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相敬如賓」這個詞用在夫妻上,我一直是非常困惑的,古代人因受一些禮義教條之限,又或一些老年夫妻因歷經風雨,加之顧及對方身體,不想多刺激對方,這樣做還稍能理解一些,現代人,只要是正常的夫妻又沒啥特殊原因的,如何能做到這樣,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曾開玩笑地問過別人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都說,肯定有問題,要麼說就要出問題了,總之就是:這種關係非常不對勁。兩人真的非常相愛而做到這樣的,定屬另類,萬裡才能挑出個一,必定少之又少。
記得北村在「強暴」這篇小說中描寫過這樣一對相敬如賓的夫妻,街坊鄰居從未見過他們紅過臉,見到的永遠是他們卿卿我我,形影不離,恩恩愛愛的畫面,家裡傳出的也永遠是優美動聽的鋼琴聲。兩人甚至在親熱時都是斯文有禮,一個不正經的字都不帶的。他們是別人眼中的楷模也是別人口中的聖人。屬於被膜拜的對象。
然而就是這樣一對夫妻,因妻子的一次意外——被強暴,生活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男人最後成了嫖客,女人成了妓女。真愛顯得脆弱無比。相敬如賓也就顯得非常的諷刺。
小時候,我住的是弄堂老宅,一個院就有五六戶人家,一條巷的人幾乎都是同族,非親也帶著故,於是去誰家都跟去自家一樣,沒事就在別人家裡轉,啥樣的夫妻都見過,如今想來,獨沒見過這相敬如賓的兩口子。
前一陣,先生帶我去見一老師,他們兩口子說話倒是彬彬有禮,師母出門時讓老師做點事,開頭帶請結尾帶謝。我非常有感而發地對先生說:你看人家,說話斯文有禮,兩夫妻和和氣氣的,多少有修養。先生白我一眼:你也想這樣嗎?人家兩夫妻十幾年這樣了,要不是為了女兒,早離了。我「啊」了一聲,了解了下情況後,再也沒敢吭聲。
所謂財米夫妻財米夫妻,總歸和油鹽醬醋茶是分不開的,而這種瑣碎的生活,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如果硬讓它們橋歸橋路歸路的弄個清清爽爽,反而更讓人疲憊不堪,是好是壞還真說不清。
生活中,豔陽高照的日子總讓人覺得心曠神怡,心好像也亮堂了起來,但如果一年四季不分春夏的就這一種天氣也讓人覺得乏味,偶爾來點風霜雪雨也是一種點綴,一道風景。雨過後總會天晴,只要我們的心不陰霾。婚姻也是如此,只要不把風霜雪雨演變成生活的主旋律,來點小小的插曲又如何,不是讓人生更有滋有味嗎?
相敬如賓的婚姻就好似一年四季都是一個調的豔陽天,好是好,但總讓人覺得有些不接地氣,好像缺了點什麼,我想我還是把我五味雜陳的日子過過好吧!也不枉來這世上走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