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都知道,人的命運是在後期才落實的

2020-12-03 鵬韻書齋

近日,看到頭條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叫做:精英讓你看開是要你認命嗎?

短短的幾個字,卻能夠直擊人的心靈,與此同時也讓人思考。

看了很多人的觀點,我也決定聊聊我的看法。

這個事件大概是這樣的:清華大學劉瑜教授,說她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的成為一個普通人。她的演講大概也就是傳達了要讓大家要看開,要看淡,不要搞那麼殘酷,這樣一個思想。

於是,就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和思考!

引起熱議的主要就是「認命」這兩個字,自然「精英」這兩個字也起到了一些烘託的作用。那麼,精英勸你看開是要你認命嗎?


先說說「命運」這個詞,命運在漢語詞典當中的解釋指:生死、福禍、貧富等遭遇,和一個人的一生息息相關。

接著講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命運」這個詞用外文翻譯過來有一種表達就是全部的意思,也就說命運就等於你的全部。

接著再說一說精英這個詞,在漢語詞典中,它的第一個意思是:精華,代指技巧就是技藝高超的,代指人才成了技藝超全,出類拔萃的人。

既然精英代指的是一類人,那麼精英也有自己的命運!了解了這兩個詞的含義之後,我們接著探討精英和普通人以及命運的關係。

自然而又普通


第一,精英和普通人

你應該去細心地觀察一個人,觀察他對待生活的方式,和世界相處的模式;如果你可以接觸到每一個層級的生活,並且在這個層級裡有較長時間的生活經歷。並且也認真觀察了周圍人的生活,那麼最後你會發現,我們都是普通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妨補充一下關於普通人這個說法的詞語解釋:指處在日常生活狀態的人。

這樣就很好理解了,假如你是一位公司的老闆,那麼每天開會和對於公司日常事務的管理就是你的生活狀態,同時你的員工可能會覺得你不是一個普通人,因為他們眼中的你是領導,感覺自然就不一樣了。但是,假如你回歸到普通人的解釋,你會發現你確確實實只是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狀態中。而不是處在你員工的生活狀態中!

公司職員


再比如說,你是一位退休的職工,那麼你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看報、看看書,照顧好自己的衣食起居。又或者是陪陪孫子孫女、和自己的老伴兒出去轉轉,這就是你的日常生活狀態。但是,在別人的眼中,你的生活也許就不是那麼普通了,因為他們不是你,無法切身感受你的生活。

所以說,精英只是代指一類人,就像是一種物品的分類方法。放到宏大的社會環境中來講,我們都是各自生活環境裡面的普通人,這才是比較中肯的認知。

這其實也符合我對於清華大學劉瑜教授說法的認知,教授的意思也就是自己的女兒在她女兒該有的環境裡做好自己,也就是一個普通人。

第二,關於看開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聽聞過往,十有九傷!

也就是說,不論你是誰,人這一路走來總是充滿了艱辛和坎坷,所以我們有的時候需要停下整理整理自己的心情,也就是常聽到的那句話:整理好心情再出發。

人都有沮喪的時候


也因為每一個人都會受到一些來自生活的打擊,這個時候大多數人會自覺不自覺地尋求周圍人的幫助。所以我們便會得到一些指點,這些指點一般來自比自己年長的人或者是在某個領域有自己的看法和經歷的專業人員,這樣的人其實也就是精英了。

在這些力量的幫助之下,我們像一隻受傷的貓咪,自己舔舐自己的傷口,過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貓咪的傷口也就好了,大多數情況下就和沒受傷的時候一樣生活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出現了我所理解的看開,沒有因為過去不愉快的經歷駐足不前。想想也是,因為生活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忘不了的傷,如果你內心平靜了,自然也就看開了。

第三,關於命運

(1)命運可以改變,主要在性格方面

這句話也絕對不會是危言聳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開啟自己人生的這把鎖,鑰匙總歸是在自己手裡。見過前半生命好運好,後半生潦倒的,也見過剛好相反的。所以,終歸還是自己的造化,和所謂精英的勸告也好,還是別的什麼也好,沒有太大的關係。

一切都在自己手裡掌握著


關於命運,我想人越是上了年紀年紀才越能有自己的一些體會和看法。就像是經歷了很多次風吹打的人才知道下雨之前的樣子是什麼樣的!

