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人與壞人的區別

2020-10-07 夜爺

惡人和壞人都會給人造成傷害,但是惡人和壞人會有一些區別,那就是惡人和壞人都害人,但是對待壞人不得不多一步:甄別的過程。

很多時候,惡人只需要光明正大的互毆,拼的就是戰鬥力;但是對待壞人,往往在調查的過程中就消耗了很多體力精力,所以說光明正大的惡人和陰險毒辣的壞人造成的傷害是差不多的,甚至壞人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生活中有句話是:偽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對待真小人還能有個提前防備的過程,但是偽君子往往就是在不經意間給人造成傷害。

就像建國初期抓特務,特務雖然不像戰場上的敵人那樣直接光明正大的打,但是特務不僅會對戰士下手,還會不擇手段的傷及無辜,對大眾造成的傷害一樣會很大。

網絡上其實經常會有類似於特務這種的網民,一直打著大義凜然的幌子,實際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

其實分辨是壞人還是普通人,只需要看一看這個人在做的是不斷的把事情攪的越來越亂,還是在把事情平息的越來越清楚明了。

以前寫過,壞人的本質其實就是無知無能,本身在思想認知上就存在問題,所以在行為處事上就會不符合常理,也就會從亂民慢慢過渡到壞人。

網絡上大概就會有這幾類人:

亂民:只憑一腔熱血去看事情,不會去冷靜理性的分析事情到底是什麼樣,別人一忽悠,這類人就跟風人云亦云,還會認為自己做的事情無可厚非,認為只是在湊熱鬧,不為錢不分是非,只是單純的發洩情緒,這類人往往就是噴子、黑子、地域黑,只是想在網上找存在感,越有人和他說話,他就會越來勁,因為終於有人能聽他說話而且還會和他對話,其實現實生活中屬於濟濟無名。

水軍:這類人就是拿錢辦事,不分是非,水軍頭子讓怎麼發,水軍就怎麼發評論帖子,而且屬於出大力賺小錢兒,不會知道自己賺的幾毛錢其實只佔水軍頭子得到的佣金的萬分之一。等到自己虧了的時候跟水軍頭子理論工錢時,很可能一分錢拿不到就被踢出群了。

公知:如果說亂民是只講情不講理,公知就屬於只講理不講情。公知這類人總會把一些小道消息當成真理,總會說一些冷門的消息知識來證明自己懂的多,這類人很容易就被國外的消息所鼓動,因為國內的消息過於稀鬆平常,顯不出這類人的博學,所以就會總是拿國外的月亮在國內顯擺。可能會有一些見識,但是就是不懂得人情冷暖,不知道怎麼做人,就像老話說的:讀了很多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

水軍頭子:這類人也就是上邊寫的拿大頭佣金帶著一堆水軍在網絡上幹事的,一般這類人會花一些時間去積累水軍量,故意說一些有違常理的話題故意讓人罵讓人噴,說一些敏感的話題引得下邊的人站隊爭論,這也就引得亂民莫名其妙的就參與其中。水軍頭子說的話題有的時候很大義凜然,有的時候毫無底線,總之是怎麼引流怎麼說,等到有一定流量了就開始給自己洗白,發一些正大光明的觀點了。

從這些就能看出來,建設很難,管理一樣不容易,也就是所謂的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

打江山的時候更多的是用人類的本能直接去打擊明顯的敵人,但是坐江山不僅要打敵人,還得挑內奸,不能因為一隻老鼠就炸了一座房子。

打江山需要的是動,坐江山其實更需要的是靜,越靜才能使問題原因暴露的更明顯。

而這種靜其實就是按章辦事,行為處事規範標準,如果所有人都能遵守規則,各司其職,自然也就能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

就像網絡上的一些事情,到底是幕後黑手故意曝光轉移視線還是被人挖出來的一些信息,這些都說不準。

比如說富二代撞車,事情一發生結果就傳遍網絡,一些毫不相關的人就開始亂入摻和,其實這就是在添亂。事情成為了焦點,真正辦事的人也不好出手去處理,因為一接觸就會使自己成為焦點,而且無關的網民還成了洩露消息的人,無形中就成了兇手的幫兇。

