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修心養心

2020-09-05 雨夜聆風讀書會

文 | 檬夢果兔

心安,是福。

有人說,生活中,拿不起的,本來就是別人的,放不下的,原本就不屬於我們自己。

這一生,學會看淡生活,生活才會讓我們富足。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需要不斷地去修心,養心,靜心,如此,我們才能夠保持好我們內心的平和與安然。

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的選擇,給了我們太多的坎坷與挫折,在磨難面前,或許每個人都會有低潮期。但是,唯有走出雨季,走出黴季,我們方能夠看見真正的豔陽天。

這一生,我們都有自己的苦,都有自己的累,都有自己不願去表達,不想去表達的心事。或許有時候,成年人的生活早已經習慣了千瘡百孔,那些生活中無數個向我們投射來的暗影,其實早被我們內心的光給驅散了。

有時候,有些事,說與不說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有時候,有些話,說與不說,已經沒有什麼價值。

很多時候,過去的終會過去,該來的總會慢慢到來,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一生,活好自己,活好每一個當下。

生活有的時候,我們的執念越深,我們就會越痛苦。很多時候,我們只有守住好自己的心,修好自己的心,我們才能立好自己的德,擺正自己的正確位置,才能把人做好,把話說好,把事辦好。

生活,無非就是學會和自己的內心和解,讓自己的心靈平靜,豐富而充實,生活無非就是學會不與人計較,不與人抱怨,學會寬容,學會退讓。

人這一生,有些人,會定格在你的生命中,有些人會淡淡遠去。那些愛你的人,永遠不會遠離,而那些不愛你的人,終究會慢慢離去。

生活,何謂知己?何謂朋友?

或許,那些能懂你的人,能稱得上是真朋友,那些見過你最狼狽不堪,最醜的一面的樣子的朋友,依然能夠對你不離不棄,這樣的朋友或許才是真的朋友。

生活,所謂好的人脈,不是你風光時認識多少人,而是你落魄時,一無所有時,有多少人認識你,能夠真正幫你,能夠雪中送炭,這樣的朋友才是真的朋友。

人這一生,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真,做人,以誠懇之心待人,才會問心無愧。

人間,總是會有愛,會有溫暖。我們這一生,經歷了苦難的掙扎,經歷了甜蜜的苦澀,經歷了幸福的掙扎,或許,生活對我們來說,早已經是各種滋味。

但是,在生活裡,我們還是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讓自己的心歸於平靜。人,或許只有心安了,周圍的生活和世界才會慢慢安靜下來。

這一生,心亂,則生活萬象重生;這一生,心靜,則生活平靜如水,豐盈而美好。

這一生,時間總會磨練我們,告訴我們怎麼去做,這一生時間總會慢慢沉澱我們,慢慢徵服,創造我們。人生,無非就是學會調心。

心調好了,世界就安寧了,心調好了,情緒就調理好了,情緒調理好了,性格就調理好了,性格調理好了改變了,命運也就慢慢改變了。

這一生,有些東西,我們不解釋的叫從容,有些東西,我們不執著的叫看破。人生,誰不是一路走來跌跌蕩蕩,誰不是一路走來風風雨雨。

這一生,或許,我們慢慢走著,走著,就會發覺,有時候,最難的還是人心。人心,忽遠忽近,忽明忽暗,我們很難去讀懂它,很難去猜測它。

生活有太多的苦,或許,有一天,我們會逐漸懂得,熬過的才是人生,熬不過的是歲月。

生活,修心,修的是我們一顆平常心,一顆普普通通的心。生活,養心,養的是我們一顆浮躁,焦慮的心,養的是我們一顆有些變了味的心。

生活,靜心,靜的是那顆讓我們脫離世俗的心,靜的是那顆讓我們擺脫名利慾望貪念妄念執念的心。

這一生,或許,凡事都會有因果,我們在人生中修心,修的是我們的一顆善心,修的是我們的一顆菩薩心。

人生,或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學會讓自己的善良帶點鋒芒,學會讓自己做一個正直,善良,懂得感恩,懂得慈悲的人。

人的一生,不要讓自己迷失在我們自己的心路上,只要我們做到內心安靜祥和,就不會輕易被外界所困擾。

人生,學會修心,養心,靜心,心如蓮花,拋開雜念,擺脫內心的掙扎,做一個內心淡定的人。

生活,或許會漸漸地在時光的故事裡告訴我們,得到的是福,貪多的是累。我們活的太累,就是因為大多數人活在別人的嘴裡,活在別人的眼裡,而不是活在自己的心裡。

人生,學會看淡,學會看輕,不去與人攀比,不貪婪,不奢求,或許,這一生,我們所承載的負荷就會越來越少。

人生,知足就能常樂,知足就能心安。人生,心安是福,心安是運。人生,過好當下,才能快快樂樂。

學會放下,學會取捨,人生,斷舍離也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生活。

做人,修好心,養好心,靜好心,這一生,就會沒有什麼大病大災。人生,心安的人,走到哪裡都是寧靜祥和的世界。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修好自己的心,養好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歸於平靜,讓自己快樂,幸福。

