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回應另一個靈魂。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激發人們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道德情感,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牽頭組織了2019年度「感動永川人物」推薦評選活動。活動自年初啟動以來,截至10月,由各單位、部門、鎮街層層篩選、推薦上報了 73名候選人。經活動組委會初評、複評、公示後,確定了10名2019年度「感動永川人物」。
12月24日,2019年度「感動永川人物」頒獎典禮在文化藝術中心舉行。一個個平凡的故事,因為感動而具有了觸及心靈的光芒。時代在變,感動依然,人們對善的嚮往不變,對美的渴望不變,對真的追求不變。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感動人物,去看見感動、擁抱感動、傳承感動,向那些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見義勇為、自強不息、孝老愛親的感動人物致敬。
記者 塗 燕 陳嬌嬌/文 袁卿予/圖
於婷婷讀給去世養父的一封信。
孫偉和他的戰友。
星光閃爍、淚光閃爍。
觀眾感動落淚
獲獎感言:
蔣顯明:
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這份榮譽對我而言就是一份擔子。村民們選我、信任我是我的光榮,我會把村民當家人對待、把村裡的事當自家的事來做,不計得失,不求回報,多修路、多引企業,用一顆赤子之心溫暖全村人,讓村民都富起來。同時,我還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處事公正,不偏不倚,做群眾的好組長,成為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
蔣遠洪、蔣遠川:
對我們來說,這些榮譽是對我們的肯定和認可,也希望能將更多的愛心傳遞給更多的人,讓大家都來奉獻自己的愛心。我們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相信任何一個人在那一時刻都會伸出援手救人。這份榮譽應該屬於這個社會上所有那些有正義感的人。今後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李濤:
14個月,長城汽車重慶永川基地從項目開工建設到「『長城炮』整車下線」,創造了國內整車基地建設的業內「奇蹟」。與其說長城汽車感動了永川,不如說永川感動了長城汽車。「長城奇蹟」的背後彰顯的是高質量發展的「永川速度」,全永川人都是這場「奇蹟與速度」的演繹者。我們所有長城人會將這份感動轉化為工作動力,日以繼夜、攻堅克難,為再造一個永川工業而努力奮鬥。
孫偉:
「感動永川」這個稱號對我而言是職責、使命、擔當、風險。穿上這身「火焰藍」,我們就是最美逆行者。我們的青春,註定與眾不同。消防生涯,風雨兼程,我用自己的汗水錶達著對消防事業的忠誠與熱愛,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消防事業。作為新時代的消防員,我願付出我的青春、我的熱血、我的抱負,守護永川這一方平安。
周元貞:
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說不出什麼大道理,能評為感動永川人物我很激動,謝謝大家對我家庭的關心。困難只是暫時的,我相信,有我們黨的好政策,有這麼多關心我們的人,我們的生活一定會一天比一天好。
羅敦才:
作為一名退休幹部,我要感謝黨和政府,給了我現在幸福的退休生活。身為一名曾經奮鬥在一線的人民公安,我要感謝那些同樣為了黨的事業,為了人民的幸福無私奉獻的先輩同僚,他們用血淚、用汗水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時刻銘記他們的付出,我所做的事,就是讓他們的英勇事跡為一代代人知曉,讓他們的革命精神一輩輩傳承下去,我會一如既往挖掘永川革命前輩的光榮故事,緬懷先烈,才能不忘初心,更好地開創新事業。
遲路湘: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這是我退休後獲得的最高榮譽,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是永川區人民醫院所有醫生的責任,我只是我院所有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的代表。一個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他獲得了多少財富榮譽,而在於他影響了多少人,感謝永川各級領導、同志們、老百姓對我的厚愛與信任,我將繼續發揚「白求恩」精神,盡我所能,更好地為全區人民服務。
於婷婷:
面對這樣的榮譽我感到很意外,照顧爸爸本就是我的責任,他對我付出的太多了,我對他的這點回報微不足道,我沒想過會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和幫助,謝謝你們對我的肯定,這樣的經歷將激勵我更加勇敢地去面對今後的人生,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好好地生活。
陳陽平:
生命中有很多的驚喜,沒想到一轉眼,在村裡工作就是十年了,剛進村時我什麼都不會,到現在什麼都會,謝謝組織對我的培養和信任,謝謝村民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十年裡,靈英村發生了太多變化,這些變化都離不開同事們的共同努力。我是土生土長的靈英村人,也早已把自己當成靈英村的女兒,讓村裡23個村民小組4968名群眾都能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願,希望靈英村越來越好,靈英村的村民們幸福安康。
薛德平:
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師應該做的事,我要感謝班上69個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每一次歡笑、每一次淚水、每一次成長都牽動著我的心,他們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我也要感謝這69個家庭,對我的信任和支持,他們是我堅強的後盾,教師是一個幸福感很強的職業,我付出了愛,也收穫了滿滿的幸福,四年級十班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大家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我會繼續帶領大家將溫暖和愛傳遞下去。
