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全球華僑華人之力 結文化交流合作之果

2021-01-13 南方新聞網

「爸,等我們建成溫室,一定會接你跟媽來江門,看看這片成就夢想的地方。」2019年11月,在「少年中國說」月是故鄉明華僑書信朗誦會上,在江門創業的香港青年羅偉特深情讀出寫給父親的微家書。

一場書信朗誦會,訴不盡愛鄉情。中外交流歷史淵源深厚,使江門成為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的一個大舞臺。2019年以來,包括朗誦會在內的文化交流合作活動越來越多,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取得重要進展:舉辦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組團參加美國太平洋鐵路建成150周年紀念活動,恩平市牛江鎮創建成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少年中國說」活動首次走進澳門。

意相牽,心相連。接下來,江門將全力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積極籌辦2020年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及第七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少年中國說」、華人嘉年華等系列活動。同時做好僑鄉文化資源的挖掘、傳承和活化利用,完善政策支撐體系。

聚力

推動僑資源優勢變成僑動力

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江門的底氣從何而來?江門是中國第一僑鄉,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遍及全世界。百年來,無數華僑華人在外奮力打拼,五邑籍華僑華人傳奇璨若星河。與此同時,他們積極回國支持家鄉建設,用家國情懷和無私奉獻,鑄就了「愛國、進取、勤勞、包容、開放」的僑鄉精神,這種精神也激勵著江門人不懈奮鬥。

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是國家賦予江門的新定位和新使命。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江門既有優勢,又有壓力,更有發展空間。

一直以來,江門都注重打好「僑牌」,引導更多華僑華人參與推動江門發展,把僑資源優勢變成僑動力。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就是江門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家鄉變化越來越大,每次回來都有新的發現。」今年1月,巴拿馬江門五邑青年聯合總會創會會長溫國偉與好友再次回到江門,感受家鄉發展,籌備第七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舉辦事項。

世青會是江門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小到大,打造出的一個世界級僑青工作品牌。從江門五邑出發,到馬來西亞沙巴州、印尼雅加達,到美國洛杉磯,再到今年的巴拿馬,全球華僑華人合作交流的印記遍布世界各地。世青會等平臺為世界各地江門籍青年構築了展示才華的平臺,同時促進江門與世界各國和地區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旅遊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今年,除了以往的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世青會還將牽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博覽會現場設約100個江門展位,展示「江門製造」和「江門智造」產品,助力僑界青年、江門企業發掘更多商機,讓華僑華人合作交流的路走得更遠。

凝心

舉全市之力推動文化交流合作

「這裡是中國,這裡是江門,這裡是粵港澳大灣區,這裡是魂牽夢繞的那片故土……」2019年11月,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大型主題晚會「赤子之心」在江門開演。巴西江門五邑青年聯合會會長陳文添看了晚會後說:「更加感受到華僑華人的拼搏精神和家國情懷,對家鄉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僑鄉深厚的中外交流歷史淵源,造就了熱烈的文化交流氣氛。過去一年來,江門舉辦了很多這樣的活動,舉全市之力推動文化交流合作的步伐越來越快:組織編制《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方案》;「少年中國說」活動首次走出境外,在澳門舉行;舉辦首屆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吸引83個國家和地區、近1100位海內外嘉賓參加;加快創建國家級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參加了美國太平洋鐵路建成150周年紀念活動……

其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匯聚了全球華僑華人力量,發出了強有力的江門聲音,亮點多多:《梁啓超·少年中國》弘揚了僑鄉名人精神;「赤子之心」主題晚會觸動了滿滿鄉愁;2條考察線路展現了江門產業發展新面貌;總投資額達647億元籤約項目積聚了僑鄉經濟發展新動能;「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合作交流(2019江門)國際研討會暨國際手工藝展、文旅中國·江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論壇、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暨人才創業創新分享會、境外商務機構經貿合作交流會、中國僑都(江門)華僑華人嘉年華系列活動等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與此同時,江門與港澳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2019年,江門承辦省2019粵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江門站活動,以「僑鄉文化 魅力江門」為主題,組織粵港澳三地45所高校98名大學生,實地體會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體驗三地悠久多元的歷史文化,增進三地大學生的溝通了解和友誼。來自澳門的學生黃愷說,這趟旅程讓她感受到江門獨特的人文歷史,以及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優良傳統,並體會到國家經濟迅速發展,藝術文化創意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文旅千億產業也在強勢推進。當前,江門臺山已成功創建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江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廣東歷史文化遊徑等精品項目建設工作順利進行;落實和香港籤訂的「一程多站」合作協議。