感恩有你!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靜心、修心、暖心,品味生活曼妙
    近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吉家樂的《靜心 修心 暖心》,尚未打開書頁,就已被書名深深感染,感覺書名仿佛是針對心浮氣躁、做事毛糙的我撰出的。世界紛紛擾擾,日子忙忙碌碌,時光無情飛逝,總感覺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自己仿佛還站在原地。調整心情,整理思緒,為乾涸的心靈加點養料,就從讀這本書開始吧!
  • 老年人養心貴在靜心(三)
    我認為,古人對靜心的論述,現代醫學對靜心的研究以及人們在養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體會,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仿效的。這裡,我結合老年人的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老年朋友們參考。心要「淨」淨,即純潔、乾淨,換句話說,就是要心正。一位哲人曾說過:「若要獲得平和的心,那就讓心留下空白。」
  • 修心四步——觀心、安心、靜心、淨心
    做人,先要正心,修心必不可少。做人就像蓋房子,需要先把地基打好,做人的地基,就是修心。要想成佛,先要做人,要想做人,先要修心。做好自己,才能得到幸福。我們常常會覺得幸福,越是走近越是朦朧。這是因為我們忘記了修心,忽視了本性。修心第一步:觀心主動孤獨,沉澱煩惱。
  • 修心,才能真正強大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心修好了,一切自然就都好了。我們都要努力修心,把心修好,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變得真正強大。做人要明白,這個世界上,真正強大的人,往往都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只不過,這顆強大的內心,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後天努力修煉出來的。如果,你也想修煉出一顆強大的內心,變得真正強大起來,你就要學會如何修心,畢竟,只有修心,才能真正強大。
  • 靜心或修心,有助於我們做好每一件事
    問:那麼,我們在修心過程中需要理清哪些問題?答:比如,欲望。問:什麼欲望?答:主要指的是想要滿足世俗欲望的那種本能動力,也就是賺更多錢,購買豪宅豪車,吃好喝好以及享受性樂等等。現在的很多中小學生,他們無法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若他們嘗試做一些靜心練習,對提高專注力是很有幫助的。
  • 漫漫人生,有時候需要一個人靜心、修心
    漫漫人生,有時候需要一個人靜心、修心。倘若入境,無需知音,亦能感動自己。亂世紅塵,有多少人為了求之不得,得難長久而迷失方向。一生奔波追逐,只是因為害怕失去,只是想要多亦求多。
  • 修行先修心,渡人先渡己
    身靜養氣,氣靜養心。遇事能忍是大度,遇事能靜方為上。靜可生明,亦能養心。一個靜字,跟隨人的一生,卻又時常被人忽視。遇事時,學會靜心分析才會少生遺憾;氣不順時,學會靜心守嘴才能少生麻煩。不當說而說,惹禍;不必說而說,生怨。心靜方可守口,心靜故能寵辱不驚,處處鳥語花香。靜是一杯清泉,洗去內心的浮躁氣,眼中的怨恨氣;靜是一縷清風,讓憤怒降溫,讓衝動止步。
  • 人到中年,學會安靜養心,獨處覓趣,給生活留白,餘生活得更高級
    02安靜養心,給生活留白,人生更輕鬆。一個享受得了繁華的人,一定是一個能夠安靜養心的人。詩佛王維有詩云: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一個人,只有讓心處於靜止的狀態,讓自己處於放鬆的時刻,才能感受到萬物的寧靜。也只有靜心的時候,才能聽到自然界美妙的音響,聽到自己內心快樂的聲音。
  • 靜心冥想,是我們大腦開始放鬆和釋放焦慮和壓力的開始
    然後我開始做二十分鐘的瑜伽和十分鐘的靜心冥想。做瑜伽的時候,有點犯困,但是沒有想到當做靜心冥想的時候,突然一下子進入了高度放鬆的精神狀態,體驗到大腦和全身都一下子感受到一種非常的舒服和平和的狀態。然後就開始了一天高效率和積極正能量的生活和學習工作狀態......
  • 懂得養心的女人,到底有多好
