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人老了,依賴性就變強,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晚年都會面臨孤獨的問題。有老伴還好,要是老伴早逝,身邊無人陪伴的孤獨就會成為老人心中的障礙,而關於未來的生活狀態,自然就比同齡人要艱難得多。
尤其是對於那些早年喪偶的老人來說,到了晚年,找一個新的老伴照顧自己,排解孤獨,就顯得十分重要。
即使心裡有孤獨終老的想法,但是身體和實際情況卻時刻地提醒他們,晚年有人陪伴的重要性。
那麼關於老年的擇偶標準是什麼呢?
60歲的王大爺今年退休,每月都有退休金可以領,基本上生活水平能夠保證,但是老伴去世地早,沒了工作生活自然悠閒得多,對於這樣的情況,子女們都勸王大爺找一個老伴陪伴自己。王大爺說出自己的擇偶標準:無法滿足這3個條件的,我不會娶。
老年人擇偶畢竟不是小年輕選對象,外貌身材等表麵條件都不是老年人擇偶的標準,他們的標準,更多集中在日後生活的舒適性以及長久性上。
王大爺自己在擇偶中,也有自己的想法,首先,畢竟作為老年人,不希望老伴管自己太多,畢竟不是年輕人了,過往歲月積累的習慣早已無法改變,在性格磨合上也需要更多的時間,那麼,只有一個能夠給予充分自由給自己的老伴,才能夠讓彼此的生活不會產生太多的矛盾和不快樂。
安安靜靜地過日子,不需要為柴米油鹽擔憂,也不需要囉囉嗦嗦地講東講西。年老了,只求一份安寧與和諧。
老人擇偶畢竟不是談戀愛,和年輕人的目的不同,找老伴多半是希望在有人陪的前提下,有人可以照顧自己,那麼這時,另一半的身體狀態以及做事的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王大爺說,自己的身體不好,找一個老伴也是希望自己病了的時候能夠有人照顧自己,所以另一半的身體狀況就顯得尤為重要,希望她的身體比自己好,活得也比自己長。這樣餘生就能夠互相陪伴彼此度過更長的時間,彌補那些一個人孤獨的時光,好好享受屬於年老的滋味,享受晚年的幸福時光。
而從本質上來講,其實這個條件也十分符合現實需要。
一方面,只有身體硬朗,無病無痛,才能更好的照顧老人,另一方面,如果老伴身體健康,那麼,就不需要再增添多一份負擔,只需要照顧家裡的一個老人就可以了,然後還能夠照顧起居飲食等。
前一個老伴去世後,就沒有人照顧過家裡,如果能夠有一個懂得持家的女伴,那麼生活也會變得滋潤起來,每天能夠吃到好吃的飯菜,能夠有人願意時刻陪伴在自己身邊,聊天講話,談天說地,這樣的日子,和獨自一人的晚年相比起來,必定要幸福快樂得多。
大半輩子的積蓄,自然會有自己的計劃和想法。畢竟太久沒有過婚姻生活老了以後更是形成了固有的習慣和想法,想要強行改變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另一半要求管自己的財產的話,老人一般是不太同意的。
王大爺說,有一次自己去探望老同學,發現老同學正在和老伴吵架,兩人為了老同足額多餘的財產分配爭吵,朋友說自己的錢想自己管,但是妻子就說是共同財產,一定要一起管,為了這件事他們整天吵得不可開交。
看了老同學的例子後,王大爺更堅定了自己的擇偶要求,一定不能管自己管太多,財產和金錢要有自由,除了家庭開支以外互不幹涉。
對於婚姻,老人會拿出退休金來養活兩個人,但是,額外的錢,就不希望對象管太多,畢竟還要考慮兒女和未來等。
除了另一半的身體狀況外,財產的自由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擇偶條件,只有讓彼此都留有一線空間,才能更加遊刃自如地處理彼此的關係,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快樂。
對於上面提到的三種條件,是當代老年人找老伴的一個普遍共識,有了滿意的選擇,未來的人生他們才能夠不再和孤獨作伴,享受晚年的快樂。
奧斯瓦爾德曾說:&34;
即使歲月走到盡頭,如果能夠帶著一份完整的婚姻走到結尾,那麼這樣的人生也不枉白來。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