所以,很多輿論造勢看似是在伸張正義,其實是在助紂為虐,因為事情如果摻和的人越多,就越需要理來控制事態,也就越來越需要理大於情,但是往往大多數人只是在感情用事,並沒有真正的去分析事情的理,也就使得處理事情的人本來能專注於處理事情,結果還要分出更多的精力安撫無關人員的情緒。

就像現在經常說的教師和家長的問題,其實事情無非就是要麼家長不明事理,要麼教師不負責任,本來只需要雙方協商去解決,結果事情鬧的越來越大上升到了教師團體和家長團體的矛盾。最終的處理結果也就成了老師越來越難當,家長越來越難做,本該需要解決問題的孩子成了被放養的狀態。

其實很多事情本來是很簡單的事情,之所以會變的複雜:要麼是境外勢力的鼓動、要麼是行業財團之間的撕殺,說白了就是神仙打架,平民遭秧。

現在的網絡時代,信息傳遞很快很雜,也就使得很多人變的盲目自信,以為看了點信息就以為自己成了什麼都明白的「大聰明」,其實只是看到了一些皮毛,還是幕後黑手想給普通人看到的皮毛。

其實只需要用腦袋想一想,別人是創造平臺,普通人只是在使用平臺,這本身就不在一個量級,又憑什麼認為自己看巴掌大的屏幕就能洞悉全局。

所以說,人沒事得多讀書多看報,少扯淡多睡覺,不要輕易的就對沒有做過深入了解的事情下定論,很可能別人已經能上天入地了,你還只是在門檻外邊瞎轉悠呢。

沒有金鋼鑽兒就先用好自己的鐵鑽頭,有些瓷器活不是誰都能攬的,很可能活幹不了還得把自己搭進去。

就像明星鬧緋聞,要麼是自己沒熱度了被經紀公司強押著用來刷熱度,要麼是不聽經紀公司的話違了約不得不被公司壓榨最後的利潤,很多背後的事情不是巴掌大的屏幕就能全部展現的。

為什麼一些老牌明星跑出來接一些亂七八糟的遊戲廣告,背後的原因就得細品了,據說很多藝人都有個稱為「對賭協議」的協議。。。。。。

不管怎麼說,老話講的:做人要腳踏實地,根兒硬枝葉才能盛,根兒深蒂才固,花凋枝枯還有根兒能繼續開枝散葉,如果根兒不硬,也就只是曇花一現,別人賞完了也就走了,自己也就成了春泥兒。