    西漢經學家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者能醫愚」,細細品嚼,這一味治愚的藥便是讀書養心了。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靈魂清透了,自然會讓她更加美麗。中國有句老話叫「相由心生」。就是說,一個人的外表是由心靈決定的。從外表來判斷一個人,雖不足取,但一個讀過很多書的女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臉」上一定會透出不一樣的美麗。即使素麵朝天,也會因為「書卷味」而顯得與眾不同。
  • 靜心的三方面:關於靜定,關於當下,關於活在當下
    這就是「活在當下」,這就是「臨在當下」,這就是毫無妄想,如如不動的境界我們必須認清什麼叫真正意義上的「活在當下」當我們活在當下的時候,真正地在活著,作為一個人不然,就是穿上衣服的猴子也許,這句話聽起來太誇張、很難聽,但事實就是如此而真正的活在當下,即與我們如何靜心以及如何修心,息息相關也可以說,關於活在當下的知識
  • 驚世心理學:聖心即心宇|修心,悟道,凡人皆可入聖!
    我把修心的境界,分成了10層。這裡面,層層遞進,越修越難。您現在,能達到第幾層?2.靜心當你把外在的世俗之心,成功地收回來以後若靜悟修心,則凡人亦可為聖人也。一生漫漫,須歷經諸般苦痛酸疾:而後,方可修心入聖,得道成仙;或碌碌無為,了此終生也。
  • 靜心修心——瑾顏
  • 修心,可以改變命運!修心,最重要的是修一顆慈悲心!
    所以,我們要修心,滋養心靈。修心,要修一顆知足的心有的人貪婪心太重,明明已經得到很多了,依然不滿足。老子說:「咎莫大於不知足,禍莫大於貪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因此,我們需要不斷修心!修心,可以改變命運!修心,改變自己,如果每個人都努力變美好,努力改變一點點,這個世界也會越來越美好!當我們把關心、仁愛、慈悲、寬容和體諒給別人時,我們就創造了美好的天堂。
  • 我想弄一個修身養心的私密小團體,你要來嗎?
    你提出包括修身養心以及生活方面的任何問題,我為你一一解答。顯然,這個事情只能兩個人私底下進行,畢竟誰都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私人生活。其實,這種給別人解答困惑的導師角色,古代就有了。當然了,主要是修身與養心方面的,但也可以是人生、事業或感情方面的,都可以。很多時候,我們走著走著就放棄了,原因不是沒有毅力,而是因為缺少同伴,缺少同行的夥伴,所以沒有堅持到底,就那么半途而廢了。當然,若是有明白人帶著走,那就最好了。是吧?2,不限次數的會面見面交流,極其重要,無論是練功,還是理論知識的傳授。
  • 觀心 | 貴在修心
    而一切的修行其實都是在修心。那麼如何修心呢?六個字:觀人、觀己、觀心,簡稱三觀,這也是我心學觀中的第二重境界。曾國藩說「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意思很簡單,就是字面意思,善於觀察別人的人要善於觀察自己,善於觀察自己的人要善於觀察自己的心。
  • 不知道怎麼修心,快進來看看吧!(先到先得)
    不如靜心看看自己的心有多浮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天數已經不重要了。自私自利天天想著我能拿什麼,我能得到什麼,我能父母那裡要什麼,朋友給我什麼。不如好好想想我能給什麼,我能給予什麼。愛慕虛榮的人,整天追求新型手機,名牌衣服的人心是空的。人需要外在填滿,困在市場經濟裡了還自以為是,以為別人都是鄉巴佬,只有自己最潮流。
  • 去靜心泰寧枕著佛寺的暮鼓入夢
    實質你也可以仿若山的泰然、水的寧謐,在靜心和舒心中悠然享受靜美的花香。你可以試著走出困頓,去靜心泰寧枕著佛寺的暮鼓入夢。人曰靜心泰寧,離凡塵最遠,距心靈最近。泰寧之旅,在你不可能是走馬觀花,不會是單純享受視覺的盛宴,而更有可能是修行之旅,是升華之旅,是靜心之旅……鐘鼓悠悠、梵音朗朗的泰寧,在佛教鼎盛時期寺院多達186處。乾隆皇帝曾於泰寧佛寺聞道悟空,朱熹、李綱、楊時等許多歷史名人,都曾與泰寧佛教有過深厚的結緣。
  • 生活中靜心的方式
    朋友們,你們平時是怎樣靜心的 呢? 周末,和朋友相聚,朋友乍然提出這個問題。所以,每個人煩惱時,靜心的方式也不全相同。他說:「每次感到心累,想靜心的時候,我就會半夜去高速飆車。而且每次去,都會有個儀式:雙手合十,口念阿彌陀佛,然後就一切全交給老天。飆完車後,我就會輕鬆很多天。或者信馬由韁的開車去100多公裡以外的海邊夜釣。等到黎明時,看朝陽從海平面冉冉升起,那一刻,心情也會豁然開朗。所有的不快,頃刻煙消雲散,把夜釣的魚兒放回海裡,返回公司時,又是自信滿滿,幹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