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審美疲勞呢?
從瀏覽器上的搜索顯示:審美疲勞,原本是美學術語。具體表現為對審美對象的興奮減弱,不再產生較強的美感,甚至對對象表示厭棄,現指在生活中對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厭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覺。
在我之前的一文案中:婚姻中,夫妻相處,做到這三點,日子會越過越好。開頭就闡述了在一段婚姻中我們要經歷和另一伴長達四十年的相處生活。
乍一想,是不是感覺真的好空洞?都說菸酒糖茶的甜蜜終有一天會變成柴米油鹽的平淡,但這個過程似乎太長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情聖》?
裡面講述的,就是在「審美疲勞」的狀態下演繹的一段走心又走腎的故事:
每個工作日夫妻兩個人都照常按點起床,再去搶馬桶,一個人坐在馬桶上解決應急,另一個人進出洗手間,毫不避嫌。
這又讓我想起了電視劇《蝸居》裡的一幕:宋思明回家後,發現妻子正開著衛生間的門在小便,宋思明雖然臉上沒有嫌棄,但還是說了一句:怎麼上廁所又不關門?
夫妻兩人白天工作各奔東西,晚上回家睡覺背靠背,一天的工作似乎已經磨滅了激情,太熟悉彼此,反而無話可說。甚至在知乎上都有人做出吶喊:感覺自己的婚姻成了沒有辦法的累贅。
其實認真想想,電影也好,電視劇也罷,確實反應了我們當今社會夫妻生活的一種現狀,戀愛時認為天天廝守在一起的幸福,卻被婚後天天重複著同一種生活模式所擊垮內心的美好。
沒有辦法來解決這種現狀嗎?
當然有,辦法總比困難多,用在戀愛和婚姻上技巧會讓你變得更加有磁場。
每隔一段時間找個理由外出一次,人為的來製造雙方思念的意境,來點適當的距離感,會讓彼此之間的疲勞來得更晚一些。
在婚姻中,兩個人長期的相互廝守,在戀愛之前的那種神秘感和新鮮感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消逝,當然,最初的愛情熱度也會從100度逐漸下降,所以說,短暫的分別乃是促進夫妻之間親密的最佳方式之一。
畫家在創作時是需要靈感的,而靈感通常來源於孤獨時的靈光閃現;小說作家在創作時也是需要靈感的,而他們的靈感同樣來源於孤獨的思考;所以夫妻兩人在短暫的離別後方能感受體會到婚姻的珍貴、家庭的溫暖及另一半對自己的價值。
情感欄目主持人楊曉莉說:自己與丈夫結婚後的幾年內,感覺越過越心煩,甚至每天下班都不想回家。在結婚前,丈夫身上那些缺點毛病被我忽視了,而在婚後全部展露出來,感覺自己選擇的這個人之前那麼的優秀,為什麼現在婚後卻越看越不順眼,平淡無奇。
而丈夫呢?自從結婚內的前幾年,一度認為妻子曉莉沒有那麼吸引人了,雖然每天妻子也做飯,但曉莉說再沒也沒聽到過丈夫像婚前一樣誇讚過自己做的飯菜好吃美味。即使清理打掃的屋子再乾淨整潔,丈夫再不會再說真辛苦,並且還時不時來一句「這裡不太乾淨,那裡不太整潔。」
曉莉說,那段時間,她和丈夫相互看著都不順眼,她知道他們的婚姻進入了一個需要突破的瓶頸期了。所以,借著公司出差申請名額,她出去了五天。
在第五天結束的時候,曉莉迫不及待地往家趕,她說,自從結婚以來,她從沒這樣的著急想回家見到丈夫,而丈夫呢,知道她今天回來,提前做了幾道小菜,開門就把曉莉摟在了懷裡,曉莉說,她能感覺到,丈夫的擁抱是熱烈的,這種思念讓雙方更加想快點的見到對方。
那句老話你還記得嗎?「小別勝新婚」
夫妻小別之後的相擁,就像原本已經背道而馳的磁場,現在重新改變了方向又開始了磁性的相吸。這種磁場的相吸是溫柔的,是不厭煩的。
美滿的婚姻本應該如此,你與他有著剛剛好的溫度,彼此仰慕卻不糾纏,相互融合卻不攀附,既不將就,也不會愛到窒息。
為了保持住你們之間不會褪色的愛情,雙方不妨隔段時間就給對方來個適時的空白期,去製造一種屬於你們兩人的思念氛圍。
不過要謹記一點的:小別勝新婚,大別可能會離婚。
不必走得太遠,時間不必太久,人各一方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與你之聊,不早不晚,現在剛好。一個行走在情感與職場的羋一若喜歡就留下,點擊【關注】這個人生,有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