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高考語文140分以上的學生談學習經驗

2021-01-09 齊魯壹點

語文學習經驗分享 王金玉談作文與高考關注2020-12-20

楊勝利徐徐語文坊近十年來,我研究過許多頂尖高手談語文學習和考試的經驗文章,他們的做法雖有些許的個體差異,但共性更多,那些考取極高分的學生,顯然深諳語文學習之道。本文推介三位語文學霸經,相信會給讀者帶來啟發和幫助。本文設為原創,只是出於技術保護的考量,版權歸原作者。

高考語文140分是這樣煉成

學霸檔案

姓名:鄧加

學校: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11)班

高考語文成績:140分

關於語文學習,在提建議前,我想先有說明。學好語文,與考得高分,兩者並不完全等同。

關於語文學習,在提建議前,我想先有說明。學好語文,與考得高分,兩者並不完全等同。學好語文意味著你有充足的知識,高深的鑑賞能力,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以及較強的說理能力。

多閱讀,提升語文素養。

一定要多看書。看的書可以多元化,傳記、散文、小說……但選書一定要有一個標準:找名家的作品來閱讀。

我讀書讀得很雜,李敖、王小波、餘華、海明威、菲茨傑拉德、馬爾克斯、略薩……劉慈欣的大部分作品我也有所涉獵,金庸的武俠世界也曾使我浸淫於此。

事實上,這些書和目前語文學習的主流語境和風格似乎不太契合,我讀這些書全憑個人興趣,但多讀好書也總是沒錯的,那些青史留名的名家妙筆可以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鍛造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優美程度,畢竟那些都是文字的美妙結晶。

你可以從馬爾克斯筆下學到奇妙的句式、優美的語言以及魔幻與現實的交織,從王小波書中參悟天馬行空的比喻和自由恣肆的思想,從奈保爾和石黑一雄的書裡感受社會現實民生百態與文字的緊密聯繫。

然而,讀書是一個很耗費時間的事情,不是讀一兩本書就能使自己的語文能力飛速提升。所以,如果不是從小就開始大量閱讀的話,千萬不要到了高二高三了才開始讀書,這樣對語文的增益不會在短時間內顯現,而佔用的其他學科的時間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肉眼可見的。

那麼,如何在不耗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提升語文呢?上課認真聽講!

這六個字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它實在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樣適用於其他學科)。

高考語文從來都沒有偏離過對課本的考查,所有考點的來源都是課本,尤其是文言文和詩歌,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把該記的東西記下來,課外再對一些相對生僻的實詞進行積累,事實上完全不用怕丟分。

講課文時,老師們會把整篇文章一段段地梳理清楚,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做閱讀題時的過程,只不過是要自己思考與歸納總結出相應的答案。

課下的刷題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刷題是為了學會做題,後期刷題是為了保持狀態。「刷」也不能瞎刷,適可而止,覺得自己今天有收穫了,就可以複習鞏固而不必再去追求題量的多少了。

寫作文,重視作文構思!

作文由很多種元素組成:立意,構思,素材,文筆,書寫,等等。

近幾年的作文題好像都不怎麼考審題了。所以,高考作文立意一般不會偏到哪裡去。

關鍵是構思,這個文章我要怎麼寫?

需要按照方正標準的議論文格式(開頭點材料,總分總,每一段開頭一個分論點,句式整齊,排比用得氣勢磅礴,論證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結尾升華,氣勢達到頂峰)嗎?我建議大家這樣寫,很穩健,而且高分拿的也不難。

非常建議大家在平時的小考裡嘗試著寫自己想寫的一些東西,比如創新的開頭,比如遞進式而不是並列式的作文結構,比如駁論文,甚至可以寫寫小說。

多開拓自己的寫作路子,對思路的開拓有很大幫助,這樣你至少不會寫一半就卡在哪裡,啊,我在幹什麼,我已經寫完了,我還能寫什麼。

作文是一個很開放的東西,只要有想法,都可以用自己的筆寫出自己想說的東西來。但實驗畢竟是實驗,千萬別在高考做實驗(如果你之前的實驗成功了並且屢試不爽,那你可以用之前的實驗成果來寫)。

素材就是靠積累了。如果你讀過很多書,那麼你可以舉出很多名人名言。

推薦一下兩本雜誌:《Vista看天下》和《三聯生活周刊》。Vista帶著你看全球各地發生了什麼事,及時知道社會上的熱點新聞(素材的最大來源),而三聯則會給你分析這件事背後的深層原因。Vista讓你知道,而三聯讓你理解。平時也可以找一些時評來看看,一方面積累素材,一方面積累議論文的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