相關焦點

  • 老實人總是被壞人欺負?四招教你對付惡人避免損失,很實用
    我有個朋友,在工作場所被壞人搶了升職加薪的機會。他一生被迫租房,帶走了戀愛中的伴侶。老實人總是被壞人欺負,這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規律。為什麼會這樣?第一,誠實的人不知道如何對付壞人;第二,誠實的人不屑與壞人打交道。其實和壞人打交道不等於和壞人打交道,而是要知道人性的一些弱點,更好地保護自己。最近,我讀了一本叫中國人性弱點的《羅織經》。
  • 你願意為「惡人」辯護嗎?
    #你願意為「惡人」辯護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何為善?何為惡?有一句話這麼說:我的朋友都說我是好人,而我的敵人都說我是壞人,人人都有好壞一面,不能一概而論。論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冤假錯案發生,正是因為司法制度的不夠完善,才有辯護制服的出現,律師這個職業也是這樣孕育而生。
  • 制度殘缺,必然導致惡政,批量產生壞人
    人是萬物的尺度,靈魂中的理智來自神性,而人身上的激情和欲望與自然界中的動物又沒啥區別,這屬於人性中的獸性部分。人是神性和獸性的結合體,因此善惡共存,一半天使一半魔鬼。中國古代先賢也對人性展開過討論。告子說:「食、色,性也」,對於人而言,吃好的,追求美好的事物,是本性。
  • 壞人難做,好人更難做,人性究竟是怎麼回事?
    有人說,好人難做,壞人更難做,也有人說,壞人難做,好人更難做。究竟孰是孰非,我們暫且不論,因為沒有什麼意義,難做的程度如何,取決於當時所處的境況。如果不知道因,就妄下結論,跟斷章取義沒啥區別,總是很片面。但歸根到底,同樣的都是「人難做」,知道這點其實就足夠了。 一物一太極,一人一太極。從太極圖的角度來看,做人真的很難,可又不難,看似矛盾,實則不矛盾。
  • 好人不長命,惡人活千年。這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所謂好人不長命,大概就是說,好人,善人壽命似乎總是很短,不長壽,而相反的壞人,惡人壽命似乎總是很長,命很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於人的話,我開始時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是說,好人,善人因為心地善良,遵紀守法,自我約束等等許多原因,導致生活壓力大,精神時常緊張,因為要做善事,有時甚至會犧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和時間,可是結果卻不是很近人意。
  • 為什麼好人之所以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給你答案
    每天在這裡期待,只為你的到來,讓我們一起聆聽他人的情感歷程故事我們有時候總在困惑一件事情,就是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而壞人卻一直在外逍遙快活。這件事情或許真的是無解的,雖然有時候也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可是我們心裡所謂的惡人何時才能得到報應呢?今天借這個話題來分享一個網上流傳的國外的小故事,故事講的就是上帝為什麼不會獎勵一個好人?
  • 好人與壞人難以界定,這個韓國大叔的電影驚豔了觀眾
    看了《惡人傳》,這部片子翻譯的特別好,惡人傳,就是源自惡人自有惡人磨。個人覺得主角大叔特別帥,不是外表,就是很帥,說得具體點,他給我一拳我連聲都來不及出就走了。馬東錫說長相那絕對是普通,但就不知道為什麼,怎麼看都順眼,完全是行走的荷爾蒙。
  • 犯錯就一定是壞人嗎
    大多數人都存在著這樣一個認知,那就是犯錯誤了就是壞人,壞人是不好的,犯錯也是不好的。並不是犯錯不好,而是我們從小到大教育給了我們這樣的認知,犯錯是不好的,當一個壞人不好。但是你要知道,好壞是有中間區域的,有些時候對自己好就是對別人的傷害,既然這件事既是好事也是壞事,那麼做這件事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就靠大多數來評價了
  • 好人和壞人的區別是什麼?南派三叔的語錄說得一針見血,真知灼見
    那麼什麼是壞人呢?在我們大多數人眼中,立馬就想起當年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喜歡打架鬥毆,任何事情都是靠暴力來解決,這樣的人,在很多人眼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所謂的古惑仔,不過近幾年掃黑,他們好像都不見了,這是社會向文明更邁進了一步,是值得慶幸的。
  • 「人在做,天在看,壞人一定有報應」,對此你怎麼看?
    後來那位青年在來她家的路上就遭到了報應,從此我相信壞人會有報應!阿姨24歲那年嫁到農村,在結婚之後不久她就懷孕了,深謀遠慮有責任心的姨父擔心日後孩子出生,以當時家裡的經濟情況會影響到孩子的幸福,所以他想放棄務農外出打工掙錢。他很想把我阿姨帶在身邊,可是她又身懷六甲不方便出行。