圓夢

建設「一帶一路」文化支撐區

面對「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江門將用足、用好華僑文化資源及優勢,為海外華僑華人打造一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新舞臺。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江門積極打造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讓海外華僑華人獲得一個發揮自己文化力量的舞臺,在祖國創造出新的人生詩篇,讓自身與祖國的聯繫更加緊密。

其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的發展定位是,建成華僑華人的精神家園、文明互鑑的交流典範、共建共享的文化實驗區、華僑華人青年創業創新高地;建設目標是,到2035年建成華僑華人跨區域往來活躍、國際化服務完善、國際影響力較大的重大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當前,如火如荼的文化建設和合作,讓江門作為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的功能愈發明顯,面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交流活動品牌效應凸顯。接下來,江門還將通過開展三大工程,加速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

「固根築魂圓夢」工程將建設僑胞精神家園。具體來說,江門將建設「一帶一路」文化支撐區,建設國家級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打造華僑華人博物館群,構建全球華僑華人名人資源庫,推進「僑文化尋根」工程等。

「文明交流互鑑」工程將讓海外華僑華人了解江門,了解中國文化。江門將舉辦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成立華僑華人文化智庫,組建僑務工作媒體聯盟,推出「印象·僑都」系列大型情景主題劇等,擦亮僑鄉特色交流活動品牌。

「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將推動「文化+」融合發展。根據部署,在「文化+旅遊」方面,江門將推動我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赤坎古鎮等旅遊項目融合發展,打造有僑鄉特色的文化遺產遊徑。

江門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

合作重要平臺建設進展

●組織編制《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方案》。

●成功舉辦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

●紮實推進平臺各項建設工作。一是成功承辦省2019粵港澳青年文化之旅;二是打造文旅千億產業;三是國家級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有新進展。

2020年江門以僑為橋

共建人文灣區工作部署

●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先行先試政策支持,把交流合作平臺建成國家級平臺。

●編制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深入打造僑務強市、文化強市,全力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積極籌辦2020年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及第七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少年中國說」、華人嘉年華等系列活動。

●做好僑鄉文化資源的挖掘、傳承和活化利用,積極創建國家級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啟動名人博物館群、名人資料庫、港澳影視製作基地、僑鄉文化示範村等前期建設,做好僑領祖屋(故、舊居)保護工作。

●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加大全市統籌和平臺建設力度,做實「僑夢苑」,擴大影響力和吸引力。