文筆嘛,多讀,多看,多學,多寫。

書寫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閱卷老師對你印象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書寫工整優美的作文,和書寫差的相比,總分會差很多很多。

寫卷子的節奏也很重要。一定要把作文時間留一個小時左右,最低不能少於50分鐘。如果時間太少了的話你就會寫得很慌很慌,越寫越慌,寫到最後腦子裡都是嗡嗡亂響,能完篇也是胡亂湊一個結尾,分不會高。切記,完篇比不完篇高了不止10分。硬著頭皮也要完篇!

語文是我花費時間最少的科目之一。因為一直在看書,一直都有新的收穫,每讀一本書都有一些新的美好的句子用法可以學到,一些奇妙的想法在心中萌芽。

語文這門學科,是一門玄學。理綜、數學、英語,說一就是一。語文呢,說一可以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彈性很大,變化多端。多做題,多看書,多思考。

高考語文144分是這樣煉成

學霸檔案

姓名:覃暢宇

高中學校: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

高考語文分數:144分

所考大學:復旦大學

我的語文學習是一條平凡之路。

我不是天資聰穎的學生,也不是被學習反推向前的苦行僧。一直信奉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我,如果說對語文學習有一點小小的成績,除了因為骨子裡的上進心和勤奮努力之外,更是因為有一種對文字學習本身的熱愛。

這份熱愛,來自文學書籍的吸引力、以往成績的自信心,和對語言表達體悟之後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1

">

人生來就有文學天賦嗎

從小,我的語文成績就不錯,小學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語調溫柔親切,行事作風卻嚴格。

印象很深的是,她要求我們背成語詞典,每天5個;我也是她的課代表,她給予了我很多信任和支持,我不禁把好好學語文和老師的鼓勵聯繫在一起,喜歡一個老師,由此喜歡一個學科。這一切這構成了良性循環。

課外,父親給我訂閱的《兒童文學》開啟了我的文學之旅,這本文學月刊陪伴了我整個童年,書中充斥著夢幻的童話、美好的童年回憶、溫馨的親情和純真的夢想,它無疑培養了我的想像力、感性思維和審美能力,最早地塑造了我的世界觀。

中學後,班主任仍是語文老師,我仍然是他的課代表,兒時的閱讀在腦海中涵養發了酵,時常會有靈感迸發,老師總喜歡給我作文打高分,他對我的評價是「記敘事件生動精彩,散文化抒情飽滿真實感人」。所以,我的作文常作為年級的範文展示,給了我極大的創作信心;課外我也有寫日記、隨筆的習慣,多年未變。

由此看來,誰都不是生來就有文學天賦,語文學習就是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其中,打牢基礎——如記背成語、古詩,以及廣博的閱讀很重要,可以培養語感,積累語素,激發想像力,提高鑑賞能力。

2

">

考場作文需要錦上添花

高中語文學習更注重應試水平的考查,一般分為背誦、閱讀理解、語言應用三個板塊。

我認為試題作答需要感性和理性兼備,比如實用類文本閱讀,需要嚴謹分析,理性思考;詩歌鑑賞、小說、作文等文學性更高的題目,需要情感體悟,感性抒發,不能機械化套用答題套版,背範文。

第一,背誦。看個人的重視度,不存在記憶力差腦袋笨記不下來的情況,這都是懶惰的藉口,如果你足夠重視,早自習的大聲朗讀時間完全可以背誦高考要求的篇目。

進階階段,就是多背,作家都是飽覽群書有積累有沉澱後起筆創作的。作為學生,我們多積累好詞好句、古詩詞、成語,肚裡有墨水,為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第二,閱讀理解。高中閱讀時間有限,除了老師教授的閱讀題的答題技巧之外,主要看我們的內功,內功靠平時的積累練就,是否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是否有選擇,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我的建議是閱讀適合各年齡段的書籍,比如兒時就應該讀童話、科普啟蒙讀物,中學讀中外經典名著(最好能精讀,適當旁批做筆記,有自己的心得),高中課業緊張,可抽時間看看《南方周末》《讀者》等報刊雜誌,寒暑假期間讀名著。閱讀時多感悟體會,理解作者的表達用意,最好能邊看邊自己在心裡總結復盤或通過簡單筆記寫下來。