  • 惡人先告狀中 • 惡人的絕對優勢
    一、心理暗示當惡人先發言後往往發言內容是對對方的無端指責但其實當你聽到了惡人的發言,並開始思考時,你就已經在心理上弱了一分。——這時你就已經受到了一部分暗示,好像「你就是錯了的」的暗示,並且由於人通常的思維邏輯——「證偽:自己是錯的」,從而暗示作用加深。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道理?
    電影《妙先生》作出的回答是:殺好人,救壞人。在電影的世界裡,有一種叫「彼岸花」的神奇之花,民間流傳服食者,可以實現任何願望,爾不必較真什麼原理,反正可以長生不死、一夜暴富、心想事成就對了。「彼岸花」有此魔力,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皆為之癲狂,趨之如騖,姑且稱之為「淘花熱」。
  • 心理學:那些壞人的頭腦裡,都在思考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中國傳統的常理一直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是往往壞人的惡報只是出現在電視劇橋段中,現實生活裡的惡人其實活得還不錯。甚至根本都沒有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壞」。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壞人的頭腦到底都在思考著什麼?我們定義的壞人是如果一個人對我好那他就是好人,對我們不好即是壞人。
  • 「好人」與「壞人」的區別(哲思短文)
    想好事、說好事、做好事者,即為好人;反之,則為不好的人,或者就是壞人。那麼,有人會說,我現在想了好事、說了好事、做了好事,可是,過了一會兒,我又想了壞事、說了壞事、做了壞事,那麼,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顯然,那你現在就是「好人」,但過了一會兒之後,你就變成「壞人」了。
  • 一生不容錯過的35句經典語錄,好人不經三番勸,惡人不經三番挑
    好人也怕壞人勸,瓷器就怕金剛鑽。8. 好人不經三番勸,惡人不經三番挑。9. 好漢不吃眼前虧,君子鬥智又鬥勇。10. 好吃的人準嘴饞,貪婪的人準手長。11. 好報需要有時間,惡報只是在旦夕。12. 好男兒為榮譽死,守財奴為錢財死。13. 好騎手愛騎烈馬,好獵手愛打虎豹。14.
  • 做好人和做壞人有什麼區別?
    好人經常吃虧上當,受壞人欺負,被人當作無能的人。反觀那些壞人,卻奸詐兇惡,人人敬畏,耀武揚威的。以至於當別人說你是個好人的時候,第一感覺不是稱讚,反而是一種侮辱。有時候,還會對人生產生懷疑,為什麼作惡的人,混得風生水起?奸商能賺大錢?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卻受人尊重?反而踏踏實實的人,正常經營卻發不了財。對人真誠善良,卻被利用和嘲笑。
  • 好人與壞人在什麼不同?
    在當今的社會,一個人不學好搶劫別人財物,甚至危害到別人的生命時、偷盜別的財物,槍枝交易,吸毒販毒,拐賣婦女兒童等等,這類人我們認為他是壞人。為什麼認定他是壞人呢?因為我們的大腦裡已有壞人的模板:對於那些不擇手段、強取豪奪別人財物,侵害別人利益,甚至限制別人人身自由、迫害別人生命的人,我們統稱這類人為壞人!
  • 韓國高分電影《惡人傳》:惡人不一定是惡人,好人不一定是好人
    韓國的犯罪電影在電影史上都能配得上「經典」二字,前有《黃海》、《殺人回憶》,後有現在大火的《惡人傳》,都能把韓國現在的社會背景展現的淋漓盡致,從暴力中看到深刻的人生道理。以正常的犯罪電影的表現手法來看,警察往往是代表絕對的正義,而黑幫則相反是站在正義的對立面,可在《惡人傳》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兩方關係在開頭部分黑白兩道的潛規則,而如此的緊密起來,明顯地反諷警察的灰色管理手法,並在抽絲剝繭中逐層剖開明知錯誤卻無能為力的悲哀。
  • 對這種壞人最大的報復就是,他越不想讓你好,你越要過得好
    我爸有一天從田裡回來,騎著自行車碰了下惡人的平板車,車沒事,人沒事,但那個惡人仗著他家是村裡的大戶,平時就囂張慣了,因為碰了這一下,不依不饒,非說我爸是故意碰他一下,故意找茬。我爸爸也不是個好脾氣,一開始還好言好語的說,看他來勁,就跟他爭執了起來,再後來惡人就動了手,我爸沒有任他打,還了手,這下惡人急眼了,他沒想到我爸居然敢還手,惡人急眼的結果就是用鐮刀砍破了我爸爸的頭。我永遠記得我爸一頭血回家的樣子。可是這件事情並沒有結束,我們家因為這件事,就算得罪了他。
  • 佛教:遇到惡人時,心中牢記佛的一句話,瞬間把怒氣轉為福報
    佛教:遇到惡人時,心中牢記佛的一句話,瞬間把怒氣轉為福報。佛說人與人的關係有四種,即「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無論是夫妻兒女,親戚朋友,總是這四種關係。緣的淺深不同,緣結得深的,就變成一家人;緣淺一點的,就是親戚朋友;如果沒有緣,那就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