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其實都是在改變和塑造自己的命運,就像是是一個賭徒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賭徒賭的錢,我們賭的是時間。

就拿賭徒心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兩個身家相同的人一起到賭場賭錢,假設兩個人開始的時候都贏了錢,而後又開始一起輸錢。其中一人開始情緒激動,大量下注,結果賠了一個精光;另一人則收了手,結果還贏了一些錢。

是不是就像是兩個開始一起進入生活的人,把時間花在一件事情上(假設這件事如果是錯的),有人全身而退,有人就成了倒退。

每一個人都像是在抹黑前進


回到命運的解釋,那麼這兩個人的命運就不一樣了!可見,人們對於同一件事情,對待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性格問題。

(2)命運不該朱紫貴,終歸林下做閒人

出走半生,人到最後還是歸於了平凡,借用這句俗語:命運不該朱紫貴,終歸林下做閒人!用來說明,即使我們再怎麼樣也是會歸於平凡的。

與其一直糾結於命運何如,倒不如做好眼下的事情,這才是聰明人最好的處理方式。

第四,結語

以上內容,拉拉雜雜解釋了「命運」、「普通人」、「精英」以及「看開」這些詞語。中心的內容無非以下幾個:

1、每一個人在自己的領域都是普通的,之所以會有精英和普通人的說法,不過像是物品的分類一樣。就比如牙膏分了很多類型,但是在同一類型的牙膏裡,所有的牙膏都是一樣的,這些所有類型的牙膏最後也就是牙膏而已。

2、命運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你自己塑造的。

依靠自己


3、精英在普通人的生活裡扮演的就是引導的角色,他們的話參考就好。每一個人在一些特殊的時候都需要一些人的指導,一些事物的啟發,就像是大海裡的航船也需要指明路線的指南針一樣。

4、任何時候都要有自己的思考,看待事物的方式決定了你幸福的程度。

5、我們都應該學會和這個世界和解,也是和自己和解!


不論你是誰,都請記住你只是自己世界裡的普通人,祝好!