現場觀感:
劉學文(公安幹警):
在觀看過程中,我幾次流下了眼淚,覺得很受觸動和震撼。作為公安民警,我們守護著一方平安。在這方土地上,同樣有這樣一群令我們感動的人,以他們道德的力量在淨化著我們的心靈。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自的事跡或許稱不上偉大壯舉,但他們的執著與堅持卻讓我深深折服。讓我們以他們為榜樣,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付老師(匯龍小學老師):
道德是一種財富、是一種資源,它推動著這個社會更好、更健康、更良性地發展。最讓我感動的是薛德平老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用大愛撫慰她的學生,還包括兩位身體特殊的孩子,這份堅持讓人動容。我們每個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我們也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情,不求「轟動效應」,多些「細水長流」。
楊燕(市民):
我是一名觀眾,也是一位孩子的母親。感動人物裡不少是女性,讓我看到了女性的光輝。用她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他們的故事在臺上,給予了我們感動和力量,我們的淚水為她們而流。她們用自己一生的執著堅持,用為事業的默默付出,用孝心善舉,為我們做了表率。
李姣 (衛星湖街道機關幹部):
今年是參加感動永川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的第三年,時間過得很快,仿佛去年的感動人物頒獎典禮就發生在昨天,他們的感動故事深深地刻在了我心裡。從昨天帶領衛星湖街道感動人物參加彩排到今天頒獎典禮現場,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我情不自禁地一次次落淚,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真、善、美」,看到了一種力量,讓人為之震撼!他們的堅強,他們的勇敢,他們面對困難不妥協…給我今後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多啟發和正能量,這些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向他們致敬!
李丹妮 (重慶文理學院大二學生):
逆行的消防員,帶著養父上學的大學生,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師……今天的感動人物故事讓我情不自禁熱淚盈眶,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做一時的好人容易,做一世的好人太難了。他們把善良、正直、無私奉獻刻在了骨子裡,他們散發著人性的光輝,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
花絮:
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爸爸,您在天堂還好嗎?爸爸,我很想您,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沒有您,就沒有現在的我,我一直以來都不善言辭,還沒來得及跟您說聲謝謝,您就匆忙離開了,您總是擔心,您走後我舉目無親、無依無靠,現在,有很多好心的叔叔阿姨來到了我的身邊,關心我、幫助我……」
昨天的文化藝術中心,盛滿了感動與淚水,當於婷婷深情地讀出寫給父親的信時,在場之人無不動容,不少人難掩熱淚,這一聲聲的呼喚,直擊心靈深處,感染著現場觀眾。
最帥兄弟團
「聽我口令,齊步走!」穿著最帥的服裝,邁著整齊的步伐,同「最美逆行者」孫偉一同登上感動永川舞臺的還有7名消防官兵,他們與孫偉同在一個消防支隊,今天特意來為隊長助陣。在孫偉上臺前,他們就列隊而立,精神抖擻、身姿挺拔,時刻準備著亮相獎臺,向全區人民展示軍人的英姿。
對於隊長孫偉的英勇事跡,年輕隊員明俊宇說:「隊長都衝鋒在前,我們哪能落後!」簡短的話語,讓我們看到,就是這樣一群勇往直前的戰士,保衛著全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特別的禮物
「搶險救災人民利益裝心上,赴湯蹈火家國情懷築夢中」「養父似親爹行孝讀書家國事,世人欽赤子感天動地女兒情」「烈士有名查清檔案糾遺憾,功臣無憾恢復真情正美名」……十名(組)感動人物,十副由本土詩人創作、本土書法家書寫的楹聯作品。當天,這些為感動人物量身定做的禮物送到了他們手上。這也是我區首次將感動永川人物的故事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一創新舉措既彰顯了我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將永川精神凝固在宣紙上,助力講好永川故事,傳承永川精神,延續永川力量。
學生到現場為老師送祝福
對於薛德平而言,當天的感動不僅僅是收穫了「感動永川人物」這份榮譽,而是自己的學生從四面八方湧來,用鮮花和掌聲將自己包圍。當坐在輪椅上的小玉和小浩出現在薛老師眼前時,她流下了幸福的淚水。這樣的場景也深深地感動了現場每一位觀眾。
「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我們愛您!」面對學生的告白,薛德平說,這樣質樸的告白、這樣簡單的語言,讓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無悔的。
獲救者現場謝恩人
令蔣遠洪、蔣遠川兩人沒想到的是,當年兩人在房前水庫裡救下的婆孫二人也來到了頒獎典禮現場。「謝謝你們救了我們婆孫的命,感謝你們!」獲救者胡章淑現場回憶起當年落水獲救的場景,落下了激動的淚水。儘管事情已經過去兩年,但在胡章淑心中,是蔣遠洪、蔣遠川兩人兄弟給了她們婆孫第二次生命。
「當時沒想那麼多,時間緊迫救人第一!」頒獎典禮現場,蔣遠洪、蔣遠川堂兄弟倆回想起救人當日的場景,內心還是深有感觸。儘管他們語言簡單質樸,但這場「生死時速」的事跡卻感動了現場每一位觀眾。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