經不能滿足小美日益變大的胃口了,而且小關的家庭條件雖然不錯但是他不願意和父母要錢,已經習慣了小關無止境的付出的小美開始發怒生氣
  • 張愛玲:卑微的付出就能得到真愛?多半是在做夢
    如果遇見了人渣,你再卑微也是徒勞的。愛情,多少人對它充滿了美好的期待與嚮往。一生遇見了對的人,遇見了真的情,那麼就有了一世安慰的福氣。如果不幸遇見了錯的人,總會像見一抹蚊子血一樣的噁心。不過只要能及時止損,倒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 繼張愛玲後,最好的愛情裡一定有這個東西
    愛情就好像早日陽光遇到清晨的微風那種感覺,愜意,自然。你有你的光芒,我有我的溫暖。相遇便是晴天,分離各自安好。「如果你愛一個人從一開始就要有自己的原則無底限」 想必大家都知道張愛玲這個大才女吧!晚清名臣張佩倫的孫女。門庭之後,才華出眾。
  • 遷就讓步換不來愛情
    一個人如果說想盡辦法去適應和遷就另一半,能否換來對方的愛?今天跟多年沒見的朋友一起吃飯,他說自己在感情中一直都是不被考慮的那個人。前段時間,他們因為一點小事情兩人小吵了一下,剛好那天朋友沒有什麼事,正好休息,他就想著那麼久沒見面了,心裡也很想她,就馬上訂了高鐵票,直接去到了女孩所在的城市。他本來是想著,給女孩帶點她愛吃的東西去,她看到了也許心情就會好了。
  • 卑微的愛情,真的很傷人,不要也罷!
    誰的曾經沒有卑微過?誰的曾經沒有心酸過?在愛情裡,最不值錢的就是卑微,我們常常因為愛一個人,而迷失了自我,你對他的一切了如指掌,而他對你的一切卻一無所知。有些愛情,卑微到塵埃裡,一直的掏心掏肺,一次次的降低底線,違背自己的原則,放下一廂情願終究換不回一顆真心。太卑微的愛,就會一文不值,既然愛,就要愛的平等,不要如此卑微;既然愛,就要愛得高貴,不要如此卑微,沒有必要這麼作踐自己。
  • 卑微的愛情太傷人,不要也罷
    在愛情裡,最不值錢的就是卑微,我們常常因為愛一個人,而迷失了自我,你對他的一切了如指掌,而他對你的一切卻一無所知。有些愛情,卑微到塵埃裡,一直的掏心掏肺,一次次的降低底線,違背自己的原則,放下一廂情願終究換不回一顆真心。太卑微的愛,就會一文不值,既然愛,就要愛的平等,不要如此卑微;既然愛,就要愛得高貴,不要如此卑微,沒有必要這麼作踐自己。
  • 卑微的愛情,真的很傷人,不要也罷!
    誰的曾經沒有心酸過?年輕的時候,認為所謂的愛一個人,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無怨無悔的付出,後來,才明白,愛是兩廂情願,是心與心的契合,不是單相思,任何一場單方面付出的愛,都不會有圓滿的結局。在愛情裡,最不值錢的就是卑微,我們常常因為愛一個人,而迷失了自我,你對他的一切了如指掌,而他對你的一切卻一無所知。
  • 卑微不是深情,愛,要有底線
    一個故事,一種愛情。關於情感,歡迎關注。:「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愛情裡的卑微,往往讓人嗤之以鼻。不要為了一個不愛你的人丟了驕傲、迷失自我。真正愛你的人,是希望你臉上有笑,眼裡有光,自信飛揚。
  • 張愛玲:修煉愛情的心酸,關於愛情的理解
    ——張愛玲太喜歡張愛玲描寫的愛情了,感覺整個人都陷入了溫柔。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麼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哦,你也在這裡嗎?」多少少女懷春的期待被這幾句簡短的語言涵蓋。「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我是喜歡的,從塵埃開出花來。」
  • 張愛玲:夫妻關係裡,喜歡忍讓對方,只會毀了自己的婚姻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民國才女張愛玲,她是不僅富有才華還活的很通透的女子,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張愛玲在愛情裡也曾經卑微如塵土。眾所周知張愛玲對胡蘭成一見鍾情,她甚至在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寫到「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這是一個陷入愛情裡的女人的心聲。愛情的確會讓人感到自卑,但是一直自卑而不去改變現狀的話,你只會在這段感情裡越來越迷失自我。
  • 愛情不需卑微,無需討好
    多數人不贊成男生的卑微做法,我也覺得這個男生的行為是十分不應該的。,愛情中一旦有一方陷入了卑微,這份愛情就不會長久了。你要記得,不屬於你的東西你費勁心力奢求來了最終也不會是你的,即使你們曾經彼此相愛,但若另一方明確告訴你你們不可能了,就不要再死纏爛打了,因為你的死纏爛打不會換來對方的回頭,只會得到對方的厭煩。你要知道,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捨得你這樣做,是不捨得你受委屈的。
  • 卑微到塵埃裡的愛
    張愛玲在自己的小說裡塑造的女性都是帶有悲劇色彩的,而她自己的愛情,也是卑微到了塵埃裡。張愛玲在給胡蘭成的信裡寫道: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我的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張愛玲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題寫)​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一朵花。
  • 關於愛情,張愛玲說了這7句話
    在愛情的你來我往中,回頭看看,希望你還能為自己喝彩,得到了多少都不重要,關鍵是這一路走來多麼的不容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張愛玲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低入塵埃中的我並不卑微,而是因為愛情,我願意在家中煮上一碗熱粥,溫暖寒夜中的你;願意在枕邊送上一個親吻,安撫受傷過的你。對於愛情來說最難的,不是永葆激情,而是在歷經了生活的磨難和歲月的消耗之後,還能夠彼此欣賞。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就會原諒現在的我。
  • 由張愛玲胡蘭成的愛情說起
    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麼問題,直到我看到了一種愛情,我才明白,其實愛情就是人生的寫照,人生如戲,不過是一場場愛意的表達。所以我用愛情來闡述人生,來回答自己這個問題。這場引起我關注的愛情,就是張愛玲愛上胡蘭成。這是一場不對等的,喪失了自我和尊嚴的愛情,這是張愛玲一生悲劇的源頭!
  • 張愛玲的啟示:婚愛不能無限度地妥協
    過猶不及,就像張愛玲的婚愛一樣,低到塵埃裡,然後開出悽涼花。張愛玲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但這花終究開成了悽涼花。經不住胡蘭成柔情蜜意的攻勢,張愛玲選擇接受並嫁給了他。他們結婚時沒有大擺筵席,只有一紙婚書為證,她為他許下「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願望。但這願望也一直是願望。婚後,胡蘭成多次背著張愛玲出軌外遇。
  • 「卑微的愛情,會輸很慘」
    說得多好,幸福著你的幸福,如此純粹,但又如此卑微。愛一個人會讓人變得卑微,不自信。戀愛中能看見的東西只有兩樣,一樣是對方的優點,一樣是自己的缺點。對於對方是越看越喜歡,對於自己是越看越無能。因此我們極盡所能地對對方好,希望真誠的付出能獲得相應的回報,可是橫衝直撞之後,卻發現,對方不僅沒有更加好地對自己,反而還不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