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軟體的出現,無疑為人們提供了廣闊的交友空間。
有人希望能認識更多人、擴大朋友圈;有人希望在這裡找到心儀的另一半,但約會軟體的功能強大可不止如此。
有人找工作。
有人希望學習一門語言。
有人忘了找另一半的初心,卻交到不少興趣相投的朋友。
這裡也是中介的營銷新大陸。
當然,也有人單純是奔著約來的…
誠實的騷年們會直接開門見山,表明來意。
還有再三強調自己月收入很高的年輕老闆,最後也不忘附上友情提示——
「遇見年輕有為的我不容易,你可千萬別錯過。」
除了炫耀工作上的優越感,展示半裸的腹肌更是必不可少的門面。
不過在形形色色的信息中,也不乏直接私聊發送下半身自拍的表態。
為什麼有些男性會熱衷於向陌生女性發送下半身自拍照呢?
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男性用來彰顯掌控力的一種行為,會讓他們感到興奮;
也有人解釋說,男性自認為,發送這類照片有助於吸引女性跟自己約會或約炮。
不管目的如何,在對方不知情或非自願的情況下發送照片,無疑是一種騷擾。
說到這裡,肯定有新司機要問了,在約會軟體上真的能夠約到妹子呢?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覺得只要網撒得足夠廣,就有可能釣得到魚。
在某些配對型的約會軟體上,女孩子們每天可能會收到高達上百人的「喜歡」,有的人甚至只用2秒就確定了喜歡。
這哪是什麼「傳說中的一眼萬年」,傻子都知道這不過是很多男人約炮的一貫操作罷了!
而在另一些玩法比較開放的約會軟體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附近的人」窗口向感興趣的人打招呼。
用土味情話打招呼,至少是禮貌的。
這個時候,如果對方回應,他們便會覺得有機可乘。
當然,也有不少人可能會直接發「Y嗎」來篩選聊天對象。
但最後的結果不是被拉黑三連,就是收到系統的警告提示。
有調查顯示:90%的女性用戶都表示自己不想去社交產品上約。
但總有男生想要直接步入主題,所以不少女生不得不在簡介裡寫明了「不約」——
雖然社交環境不太友好,但依然有許多女性用戶表示,在有話題或者溝通順暢的情況下,願意跟陌生人交流,並且深入了解。
可見女性用戶的「不約」,只是所有的進一步交往(交朋友、談對象、發生關係),都要基於友好交流的前提和一定的情感基礎之上。
就像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裡,傑西和塞琳娜雖然在認識的第一天晚上就發生了關係,但是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度過了一段美好而浪漫的時光——
走進音像店,互換音樂的品味;聽算命老婆婆對手掌的解讀,思考人生;一起玩彈珠遊戲,交流過往的傷疤…
其實說白了約會軟體的意義就在於此。
大部分人的圈子都很小,認識人的渠道也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雙方足夠合拍。
所以合理使用約會軟體,找到心儀的另一半,才是「約到妹子」的關鍵!
網絡上很多人在調侃自己,「談什麼戀愛,手機不好玩了嗎?」,「睡自己都沒時間,哪有時間睡別人」…
但在各類約會社交軟體上,卻發現人類的悲歡其實並不相通,並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低欲望社會。
總有一些人,嘴上說著低欲望,身體卻很誠實。
話說回來,你該不會已經去下載約會軟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