撰文:戴惠甜

相關焦點

  • 江門全力推動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
    祖籍江門的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超400萬人。今年以來,江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定發展,與世界五邑籍華僑華人密切交往與交流合作仍然不間斷,「少年中國說」是其中一項重要活動。通過策劃舉辦這些有影響力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品牌活動,江門城市品牌知名度不斷擴大,與海內外華裔青年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文化架起連心「僑」,共促僑鄉新發展。
  • 全球華人高爾夫隊聯盟成立 搭建全球華人交流平臺
    2016年4月16日,由凱聯資本管理集團和海口觀瀾湖攜手發起的「WCGA全球華人高爾夫球隊大聯盟」(World Chinese Golf Alliance,英文簡稱WCGA)於海口觀瀾湖正式成立,共有來自全球超過150隊華人高爾夫球隊的代表共同見證聯盟成立,並出席成立儀式後舉行的「2016凱聯資本 WCGA 海口觀瀾湖高爾夫球隊邀請賽」。
  • 中國紅、澳洲藍:李克強雪梨之行點燃華僑華人熱情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雪梨的訪問,點燃了當地華僑華人空前的熱情。25日中午,陪同李克強總理訪問的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特地前來看望慰問這些心繫祖(籍)國的僑胞。她親切地走到僑胞之中,與大家合影留念。對於年輕人的自拍請求,也是「來者不拒」。大家開心地交流、說笑,即使初相識,也仿佛認識多年的老友。在一片火紅的五星紅旗的包圍之中,這位中國僑務工作的掌門人,眼眶也紅了。
  • 陳皓勇:為華人科學家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攜手助力電力與能源行業發展  2017年11月9日,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嚴格審查通過,全球華人電力與能源協會在中國香港正式註冊成立。該協會旨在為全球電力能源界華人提供一個交流和聯絡的平臺,在血脈相連和文化相通的基礎上,加強親情聯繫和學術(技術)交流合作,組織學術(技術)會議,出版學術(技術)刊物。全球華人電力與能源協會藉助中國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管理制度,為關心祖國發展的海外電力與能源專業人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也為中國內地相關專業人士尋求海外合作搭建平臺。
  • 追夢中華·魅力僑鄉行丨「世界客都」的華僑故事
    梅州涵蓋梅縣區和梅江區,而這兩個區就是有名的華僑之鄉梅縣地區的核心區。  不論多遠,從梅州穿城而過的梅江一直連接著祖籍梅州、分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  父子傳薪、兄弟勠力、夫妻合璧……華僑華人數十年如一日支持僑鄉梅州發展建設,寫出了一段段動人佳話。據統計,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華僑華人共為僑鄉梅州捐資捐贈超30億元人民幣。
  • 打造全球華人交流平臺 百度安全2019哥倫布之夜點亮舊金山
    如果說舊金山所在的灣區是全世界最頂尖科技專家的大本營,那當晚這艘遊艇上所搭乘的便是華人網絡安全圈裡最了不起的領軍者。三個小時的巡遊航程,百餘精英的鴻儒談笑,推杯換盞中,觥籌交錯間,網絡安全大勢已明。如果讓我用最短的語言概括,那麼這,就是百度安全哥倫布之夜。
  • 上海將為全球華人收藏家搭建交流平臺
    新華網上海1月13日電(記者孫麗萍)上海將從2008年起創辦「世界華人收藏大會」,搭建一個全球華人收藏家聯誼和交流的平臺,傳承文明,保護遺產,促進交流。  據上海市政府介紹,首屆「世界華人收藏大會」將於今年10月8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擬定每兩年舉辦一屆,常務機構設在上海。  2008年首屆「世界華人收藏大會」之後,2010年世博會期間將在上海再度舉辦。
  • 最美的新娘 最珍貴的嫁妝——記歐洲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陳秋梅
    春節期間,中國疫情肆虐,湖北告急,武漢告急……海外華人華僑情系桑梓,紛紛捐錢捐物。   祖國母親飽受災難折磨,僑居在愛爾蘭的陳秋梅(安妮)女士輾轉難眠,心急如火……捐一萬個口罩,不足掛齒。(歐洲中國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研究會會長陳秋梅和榮譽會長Jimmy MacCarthy )   病毒無情人有情,音樂無疆獻愛心。
  • 【邂逅.雪梨】2014.11.11【華人海歸精英會】偶遇·交友party
    想認識業界單身精英嗎?想結識志同道合之友嗎?Jimmy.Li先生創建,總部位於北京;是目前唯一突出「海外華人+海歸精英」兩翼齊飛,且融合各行業精英人士的國際化社團組織。秘書處(開拓與維護海外華人及海歸精英的資源、人脈網絡)、創投部(為華人及海歸創業者提供服務,共享項目資源,眾籌投資基金,開展優勢資源的對接和引薦等)、青年俱樂部(策劃日常聯誼及公益、慈善活動);會員主要包括—華人海歸(含中國大陸、港澳臺及新加坡等國家或地區)和海外PR、入籍華人華僑及華人國際留學生。
