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的和睦,不能只是浮於表面,如果只是在看得見的地方和睦,在看不見的地方反目,那這個家就沒那麼美好圓滿了。
什麼是表面和睦?簡單來說就是做面子事,虛情假意地裝出和睦,但背地裡各種算計和傷害。這種情況不應該存在於家庭關係當中,可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卻層出不窮,尤其是在婆媳身上。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很難協調的一種關係,雖然也是一家人,但真正要像家人那樣和睦相處,恐怕很多婆媳都做不到。
婆媳總把彼此當仇人來對待,哪怕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二人都會吵個不可開交。這是婆媳最真實的模樣,但是在某些時候,在某些人面前,婆媳又不得不表現得很和平。
婆婆最在意的是自己兒子的感受,為了不讓兒子難受,她會裝得和善一些。兒媳最在意的是自己丈夫的感受,為了不讓男人為難,她會盡力去孝順婆婆。有這個中間人在,婆媳關係看起來挺好,可一旦沒了這中間人,婆媳就會原形畢露了。
張雪雁和婆婆就屬於表面和善的關係,這種和善讓張雪雁都迷惑了,她竟天真地以為婆婆已經接納了她。可她沒想到,丈夫前腳出差剛走,後腳婆婆就要將她趕出家門。
兒子出差後,婆婆將兒媳趕出家門:「這個家我說了算!」面對婆婆的窮兇極惡,張雪雁只能選擇妥協。她就是想用這種妥協告訴丈夫,她已經極力忍讓了。
張雪雁的丈夫叫郭龍斌,兩人以前在同一個公司上班,張雪雁是領導秘書,郭龍斌是普通職員。
因為公司不允許辦公室戀情,所以兩人私底下交往了兩年,直到郭龍斌跳槽去其他公司,兩人才光明正大走在了一起。
雖然之間一直藏著掖著,可兩人的感情並沒有受到影響,戀情公開沒多久,兩人就有了結婚的打算。本以為結婚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卻沒想到婆婆會出來橫插一腳。
婆婆是個十分固執的人,看待問題也一直停留在以前錯誤的觀念上面,就拿張雪雁的工作來說,婆婆看了很多亂七八糟的電視劇,而後覺得秘書是個不正經的職業,一聽到張雪雁是領導身邊的秘書,看她的眼神就不同了。
雖然她表面上沒有說什麼,可她背地裡竟慫恿郭龍斌,讓他和張雪雁分手,因為她覺得張雪雁不是個清白姑娘。婆婆的偏見太重,以至於往後的日子,兩人都很不對付。
因為郭龍斌誓要娶到張雪雁,所以婆婆沒怎麼阻止,為了不讓郭龍斌難受,她做出一副慈母的模樣,表面上對張雪雁非常好。可是在郭龍斌看不見的地方,她卻對張雪雁百般刁難。
吃飯時,如果郭龍斌在,婆婆就會給張雪雁盛飯夾菜,可只要郭龍斌不在,婆婆只會做她自己一個人的飯菜,壓根不給張雪雁吃。
出門散步,如果郭龍斌在,婆婆就會主動挽著張雪雁的手,可若郭龍斌不在,她們根本不會一起出門。
婆婆的面子工程做得非常好,讓郭龍斌以為婆媳相處很融洽。不管張雪雁怎麼控訴婆婆的惡行,郭龍斌都不會相信,反而覺得是張雪雁在沒事找事。
張雪雁心裡難受,可她實在比不上婆婆的道行,只有被欺壓的份。她得不到婆婆的認可,甚至得不到丈夫的信任,這讓她感到十分悲哀。
日子還是繼續過著,婆婆還是如同之前那樣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張雪雁沒辦法,只能配合著婆婆的演出。演得久了,她竟覺得婆婆有些認可她了,直到被趕出家門,她才又清醒過來。
婚後第三年,郭龍斌被安排出差,以前都是短期,這是一去就是三個月。他覺得婆媳兩人關係不錯,自己出門在外幾個月也不用擔心,於是領了任務後什麼也沒交代就匆忙離家了。
郭龍斌離開後的第一天,婆媳兩人相安無事;郭龍斌離開後的第二天,婆婆就開始趕人了,她對張雪雁說:「你出去住吧,我不想和你待在一個屋簷下,別待在家裡礙我眼!」
張雪雁沒想到婆婆這麼快就撕破臉,可她沒有地方能去,只能求婆婆:「這也是我家,就讓我住家裡吧,我保證不礙著你。」
張雪雁極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想和婆婆產生衝突,但是婆婆態度堅決:「這個家我說了算,我讓你出去你就必須出去,趕緊收拾東西離開!」
張雪雁很無奈,只能收拾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借住到了好朋友家裡。張雪雁把自己被趕出家門的事告訴了郭龍斌,可他並不相信,因為婆婆說張雪雁是自己鬧脾氣走的。
面對郭龍斌的不信任,以及婆婆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傷害,張雪雁覺得自己十分悲哀,她不知道自己的婚姻為何會變成這樣,她也不知道未來的日子該如何過下去。
小菁情感解讀: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大家的家事,也只有大家自己想辦法解決了,不過小菁可以給出一些建議。
解決婆媳矛盾的關鍵,是找到婆媳矛盾的根源,婆婆為什麼不接納?知道了婆婆不接納你的原因,你再對症下藥去改變婆婆的態度,相處起來就融洽多了。
當然,改善婆媳關係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如果只是一個人努力,效果恐怕不會太好。
解決婆媳矛盾是所有家人的共同責任,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作用,男人也不例外。那些選擇置身事外的男人,很難有一個圓滿幸福的家。
男人不要只聽一面之詞,而是要用心去觀察婆媳的相處,別被表象給騙了。表面和諧的婆媳關係,遲早都會化為烏有,只有發自內心的接納與融洽,才能營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