我重視文言文較晚,文言文翻譯很薄弱,高中下了很大功夫。高中老師建議我讀《史記》,背重點的文言實詞,於是我周末讀古文,平時在學校做題時積累實詞、查詞典,把意思都抄下來,整理在筆記本上。早自習完成基本的背誦任務後就背古文,一年下來,進步不小,語文成績從120剛出頭到班上第一的水平。

第三,語言表達。我們每天的語言交流就是表達,語文本就無處不在。這一項是輸入後的輸出工作,第一步背誦或閱讀是吸收外來,表達需要先理解消化,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想法,有了想法還不夠,還要組織語言把心中所想表達出來,這一表達是否準確?這一項是語文學習最難的部分,需要有意識地訓練。

作文有幾個標準:主題鮮明,內容準確,表達流暢,有文採。作文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可以先列出大綱,把寫作內容分成板塊,再逐一擊破,這樣至少可以做到脈絡清晰,有條理。每個人的表達風格不同,但高中的作文不需要我們返璞歸真,適當錦上添花的語句同學們可以多積累多運用,但要恰到好處,順遂自然。

3

">

領略語文學習的真正樂趣

正常的學習語文的階段應是:閱讀積累,吸收轉化為自己的想法,再有感而發,輸出表達。但往往應試的高中生沒有經歷從閱讀到吸收理解的過程,直接記背作文範式,快餐式填充到自己的作文裡,千篇一律,自己的靈魂沒有參與,沒有感受文字結合匯聚成的情感,從而沒有領略到語文學習的真正樂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語文學習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高中學習更多的是思考和方法,體悟和總結。如果硬要說方法的話:點滴積累、廣博吸收、勤於反思、整理歸納、遷移表達——這便是我所掌握的語文學習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自己的平凡之路上,克服萬難,收穫不平凡的精彩!

高考語文146分是這樣煉成

學霸檔案

姓名:唐楚玥

學校: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5)班

2020年高考總分為725分,其中:

語文146分,數學149分,英語143分,

理綜287分

2017年武漢市中考中獲得武昌區最高分,

2020年全國高考中語文考取全國最高分。

語文,作為一門學科,它需要技巧與總結、方法與思考,這是每一位要參加高考的學生從小學到高考十二年來應該做的事情;而作為一種語言,它更需要熱愛與積澱共情與體悟,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有幸擁有的文化寶藏,等待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探索。接下來,我將按學習階段的先後和大家分享我在語文學習、作文備考上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高一「大亂燉」。在此階段我準備了如下三本本子:一個是用來記各種知識和筆記的活頁本,內容包括不明白的成語、敬謙詞,老師講的一些現代文、古詩文題型和一點作文技巧;第二個是「到處亂抄」的摘抄本,一見到喜歡的不管是啥都抄上去;還有一個是記載各種有趣內容的小本子。此外,每周我都會寫隨筆以及老師布置的記敘文練習。培優方面,我在由幾位文學院年輕畢業生開的培訓班上課——這是我至今最感謝的培優經歷,沒有之一。沒有這段學習經歷,我現在可能只是一個語文學習機器。培訓班的老師教我和同學們寫三行詩、民國體的書信,給我們講才子佳人、名家名篇……用「受益良多」一詞來形容我對此的感受再恰當不過了。

其次是高二「練規範」。在此階段我準備了兩本本子:一本是用來記知識和筆記的活頁本,還有一本是記載喜歡的內容和議論文範文及素材的摘抄本。活頁本裡記下的內容大多是老師在評講試卷時針對某道特定題目總結出的作答方法。同時,我開始積累文言實詞:平日裡,老師會講解每張試卷上文言文中詞語的意思,然後對我們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此外,古詩文的記誦使我了解到不少可作為寫作素材的歷史小故事。而在摘抄本裡,我記錄的內容多圍繞「如何學習優秀作文」「如何針對性地進行素材整合」,重點部分我會使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好勾畫、批註。後期,我的老師硬性布置了整合寫作素材的作業,分別是「好詞好句」「名言」「素材」「自主整合」四個板塊。高二時,我們學校的語文考試不算很頻繁,但每次考試我都能或多或少學到點東西,這對我應考熟練度、規範性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