  • 澳大利亞華人攝影家雪梨展示他們眼中的中國
    樊南 攝中新網雪梨12月19日電 (樊南)澳大利亞華人攝影家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的?一個大型攝影展《澳洲華人攝影家眼中的中國》,18日晚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通過攝影作品,展示在澳華人眼中不一樣的中國風情。來賓觀看作品。 樊南 攝展覽由由雪梨中國文化中心主辦,展示姜長庚、張光啟和徐一平3位華人攝影師的45幅攝影作品。
  • 《世界聽我說》10月開播 打造全球華人交流平臺
    據悉,第三季《世界聽我說》不再採用辯論的方式進行觀點表達,擔任節目「時代觀察員」的酈波教授向記者透露:「新一季節目邀請全球範圍內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傑出海外華人,通過分享的方式展現他們獨特的人生經歷。這些人身上多種文化融合的特質,使得他們的分享會帶來不一樣的震撼。」
  • 《世界聽我說》第三季主視覺海報發布 打造華人交流平臺
    《世界聽我說》第三季主視覺海報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推出的以全球華人代表為主的演講類節目《世界聽我說》第三季,將於11月24日(周六)19:30在CCTV-4全新亮相。  在此次發布的海報中,一個碩大的地球居於正中,節目的各位華人講述者與觀察員們薈聚在地球之上。表現了人們站在同一個世界,看不同的風景,說不同的故事,展現不同的風採,突出了節目「世界性」的概念。此外,海報上方一句「全球華人,薈聚發聲」,又體現了節目「打造全球華人交流平臺,讓世界聽到全球華人聲音」的宗旨。
  • 2021福建華僑大學四端文物館(廈門)招聘編內館長1人公告
    四端文物館坐落於華僑大學廈門校區,由華僑大學校董杜祖貽先生於2009年所倡建。自建館以來,得到眾多海內外愛國人士熱情贊助,現為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物館秉承華僑大學「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之宗旨,收集、展示中華古今藝術品和華僑華人歷史文物,為大學師生及社會各界提供了解華僑華人、開展僑史研究的平臺。
  • 阿德萊德著名華人醫生父親節前意外去世,留下三個孩子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據報導,阿德萊德一名華人產科醫生在父親節前夕意外去世,他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他被人們銘記為澳洲華人社區的積極倡導者!
  • 跨時空尋根之旅 越南胡志明市華人後裔到訪佛山
    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尋根之旅  石灣人「下南洋」參與修建越南多座華人會館,後裔首次到訪佛山  10月15日一早,佛山祖廟博物館,早早迎來了幾位客人。他們時而舉起鏡頭在「佛山 唐貞觀二年」的牌匾旁留影,時而用稍帶越南口音的廣東話低聲交流,後又在瓦脊前久久駐足。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電影大國邁向電影...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主講人:胡智鋒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上,對「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靳國全與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石聚領一行座談
    1月9日,臨猗縣委副書記、縣長靳國全和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石聚領一行座談,雙方就臨猗縣廟上鄉棗業特色小鎮建設進行深入交流。縣委常委、廟上鄉黨委書記段存乾,縣政協副主席阮建軍等參加座談。 全縣20萬畝鮮棗,8萬畝設施大棚,6億斤產量,20億元年產值,此外還有70萬畝蘋果和20萬畝其他特色水果,果品產量和品種均居全國第一,有「商祖發源地、運城果世界」之美譽。與此同時,臨猗區位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交通條件良好、營商環境優良,「聚商、親商、安商、富商」的發展環境已經形成,建設棗業特色小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廣州全力打造中國粵劇文化中心
    南國紅豆追日月 粵劇粵韻譜新篇  人們常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粵劇是連接世界華人華僑的紐帶。早在2009年10月,粵劇便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是提升嶺南文化軟實力的關鍵所在,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文化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