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不諳世事,躲在無憂無慮的象牙塔裡,肆意徜徉在各大詩句文人塑造的斑斕世界裡。不知疲倦,不知珍惜,時常無病呻吟,偶爾矯揉造作,只為引起他人的注意。
起初我們揣著糊塗裝明白,後來我們揣著明白裝糊塗,並不是我們願意活得不明不白,只是好多事情,一用力,就會拆穿,一拆穿,就會失去。
我們總是在用最大的努力去做一些我們違背我們初心的事情,只因身邊的人都說那是好的,成人的生活是不易的,所謂的堅強是因為缺少可以依賴的肩膀!
一上了年紀,好像就特別喜歡重溫以前的電視劇,最近看《請回答1988》,又被這幾個畫面淚目了。
德善的奶奶去世了,當德善回到奶奶家,看到的不是悲傷,卻是爸爸陪著前來弔唁的親戚們喝酒、唱歌和向賓客們吹噓自己的三個孩子多麼的有本領,兩個姑姑也是相互比較著自己的金戒指,德善不解甚至認為大人們都是冷漠、鐵石心腸的,直到爸爸的大哥出現,兄妹幾人才像個孩子似得抱頭痛哭。
這一幕是真實且震撼的,大人們不是不悲傷,只是他們在忍,悲劇發生的時候,大人們都要打起百分百的精神,去處理需要應對的瑣碎,而只有在他們的大哥面前,就像看到了自己的老爸一樣,瞬間有了安全感,才會像一個孩子一樣,釋放所有的防備,毫不猶豫地號啕大哭!
張愛玲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看《請回答1988》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吧,總感覺生命需要一種情懷,這種情懷是什麼,這種情懷是經過,是歷練,是洞察,也是內心的豁然開朗。
依然記得,當德善最喜歡的奶奶來的時候,德善有多高興,晚上睡覺了,她都還是興奮地纏著奶奶睡覺、聊天,可惜奶奶第二天就急著要回去,很是不舍,就答應奶奶等到寒假就回去看她!
可是沒想到,奶奶回去後就生病,沒多久就去世了。
奶奶辛苦了一輩子,很是節儉,當奶奶回家的時候,看到媽媽扔在家門口的一個破了的花瓶,心疼地撿起說要帶回去,爸爸心疼奶奶,說要給她買個新的,可是奶奶卻說沒必要花這個錢,奶奶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辛苦操勞了一輩子,省吃儉用,從不捨得為自己置辦些什麼。
最愛的奶奶去世了,每個人都很傷心,回到奶奶家,卻看見大人們不但沒有哭,反而都在吃喝玩樂,媽媽不停地為客人上菜,兩位姑姑坐在一起,相互比較著各自手中的戒指,爸爸則是陪著客人喝酒、唱歌,吹噓自己的孩子,熱熱鬧鬧的場景,一點也不像有人去世的樣子,德善奇怪大人們的反應,甚至認定大人們都是冷漠的,為奶奶感到悲哀。
直到賓客散盡,爸爸孤身一人蜷縮,很是落寞,看到德善來關心自己,又強顏歡笑起來,直到一下秒,聽見自己的大哥在叫自己,爸爸先是愣了幾秒,接著轉過身來,毫不猶豫地抱住自己的大哥號啕大哭起來,兩位姑姑在看到大哥的時候,也是根本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幸福,有時很簡單,當你失落、當你傷心、當你落淚,會有人走到你身邊給你一個擁抱,毫不猶豫。
這個時候的他們更像是一個孩子,一個個失去母親的孩子,也只有在他們的大哥面前,他們才可以釋放出情緒,因為是家人啊,是他們可以信賴的人,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給你最可靠的溫暖!
記得有個電影裡面有句話:生活和電影不一樣,生活難多了,是啊,成年人其實就是少了年少時的橫衝直撞和頭破血流,想要的就去爭取,得不到的就努力釋懷,我們沒有仗劍天涯的武功,也沒有七十二變的神通,我們只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俗人。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成年人的心酸是連崩潰都要講究性價比,選時間看場合。明明指頭碰一碰就碎了,卻要等到家避開所有人,關上門的那一刻才化成灰。
成人的堅強只是因為缺少可以依賴的肩膀,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可以依賴的肩膀!人生,靠的不是時間,靠的是珍惜,人生的路到底有多遠並不重要,珍惜當下才是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