最後就是高三目的性更強的「應考向」。在此階段,我摘抄本裡的內容包括:學校每周發的「時事評論」等官方媒體的文章(用以學習議論文的一些「套路」);老師列印的每次考試中同學們的優秀作文(作為學習資源之一);按類別整合可能考查的熱點話題。筆記本裡的內容則包含三類:一是零散的實用類文本知識點;二是古詩文意象、典故積累,個人認為比較好的題目,以及題材、技巧等作為分類標準的答題點;三是文學類文本閱讀一把每張卷子上自己覺得不錯的題目和答案剪下來粘貼在本子上,主要是學習答案。為保持手感,考前兩個月我還做了一些試卷。作文方面,老師每周會硬性布置至少一篇練筆,並且要求我們在讀過修改建議後重寫片段或者全篇。跟著一定的套路走,保證每天的閱讀積累、背誦,勤於練習和修改,考作文50+在我看來是沒問題的。

(本文節選自唐楚玥同學的經驗介紹,有刪改,授權發布,旨在分享,傳播教育公益。)

壹點號王金玉談作文

相關焦點

  • 河北女孩高考語文140分,以總分721摘得狀元,養成學霸貴在堅持
    其實天才不是因為他們足夠聰明,而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加勤奮,把別人用來娛樂、休閒的時間都用於學習;而且他們善於學以致用,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成就了自己的天賦,獲得更大的成功。2020年,一個來自河北的女孩邢雨菡,在高考中,以721分摘得了狀元,她的成功就是貴在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
  • 730分的廣西高考第一名,祖父父親都是清華畢業,母親還是博士
    6月23日,高考分數當屬最熱門的話題了。上午,好朋友就在朋友圈發了張她孩子電腦上的高考分數,並留言「可以滴,還不錯!再接再厲!!恭喜恭喜」。這一刻無論分數高低,這個鍋蓋總算是掀開了,多少父母和孩子在這半月裡憂心忡忡,總擔心萬一沒考好怎麼辦?好朋友孩子考了多少分呢?523分,已經過了理科一本線,她很知足,說孩子總算這段時間的辛苦沒有白費。
  • 高考保送名單出爐!浙江50位競賽高手入圍,學軍中學佔30%!
    目前,孫同學的物理、化學、生物3門選考科目均為滿分,英語首考有140分,等於在高考前就拿下440分(滿分為450分),讓小編嘆為觀止。他是怎麼做到的?「我從高一開始就跟著高考節奏走,對我來說,高考還是最主要的方向,搞物理競賽是因為興趣,一般是利用節假日和寒暑假的時間。」孫同學說。
  • 從高中升入大學,高考考不上的機率有多低
    當然是高考啦,對於高考來說是決定很多學子命運的一次考試,是開始而不是結束這點希望很多同學能夠認真對待。對於高中升入大學的機率,以及高考考不上的機率會有多低我們就拿江蘇來看,滿分480分,從三大主科入手開始,數學跟語文分別的是160分,英語滿分120分,其他附加分數40分。對於一本線來說是340分上下浮動,那麼作為高中生該如何考上340分的?
  • 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學生要與時俱進,學會利用熱點事件獲得高分
    語文時是學生們從小學習的學科,從小到大的考試語文學科都是最先考的學科。同時語文在考試中的人數佔主體地位,很多的學生認為語文比較好學習,想要獲得高分輕輕鬆鬆。但是語文想要提高學習成績是比任何一門學科都難,所以,學生們一定要從小積累好語文知識。
  • 高喊「把英語踢出高考」的人,如果高考沒有英語,你會更難過!
    班裡一位同學的數學和理科成績數一數二,語文成績大家都差不多,外語成績卻只有七八十分。在高一入學時,只有五六十分。憑藉其他科目,他考上了一所省重點,如果英語能考得好一點,能平穩的進入985大學。 畢業後,「雙非」和「雙一流」的差距挺大的。
  • 一年語文下冊第二課《姓氏歌》,看資深教師帶學生學習全文
    第二小節選了《百家姓》中排名前八位的姓氏,分別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還有四個複姓:諸葛、東方、上官、歐陽。從第二小節上看,足以說明中國的姓氏之多。下面,大家一起跟隨杜老師的腳步走進《姓氏歌》的學習。一、教學目標明晰了目標才知道這一課我們努力學習的方向,也能知道自己對這一課是否真正掌握、學好。
  • 高考|專家點評2021年上海春考語文和數學試卷,附作文點評
    試卷結構合理,整體性強,試題穩中有變,難易適中,突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能有效引導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以德為先,關注人的成長試卷從閱讀材料的選擇到寫作任務的設計,全面考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社科類文本討論語言與思維的關係,指向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問題。
  • 語文作文考「語文」 它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語文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重慶晨報記者隨機對20位中小學家長進行調查發現,大家對「語文素養」這個概念很模糊,甚至有人沒聽說過,超一半家長關注孩子的《語文》學習僅看考試成績,也有家長認為豐富的閱讀能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
