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河東是我家 垃圾分類靠大家

2021-01-11 天津日報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於12月1日正式施行,標誌著天津市生活垃圾分類正式走入天津市民的生活。

  在唐家口街道工業大學社區,有一間白色小屋特別引人注目,小屋外圍設有醒目的垃圾分類標識和大屏幕,向過往的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這就是河東區首座環保驛站,是集智能分類回收、分類數據成果展示、積分兌換、垃圾分類知識宣講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站點。驛站設有垃圾回收站、禮品屋、宣傳區等多個區域,為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宣傳環保理念。驛站內配有智能積分兌換機、有害垃圾收集箱以及LED顯示屏、宣傳展板等設備設施。驛站外還設置了可回收智能分類收集箱,每次投放後,系統將自動進行稱重,每千克回收物都可獲得積分。根據累計所得,市民可在驛站的智能積分兌換機上,兌換所需的垃圾袋、捲紙等日常生活用品。

  「社區陸續舉辦了好多次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為我們講解垃圾分類的知識。作為社區的一份子,我們也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嚴格按照垃圾分類要求投放生活垃圾,共同把我們自己的家園建設得更加和諧繁榮。」社區志願者張大爺告訴記者。

  唐家口街道工業大學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李濤說:「施行垃圾分類不但是國家賦予我們每一個人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愛護資源,造福子孫,培育綠色環境理念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我們在工作中也會耐心的向居民們講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使居民們進一步認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區居民能夠積極參與到實踐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認識到垃圾分類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同時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和習慣,為社區垃圾分類工作的進一步推廣打下良好的基礎。」

  按照示範線性、整體推進的原則,全區已建成6個垃圾分類精品示範小區,通過在小區內持續開展培訓講座、入戶宣傳、專人引導、積分兌換等活動,形成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

  與此同時,在餐廚垃圾方面的處理,河東區的「桶換桶」模式,更是受到餐飲商家的普遍歡迎。「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作為餐飲企業,我們更是義不容辭。以前我們都是出門扔垃圾,現在好了每天都有專人上門收集餐廚垃圾,而且每一個餐廚垃圾桶都有一個條形碼,實現了垃圾可溯源以及信息化監控與精細化管理,最重要的是全程都是密閉運輸,為河東區的做法點讚。」在河東萬達廣場經營餐飲的商戶王經理說道。

  ▶▶短評:

  垃圾分類,勢在必行。我們每個人都要積極爭當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帶動身邊家人、朋友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中來,共同營造「河東是我家,垃圾分類靠大家」的良好氛圍。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自己做好垃圾分類,同時要當好監督員,發現不文明行為或不按規範分類的現象,應及時制止並告知其正確的分類方法。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從身邊點滴做起,將垃圾分類落實到行動中。

