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老來得女,把女兒視如珍寶,女兒嫁人後卻不願與娘家來往

2020-11-02 情感隱私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你有不開心,或者想要諮詢的,可以私信我,免費諮詢,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您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也不要忘記給我點讚哦!

大多數結婚後的夫妻,都渴望擁有愛情的結晶,渴望能夠成為父母,渴望被孩子叫一聲爸爸媽媽,但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好不容易養大孩子,卻被孩子憎恨,不被理解,做父母的內心會非常痛苦,可是有些兒女卻不能體諒父母,繼續在父母傷口上撒鹽。

老公的大姑,家住縣城中心老城區,家裡有兩棟商品房,是用宅基地建的,在07年的時候,一套房都能賣到18-25萬左右的價格,所以大姑家裡的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大姑和姑爺有三個孩子,兩女一兒,但是只有最小的女兒是親生的,兒子和大女兒是抱養的孩子,因為姑爺身體不好,大姑結婚很多年都沒懷孕,後來就抱養了兩個孩子,直到快四十歲的時候,意外懷孕,生下了90後的女兒。

大姑和姑爺對這個女兒視如珍寶,女兒要什麼都會滿足,別人家的孩子還沒有手機的時候,大姑的女兒就已經用上手機了,別人家孩子用了手機的時候,大姑的女兒就已經用上電腦,單反等科技產品了,但這樣的寵愛也導致了女兒傲慢無禮的性格。

女兒長大成人後,大姑和姑爺也希望女兒能夠嫁給一個各方麵條件不錯的男生,但是女兒卻喜歡上了一個窮小子,這個窮小子長相一般,家裡困難還有兄弟姐妹,他在縣城裡當老師,工資很低。大姑和姑爺最終還是同意了他們在一起,不僅陪嫁了兩套市裡的房子,還陪嫁了一輛車,另給20萬現金。

表姐婚後和丈夫住到了市裡,但是她心裡卻怨恨起自己的母親,甚至不願與娘家來往。表姐結婚後,就算自己親舅舅和姨媽到了家門口了,她都不願意請他們上樓喝杯茶,甚至愛答不理,這就算了,姑媽曾幾次想去女兒家裡住住,都被女兒以工作忙拒絕。

姑媽也曾問過女兒這是怎麼了,沒想到表姐說:"我嫁人了就如同一個外人,反而外人卻成了最親的人",姑媽說:"你這是說什麼話,我和你爸爸最疼的就是你了",表姐卻說:"你疼我,就不應該讓哥哥姐姐在一起(哥哥姐姐是抱養的,沒有血緣關係),因為我是個女兒,嫁出去了,他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生兒育女,繼承家產了。你們口口聲聲說愛我這個親生的,我卻抵不過您的孫子"。

姑媽和姑爺內心很難過,都是自己的兒女,並不想區分開來。當初抱養一兒一女就是為了傳宗接代,但是自己更沒有虧待過親生女兒,結婚時候也是陪嫁了不少東西,還在家裡給女兒留了一塊宅基地,但沒想到女兒依然不滿足,想要得到所有。

姑媽和姑爺老來得女,自然養的嬌縱些,但沒想到女兒如此不近人情,還很貪心。其實姑媽和姑爺怎麼不會想到女兒,如果真的不想,也不可能如此風光嫁出去,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已經有了孫子了,不能不顧。所以,表姐還是太不懂事了,沒有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問題,一味地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其實她得到的也不少了,哥哥姐姐還是住在縣城,和父母住在一起。姑媽的養女養子不去爭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懂得感恩,知道自己的身份,更知道去體諒父母的不容易,所以表姐應該對父母多點體諒理解,不要再這樣任性下去。