看書中人觀書中事,把書裡的精華請出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期待您留下自己的看法,更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精明人,聰明人,明白人
    精明人,精於打算,往往腦瓜靈,嘴也靈,能說會道,人前人後顯擺,事事想佔先,好佔便宜,憑什麼讓我吃虧了?是這類人的口頭禪。耍小聰明,搞小動作,撥弄是非,是這類人的特長。精明人往往才華外露,鋒芒畢顯,好鬥,喜怒形於色。他們一般自我良好,時有才高八鬥,懷才不遇的衝動,容易患得患失,情緒波動很大。這類人幾乎隨處可見,他們是生活中活躍的一群。
  • 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些話,聰明人不會深交
    而一個人的價值觀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人品,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都是這些話,聰明人不會深交。01.說人是非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我們能做的就是獨善其身,不參與其中,不製造是非,但是有些人不是這麼想的,他們想的是反正都有是非,也不差自己一腳,即使是非對別人造成了傷害,他們也會理直氣壯地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說說而已,何必認真?
  • 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聰明人會犯哪些錯?導致一生平庸無作為?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想抽我:聰明人應該有好結果才是,你信口雌黃說太聰明的人沒好結果,這分明是瞎說。事實上,這並不是瞎說,而是有充分的道理的。但是,有很多人是太自以為是了,反而會丟掉很多賺錢機會。我在一個問答裡面說到了關於錢的使用方法。我認為,有錢,儘量不要存銀行,而是要嘗試去投資;通過投資,將花的錢賺回來,通過投資,將錢翻倍...很多人,一看到我說投資,馬上就槓了,說現在的理財投資基本上都是騙局,說自己炒股虧了幾十萬,買虛擬貨幣虧了幾十萬,如此等等。
  • 聰明人,兩不說
    與人相處時,心直不必口快,智多無須言多。智者,知道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尤其是這兩種話,聰明人從來不會說。古語云:「人後譖人者,皆非良物。」意思是說,背後說別人閒話的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因此,一個聰明人應該懂得不在背後說人閒話,利用這些時間提升自我,等待時機。正所謂:「口是禍福門,舌是斬身刀。」說人閒話招來的禍端,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 聽說滿足以下幾點特徵都是聰明人
    民間說法: 人聰不聰明,其實是個很片面的評價,只不過是其他人基於自己的經驗,再加上某人某個方面的表現給出的,這個情況可能是相貌。但最基本的,聰明應該和相貌無關,和大腦才有關。 但人會重視別人的評價,當所有人都說你聰明時,你就會變成一個聰明的人,相反也是一樣的。
  • 人到中年,別輕易隨禮了,只因這4點,聰明人都知道
    人到中年,別輕易隨禮了,只因這4點,聰明人都知道要說隨禮的話,我們多多少少都有參與過,小時候的話是跟隨著自己的父母去給親戚朋友隨禮的,基本上都是去參加結婚、生日這樣的喜事。而且要說隨禮,這其中也是有一定學問的,對於親戚朋友之間要隨多少禮,要是有的人舉辦宴會的次數過多,要不要都去隨禮等等。不過,要是年輕的時候倒還好說,畢竟是自己的朋友、同事,或者是親戚,肯定是需要多結交關係,維繫人脈的,但是到了中年之後,就別輕易去隨禮了,這是為什麼呢?只因這4點,聰明人都知道。
  • 真正的聰明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一談起所謂的人脈,好多人就會誇誇其談地說,我認識了多少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但請問一下,如果你有什麼事情需要別人幫忙時,你口中這些「大人物」,真的會伸出手來幫你嗎?認識人多,並不代表你的人脈就廣。人脈關係」的根本就在於你的「可交換價值」有多高。人脈不在別人的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唯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能獲得更多有效的人脈!
  • 聰明人懂得「置身事外」,不與爛人爛事糾纏,活得通透豁達
    緊接著,老陳拋開方案本身,深度分析了客戶需求、構想依據、數據來源,闡述了方案執行中的流程設計、難點預測、應對策略,以及後期的對接要點、跟進服務、善後保障等「關鍵點」,幾乎將方案內、計劃外的所有疑難雜症「一網打盡」。老陳與小劉的方案相同,但老陳的體系健全、考慮周密。公司老總顯然聽出了「弦外之音」,最終藉機將小劉開除了。
  • 婚姻之外,遇到新感情,這樣去處理,才是聰明人
    婚姻與戀愛不同,雙方一旦選擇領了結婚證,那麼從此之後,便是命運一體的兩個人;如果,某一方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缺乏足夠的擔當,那麼很容易出現幸福感走失的現象。當一個人,在生兒育女後,遇到新感情,能夠這樣去處理,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 人到中年,這3種聚會別參加,聰明人都知道迴避