相關焦點

  • 綠色生活在我家,垃圾分類靠大家
    為增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習慣。近日,蘭鋁社區聯合轄區博弈物業開展 " 垃圾分類,你我同行 " 文藝匯演活動,轄區樓院長、居民也都積極參與其中,用這樣的方式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要把垃圾分類記在心裡,新時尚做什麼最有型,垃圾分類再垃圾倒 ",在一首輕快好聽的歌曲中匯演拉開帷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首先為大家發放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單,讓轄區居民對垃圾分類有個大概了解。現在有些垃圾是可以二次利用的,例如廚房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我們時不時都可以從流行雜誌或者電視上看到利用廢舊物品設計的環保服裝,這對於環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我愛我家|垃圾分類,大家動起來
    我愛我家|垃圾分類,大家動起來 2020-06-21 0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留言有禮 | 垃圾分類,從我家做起
    留言有禮 | 垃圾分類,從我家做起 2020-04-24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的「繡花」功夫
    1月6日中午,上虞區梁湖街道拗花山村村民俞芬正在廚房做午飯,土豆削皮、茄子掐尖去蒂……她把廚餘垃圾扔進易腐垃圾桶,「桶內有我家的身份信息,分錯了,有人會上門來『家訪』。」廚房顯眼處貼著垃圾分類圖表。「喏,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內桶是村裡統一配置的,滿了,跟放在家門口垃圾箱的內桶互換一下就可以了。」說話間,俞芬打開貯藏室小門,只見並排有兩個紙板箱。紙板、礦泉水瓶等放入可回收箱,廢電池、廢燈管等歸集在有害物箱內,「有害垃圾倒到村委門口的紅桶內,可回收物賣到再生物資回收站。」垃圾分類監督員周玲玲,就是「家訪人」。
  • 新街口街道推出「街道垃圾分類在我家」微信小程序
    9月9日上午,新街口街道「黨建引領 垃圾分類在我家」啟動儀式暨守桶人上崗承諾活動舉行。同時,「新街口街道垃圾分類在我家」微信小程序正式亮相。垃圾分類,六大責任主體齊發力。啟動儀式上,新街口街道工委副書記寇豔華強調,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認真落實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廣泛動員起黨員、小巷管家、家庭主婦、街巷小管家、青年職工等眾多力量,在黨的引領下,以社區共商共治的方式,推動垃圾分類這「關鍵小事」。
  •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堅持分類不平凡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堅持分類不平凡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2020-12-02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禮】瑞安市錦湖街道開展「我家垃圾,我來分」 垃圾分類進...
    【家•禮】瑞安市錦湖街道開展「我家垃圾,我來分」 垃圾分類進萬家主題宣傳活動 2020-12-18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禮】瑞安市婦聯開展「我家垃圾 我來分」垃圾分類進萬家...
    ,近日,瑞安市各級婦聯積極開展「我家垃圾 我來分」垃圾分類進萬家主題宣傳周活動。玉海街道鎮海門社區婦聯開展「我家垃圾 我來分」垃圾分類進萬家主題宣傳周活動。汀田街道為進一步加強垃圾分類工作力度,提升廣大村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培養綠色、環保、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汀田街道在聯勝村開展了「我家垃圾 我來分,我家垃圾 我會分」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培養分類小達人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培養分類小達人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2020-12-07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帶頭踐行新時尚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帶頭踐行新時尚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2020-12-14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生活我家最美|垃圾分類與變廢為寶進南山社區
    2020-11-27 09:34:05 來源: 娛樂不是病 舉報   為積極推進《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 垃圾分類 我家在行動 |實現源頭分類 傳遞綠色環保家風
    今年5月,大連市婦聯在全市開展「垃圾分類最美濱城家活動」,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助力大連城市文明。結合「2020尋找濱城最美家庭」活動和綠色家庭創建,一批勤儉環保、低碳生活、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綠色(槐花)家庭湧現出來。
  • 垃圾分類新時尚,新風文明到我家
    我村垃圾分類實行已有一段時間,垃圾分類也成了我村的新時尚,成為了村民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為了檢驗垃圾分類的成果以及對自家房前屋後環境的保護,我村開展了新風文明檢查活動,對落實好垃圾分類的農戶進行獎勵。
  • 垃圾分類玩出新時尚 我愛我家垃圾分類主題公益活動進社區
    8月26日上午,共青團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聯合我愛我家發起的「環保新時尚 社區好幫手」垃圾分類公益活動在朝陽區管莊地區麗景苑社區舉辦。通過精心設計的互動問答、趣味十足的遊戲以及實用的獎品等創新形式,吸引了社區居民踴躍參與,在遊戲、歡笑中,學習了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對垃圾分類行動的知曉率和認同感。
  • 「我愛我家,垃圾分類」|記在我們身邊的最美垃圾分類達人(一)
    從本期開始小編將為大家陸續推出垃圾分類達人的故事今天帶你走進垃圾分類達人:竺義貌今年67歲的竺義貌,是躍龍街道北星社區的一名退休居民,又是一位歌舞演藝愛好者,長期熱心公益,「讓歌聲唱暖鄰裡親情,讓愛心傳遍你我心靈」是她的夢想。
  • 「綠色進我家行動」暨東莞市「垃圾分類美莞邑我是黨員我先行...
    根據省婦聯「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家越美 粵幸福」工作部署,東莞啟動「綠色進我家行動」。結合「用心陪伴,共同成長」2020東莞市「玉蘭姐姐」家教計劃向全市家庭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和生活常識,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文明餐桌、公筷公勺、拒食野生動物、「光碟」等綠色進我家行動,讓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自覺成為生態文明、綠色生活的捍衛者和踐行者。
  • 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紹興山村放大招
    1月6日中午,上虞區梁湖街道拗花山村村民俞芬正在廚房做午飯,土豆削皮、茄子掐尖去蒂……她把廚餘垃圾扔進易腐垃圾桶,「桶內有我家的身份信息,分錯了,有人會上門來『家訪』。」廚房顯眼處貼著垃圾分類圖表。「喏,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內桶是村裡統一配置的,滿了,跟放在家門口垃圾箱的內桶互換一下就可以了。」說話間,俞芬打開貯藏室小門,只見並排有兩個紙板箱。紙板、礦泉水瓶等放入可回收箱,廢電池、廢燈管等歸集在有害物箱內,「有害垃圾倒到村委門口的紅桶內,可回收物賣到再生物資回收站。」垃圾分類監督員周玲玲,就是「家訪人」。
  • 「我愛我家,垃圾分家」——鎮海區婦聯助力垃圾分類巾幗行動之九...
    「我愛我家,垃圾分家」——鎮海區婦聯助力垃圾分類巾幗行動第九期來啦!傅惠芳中興社區傅惠芳阿姨是一位「垃圾分類」的忠實踐行者。在社區,每天早晨總能在垃圾桶旁見到她忙碌的身影,打開垃圾桶蓋,查看垃圾分類情況,將錯誤分類的垃圾投放到正確的垃圾桶內,這些動作一氣呵成;在家裡,作為一名照顧家庭成員味蕾的廚房達人,傅阿姨也始終堅持垃圾分類、綠色生活的理念,每天都堅持將廚餘垃圾及時分類並投放到垃圾桶中。
  • 別看我們年紀大,我家垃圾分類積分一萬多了
    賀爺爺展示家中的可回收垃圾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24日訊 (見習記者冀傑 實習生鄧金夢)7月24日,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武昌區水果湖街道黃鸝路社區劉奶奶家中。今年78歲的劉奶奶在忙著準備午飯,廚房角落裡,放著一大一小兩個垃圾桶。劉奶奶一邊和記者說話,一邊拿出一塊姜來,開始削皮。
  • 垃圾分類進我家
    只見這東西上寫著「廚餘垃圾」,下面竟然還有一個「機關」!我踩了一下,沒想到這東西的蓋子突然彈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原來這是個垃圾桶。這時奶奶拿來了一個垃圾袋,套在了黑色的塑料內桶裡,眼尖的我一下子就發現了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天吶!垃圾袋上居然還有二維碼!再仔細一看,我更奇怪了,二維碼下面還有奶奶家的門牌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