相關焦點

  • 「你家絕後了」,夫妻連生8女被諷,20年後女兒孝順方式揚眉吐氣
    剛開始王先生夫妻倆還很生氣,為了爭口氣拼兒子,但在第8個女兒出生後,夫妻倆便決定認命了,沒有兒子又如何,女兒不一樣是親骨肉麼。,夫妻倆總是受到鄰居的議論,但夫妻倆依然很愛女兒,就這樣8個女兒健康快樂的長大了,而上天也沒有薄待這夫妻倆。
  • 農村習俗中,嫁女兒時娘家陪送什麼?壓箱底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對此有人說男青年娶媳婦兒本來就要給彩禮,準備房子,這些是農村的老習俗,古已有之。這樣說沒有明顯的毛病,但我想說的是農村的習俗可不只是針對男青年定的,嫁女兒時娘家也是要給陪送的。時光變遷,現在還繼續保留給陪送習俗的農村不多了,在很多村子裡都是象徵性的給點陪送,通常也無非是被子之類的不值錢的東西,還有些農村在嫁女兒的時候乾脆就不給陪送了。
  • 女兒即將出嫁母親給的忠告:孩子,嫁人了就不要再當自己是女兒了
    女兒自古以來就是母親的小棉襖,但是作為女兒也總是有出嫁的這一天,我也是一位女兒,記得我還在娘家做女兒的時候,我的母親是這麼說我的,你現在這麼懶,做個飯都不會,以後嫁人了,你的婆婆能容忍你嗎?當時母親這麼說的時候,我沒有在意什麼,因為那時候我根本就還沒有意思到,我以後要做別人家的兒媳婦!
  • 65歲母親哭訴:沒給女兒嫁妝和家產,女兒不肯出醫藥費,斷絕來往
    前言有些父母觀念傳統,重男輕女,覺得兒子才能傳宗接代,女兒嫁了人就是潑出去的水。今年65歲的梁阿姨有一雙兒女,不過她滿心滿眼只有自己的兒子,甚至都不給女兒嫁妝,家產也全部留給兒子。那她老了之後,女兒會如何待她呢?來看看梁阿姨的經歷。
  • 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和過年,夫妻在娘家也不能同房
    有的農村說,回娘家夫妻同房對娘家人不好。在江蘇南通啟東一帶、河南、河北等地都還有這個習俗,不過細則規定不一樣,說是如果家裡有兄弟姐妹的話,夫妻回娘家睡一間房就不允許。如果夫妻倆回娘家必須睡一起的話,就得去別人家借宿,還要給主人家一點錢。這個習俗現如今在一些農村還興盛,比如我老家,回娘家依舊是不能睡一起的。
  • 為啥說「女兒莫借娘家糧,夫妻不上娘家床」?原來是有來歷的
    在網上,有這麼一種說法:女兒莫借娘家糧,夫妻不上娘家床。關於這種說法所要表達的意思,往上是各有各的說法。反正,有些說法不大好聽。為了弄懂這種說法的真正含義,我先後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原來,這種說法是有來歷的。
  • 嫁人後,我就成了娘家的賊
    但既然是「小棉襖」,便註定了女兒們給父母的溫暖是有時空期限的,尤其出嫁後,女兒們帶給父母的溫暖被時間空間的距離一點點分割。出嫁的女兒才是父母生命裡的「歲月神偷」。嫁人後,我偷走了父母的心曾有一個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催淚公益片《媽媽做的飯》,僅4分鐘,卻感動千萬人。
  • 兩個女兒,一個九年一個六年,都沒有回過娘家,女兒:回不起
    導讀:一個家庭兩個女兒,一個將近9年都沒有回過娘家過春節,另外一個也將近6年沒有回過娘家,兩個女兒的回答卻是:我們根本回不起!兩個女兒,一個九年一個六年,都沒有回過娘家,女兒:回不起正文因此,兩姐妹很早就沒有讀書,被安排出來打工賺錢了,每個月的工資留點生活費後,全部的工資都要寄回家中。由於父母的溺愛,李斌從小就養成了大手大腳的毛病,花錢也沒有一點節制。
  • 出嫁的女兒和娘家,出了嫁的女兒不要回娘家借錢
    前天看到簡友的一篇文章裡說,她姐妹倆個遠嫁後懷二胎帶著大寶一起回娘家住著,因為父母都有上班工作比較辛苦,所以心裡不是滋味女兒出嫁以後再回娘家就是客人了,當然上門女婿例外!我猶記得我剛出嫁那幾年,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感覺自己裡外不是人。在娘家我是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婆家,老公和婆婆是一家人我就像個外人。開始結婚哪幾年,只要我一放假不上班我就回娘家住著。我記得那時別人還說了不少閒話,我娘家做新房子做好了,我三舅媽說把這三樓給你要不要?
  • 女兒結婚4年不回家,65歲父親追愛路上為何要毀女兒幸福?
    但是為什麼有的父親卻那麼自私,為了自己能找到心愛的女人再婚,卻置女兒的幸福於不顧,不但把自己的不幸遷怒於他人,還強行要求女兒離婚,這樣的父親你遇到過嗎?一、女兒嫁人,為何四年不回娘家?家住望城的洪永清,年過花甲,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名叫麗麗。但自從女兒四年前嫁人之後,一直都沒有回過娘家。
  • 俗語:「女兒莫借娘家糧,夫妻不上娘家床」?有道理嗎