    人到中年,提起聚會,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麻煩,畢竟自己也老大不小了,不想再去折騰這些基本沒有實際意義的聚會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認為所謂的聚會,無非就是一個讓人顯擺的場所,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人到中年,這3種聚會別參加,聰明人都知道迴避!
  • 低頭沉默的人,都是聰明人
    心理學中講,低頭沉默的人,都是聰明人。有時候,已經知道了對方的目的,比如你站在比較高的位置,對方想通過「碰瓷」你獲取一定的知名度,那麼你還會回應對方嗎?真正讓別人佩服的,並不是那些與之爭辯不休的,而是可以做到胸有成竹的人。你的不回應也好,你的低頭沉默也罷,都有一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感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
  • 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
    生活總是充滿酸甜苦辣,懂得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每個人都不是聖人,大家都有犯錯的可能,何必揪著別人的過錯不放,給別人添堵,讓自己不痛快呢。人都是相互的,沒有人可以生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做人要將心比心。一個人真正成熟,不在年齡,而是學會低頭。對待咄咄逼人的話語,別上火,對自己犯的錯,勇於承擔。學會笑著低頭,在不涉及原則的問題上學會退讓。
  • 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
    生活總是充滿酸甜苦辣,懂得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 有人問左宗棠:「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左宗棠回答:「三尺。」 提問者不以為然道:「我們每個人都超過三尺,如果天地間止有三尺,天空豈不都是窟窿?」
  • 聰明人的法則
    你有沒有見過這一種人:他們睿智、高效,似乎做什麼事都能比別人做得更好。人們喜歡將這樣的人稱作聰明人。這兩天看《朋友圈的尖子生》,看到了很多聰明人的活法,感觸頗深。第一,聰明人做什麼,都會先去找規律,抓本質。小時候,我學習特別用功,常想靠用功感動上天,賜給我高分,結果,我常常失望。而聰明的人,他們依靠自己,研究考題規律,靠自己掌握的規律出奇制勝。
  • 賺到錢的都是聰明人?
    小時候就是會認為聰明人很厲害,而且覺得自己也挺聰明的,以後也能賺到錢。爸爸:我爸從小就聰明,數理化總是滿分,大家都說他是電腦子,可是他不愛說話,生活是很豐富,各種稀奇古怪的都玩,但一輩子也只是賺死工資。姑姑:姑姑從小被說很笨,但姑姑長得好看,小時候像個洋娃娃,別人都喜歡她。
  • 笑著低頭的人,都是聰明人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真正的聰明人
    假如你是一個樂觀的人,而且每時每刻都能為值得做的事情而去花時間,那麼你便是個聰明人。能夠正視問題,永不言敗,這樣的人在聰明人之中也是難得的。 即使有傷心的事,他們也會很快忘記,相反,他們多往好處想,時時在想些快樂的事。 即便有損失,他們也不會坐在那裡唉嘆,卻會想方設法去彌補損失。
  • 真正的聰明人,都是如何交朋友的?
    作者:水木然1首先來看一下聰明人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普通人思考問題都是一步一步的來,由A推理出B,B推導到C,再推導出D,最後得出E,然而聰明人卻可以由A直接推算到E。這就像開車,普通人的是手動擋,需要一級級加速,而聰明人是自動擋,可以無極變速。所以,聰明人需要和那些能和他們一起進行思維跨越的人在一起,才能激蕩出智慧的火花。如果他們和一群普通人在探討問題,就不得不負責反覆演練B、C、D等等一個個檔位,還要去解釋自己為什麼省略那些步驟,並且省略的如何合理……最後他們自己的思維就會嚴重受阻。
  • 心理學:會「裝糊塗」的才是聰明人,看破不說破,這才是高情商
    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太多了,然而,最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是善於裝糊塗的人。事情往往複雜多變,要每一件都搞得清楚太累,徒增煩惱,聰明人就是懂得裝糊塗、不搞得太清楚太清楚的人。裝糊塗利於生存張經理是一名「妻管嚴」。有一次在酒桌上,他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從鞋底下抽出幾張100元,準備付錢。
  • 笑著低下頭的人,都是聰明人
    文 |晴風圖 |網絡不知道大家對低頭這件事怎麼看可是那些真正聰明的人,卻會笑著低頭,因為他們知道有些東西比面子更重要。01 笑著低頭的人,都是聰明人曾有次在無意間聽見兩人的對話,其中一人說:「昨天我妻子又生氣了。」對方問:「你哄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