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斷舍離。
談到斷舍離,白巖松在一次演講中說:
我覺得在30歲左右,是在做了一系列加法和四處亂跑之後,要做一次減法的重要時間。為什麼做減法,因為你不是所有的都適合,也不是適合你的所有的事情你都該去做。
一輩子太短,不要瞎忙。智慧的人都懂得給人生「做減法」,特別是一個人30歲以後,更要將眼光由外轉向內,由他人轉向自身,有意識地回歸到自己的身心修養上,在價值與意義上做出取捨,抓住必須抓住的,放下應該放下的。
這些減法動作的核心是:
主動整理自己的朋友圈,遠離小人與負能量滿滿的人,拒絕一些無意義的社交應酬,把時間浪費在你喜歡的人、熱愛的事情上。
所有斷舍離的真正目的,都是緊緊圍繞身心能量,快速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與能力,從而凝聚、吸引到你所希望的資源與環境。
特別是這六個知識儲備,越早做準備越好,做立體越豐富越好。
你若盛開,清風徐來。
1.知識儲備
學習是終身的,任何時候都別忘了投資自己的腦袋。有些書,雖然讀了並不一定會轉化為財富,但會融化到你的血液裡、神經裡,悄悄地成為你的氣質,你的眼光。
除了讀書,自我總結、自我反省也是快速提升自己的方式。很多知識不來自書本,而來自生活,來自實踐。通過在事上磨練,在工作中修行,知識才會轉化為真實的生產力。
2.經濟儲備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日子不是一個人的,為了自己與家人,30歲以後要逐步學會儲蓄存款,在這個過程中,既要開源,多多增加收入的渠道,又要節流,學會節儉樸素,精打細算。
人一定要有「遠慮」,儘量爭取一些長遠的收入渠道,增加「睡後收入」的比例。儘量避免那些容易被替代的工作,年輕時要多在這樣的技能上下功夫: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加,自身能量的成長,回報可以逐漸增加,而卻少受環境影響。
3.健康儲備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話必須牢記。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一切歸零。人生是一次馬拉松,拼的是體力與耐心。在這個意義上,一個好身體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別跟天較勁,別跟自己較勁,善待自己的身體,熱愛自己的身體,無論何種境況,都要順天應時,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天冷時及時加衣,到點就好好吃飯,早睡早起,養成生活好習慣。健康就是一種節奏,該開時打開自己,積極運動。該合時閉合自己,安靜冥想。
4.子女儲備
再大的成功,也比不上孩子教育的成功。一個人不僅要活在當下,也有責任撫育好自己的子女,從而實現生命的延續。
孩子是你生命的貴人,孩子藉由你來到這個世界,同時也來成就你,完美你。年輕時一定要珍惜與他們共同成長的機會,多多陪伴他們,給他們親情,給他們格局,給他們應對人生苦難的陽光心態。
5.愛好儲備
愛好可以使我們獲得片刻休息,選擇一項活動,如寫字、畫面、養花、唱歌、跑步……培養一個有益於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在熱愛生活的過程中,放鬆自我,陶冶性情,使自己可以擁有一份獨特的精神世界。
除了職業,一個人也要儲備一個值得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進入自己擅長的一個領域,全神貫注,一心一意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標,直至極致。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你一定要找到那個生下來就比別人強大的那個天賦與智慧,它可以讓你盡情展現你此生的價值。
6.功德儲備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善是人生的原點,勿以善小而不為,每天說好話,辦好事,發好心,日行一善,以「善」養自己的浩然正氣。
生命是平等的,生在宇宙之間,更要對萬事萬物抱持著敬畏與感恩之心。要心懷慈悲,善待他人,並在幫助他人中尋找自我的覺醒與圓滿。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精神的修煉。30歲以後,一定不要瞎忙,要把時間多多用在生命的覺悟上,知行合一,要事上「煉」,提升心性,通透靈魂。
最高級的斷舍離,其實是回到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