    常言道:「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出嫁的姑娘成了別人家的人,回娘家就成了客人,因此在娘家做事情就會受到限制,農村老人常說:「女兒莫借娘家糧,夫妻不上娘家床」,為啥這樣說呢?下面咱們就來分析一下。
  • 寧願生沒出息的兒子,也不願生有出息的女兒,90後父親的話很現實
    和70後80後人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了。他們不會重男輕女,而是反過來重女輕男,把女兒當成寶一樣。但是有一個90後的父親說到,寧願生個沒出息的兒子,也不要生有出息的女人,他的話說的很現實。婷婷是她爸媽的唯一的女兒,5年前戴先生和婷婷談戀愛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很嫌棄婷婷,因為婷婷是獨生女,他父母覺得女主要是娶了婷婷以後還要養她娘家,戴先生父母擔心以後他要為兩家養老,不想兒子這麼辛苦,
  • 為啥有些女兒出嫁後,會和娘家很生分?有時候真不賴女兒不孝!
    這是同事的親身經歷,每逢說起來我們都會鄙夷她媽媽的重男輕女,更同情她的遭遇,據說現在她和娘家人幾乎沒什麼聯繫,女婿也因為丈母娘的偏心,對孩子不管不顧,有很多抱怨,所以同事即便努力維護,也難免會因為娘家的所作所為被婆家斥責,可自己也只有忍著,畢竟娘家人太過分了。為啥有些女兒出嫁後,會和娘家很生分?有時候真不賴女兒不孝!
  • 搬家母親送一千賀禮,客人走後整理屋子,女兒才看清母親真面目
    老話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若干年後,子女將會用反哺的方式,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可是有一些父母,對待子女很偏心,不認為女兒是貼心小棉襖而善待,將所有的關愛都用在兒子身上,從小到大女兒並沒有享受到父愛母愛,但是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卻被要求平均分擔。這種一碗水端不平的做法,令人憤恨。
  • 只生一個女兒,父母晚年多半遭遇這3種苦,只能打碎了牙往肚裡咽
    但我記得,她之前總說打死也不生二胎,因為想把全部的愛給女兒,不想讓她受委屈。而且,她跟老公早早就買下兩套房,一套夫妻倆自己住,一套留給女兒。因為只有一個女兒,他們生活壓力小,夫妻倆收入又高,經常全國各地到處旅遊,還說要好好享受生活,現在怎麼突然就想不開了呢?
  • 「我生兒子就是為了老了有人養,女兒都要嫁人,根本靠不住」
    ,還準備生第三胎,在第二胎百天酒的那天和我說起這件事情,我驚訝到不行,這都什麼時代了還在乎生男生女的事情,況且還是和我同齡人的表姐。我對表姐說:「表姐,夠了吧,女兒有什麼不好的一定要個兒子。」表姐失落地回答我:「生個兒子,老年生活才有保障,女兒始終都要嫁人,很多事就由不得她們說話了。」我很多次自己問自己:「是不是只有養個兒子,才能給自己養老,養個女兒就不行。」我得到的答案是:不是。
  • 借給弟弟20萬三年沒還,中秋回娘家被母親趕出門外,女兒心寒了
    然而有些女人太善良,對於娘家的困難無原則去幫,結果造成在婆家不被信任,與丈夫關係緊張。要知道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錢是立業之本,但凡牽涉到錢的事情,需要夫妻倆有商有量,任何一方私自做決定,都有同床異夢之嫌。
  • 只有一個女兒,父母晚年過得咋樣?三種結局,只有一種「大團圓」
    3位60歲老人給出答案受訪人一:李大爺——我和老伴有退休金,完全夠生活年輕時候別人都勸我們再生一個孩子,但是我和老伴都覺得一個女兒挺好的。確實養一個孩子壓力小很多,所以我們到退休已經存好了養老錢。女兒早已經成家了,多次說要接我們倆老去養老,但是她也有自己的 生活,和女婿住一起並不好,而且我倆的退休金也足夠生活了。
  • 女兒女婿租房住,嶽父母拆遷3套房全給兒子,十年後卻晚景悽涼
    很多第一胎是女兒的家庭紛紛加入生二胎大軍,嘴上說生男生女都一樣,實則內心期望有個兒子延續香火。幾年後娘家拆遷,父母分3套房子,張萍以為父母會看在小外孫的面上,低於市場價,便宜幾萬塊賣一套給他們。可是父母斷然拒絕了她的請求,說幾萬塊也是錢,夠家裡一年的生活開銷,嫁出去的女兒就甭惦記娘家的財產。
  • 一對夫妻如果沒有兒子,只有女兒,晚年生活會是怎樣的?
    其實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前的婚姻形式,是男娶女嫁。家裡的女兒,結了婚便算是婆家的人了,如老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只有兒子才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家族的傳承,不論他有多麼平庸。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從本質上來說,也是現在人的婚姻形式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