  • 高考狀元語文146幾乎輕鬆得滿分,談起作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高考的成績公布之後,相信大家最關注的內容就是各地的高考狀元的情況了。今年的高考狀元其中有一位是湖北的考生,名字叫做唐楚玥。她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她的語文成績真的是太高了,足足考試146分,她的高考總分是725分。我們都知道,語文這個學科,要想考低分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想要超過一百三十分,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有作文這個題目。
  • 那些高考放棄英語,學日語的考生,現在怎麼樣了?
    高考日語與高考英語,該如何選擇?如果高考英語偏科,學生會非常吃虧,好在英語並不是必考科目。山東泰安的一群學生(2019年畢業),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高中開始放棄英語,去學習從未接觸過的日語參加高考,高考結束後,他們怎麼樣了呢?
  • 解讀2020年全國Ⅰ卷高考作文:研讀材料,抓住實質
    2020全國一卷語文真題高考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每年最先曝光的高考作文試題,一直引發眾人的關注,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甚至其他科目的老師也會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一道分值最大、最能體現學生語文素養的作文題,當然值得我們語文人去研究和探討,以便更好地堅守語文教學的陣地,紮實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2019年的全國Ⅰ卷高考作文讓許多老師和學生感到意外,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深入生活、了解社會、關注時事沒有錯,但一味地追尋熱點,反而會束縛學生的視野。如今大大小小的模擬卷以及作文輔導資料無一例外地緊跟熱點來安排寫作,乍一看,有的竟像是時事政治的材料彙編。
  • 語文靠積累,數學靠刷題,英語靠背誦,不掌握方法,事倍功半
    語文、數學、英語這三大主科,哪一科最容易提分?我想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從總體上而言:英語最容易提分,語文最難提分,而數學則處於中間。為什麼會有這個順序,這是因為三個學科的要求不一樣,學習方式也不一樣,如果不掌握三者的學習方式,就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我就這三個學科的學習方式,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
  • 新會實驗小學語文教師鄧月歡念好「愛字訣」「勤字訣」陪伴學生成長
    學生心中的「愛心天使」,家長眼中的「良師益友」,同事眼中的「陽光教師」……她就是新會實驗小學語文教師鄧月歡。鄧月歡從小就有一個教師夢,她一直為此而奮鬥。1997年,剛畢業的她終於如願站上了三尺講臺,成為大家口中的「鄧老師」。
  • 40年高考作文題漸崇真自我,明日作文最好寫出「真性情」
    1999年高考作文題更是大膽地鼓勵學生想像,當年的作文題為《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多年參與高考閱卷的老師表示,很多人認為只有議論文才能體現學生的思想、高度,其實,好的記敘文更能展現學生的語文功底和寫作水平。
  • 蔡章兵:學英語並不難,掌握這三點輕鬆得高分!
    奇速英語創始人 蔡章兵我個人認為英語學習並不難,如果將高考英語試卷翻譯成中文,小學生都可以得高分!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高考考生,但英語140分以上的尖子生卻寥寥無幾,英語到底如何漲分成為了家長老師們最為迫切關注的問題!
  • 哈三中語文名師崔超評卷:題目貼近生活 作文首推議論文
    【東北網高考名師談第二季】哈三中語文名師崔超評卷  教師簡介:崔超,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為哈三中語文組中學一級教師,教學論文、公開課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及市級一等獎。
  • 高中英語很差,想學更簡單的日語參加高考,放棄英語值得嗎?
    高考外語除了英語外,還有日語等五種語言,考生任選一門參加考試。高考各個外語分數均為150分,但難度不同,除英語外,其他語種均會故意降低難度。許多英語考四五十分的學生,學習日語後考了一百多分,順利被大學錄取。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為了高考放棄英語值得嗎?
  • ...語文學科專家組組長:今年高考作文題開啟考生對未來人生價值思考
    今年全國卷三的作文題目讓人眼前一亮。相信很多考生在拿到題目寫作時都有心跳加速的感覺。面對這樣的好題,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所語文教研員,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語文學科專家組組長段增勇難掩激動:「親切、實在、深刻,開啟考生對當下生命和未來人生更有價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