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一切如你】,影片講述的是一些老人的年邁生活。
老齡化已越來越嚴重,有太多太多的老人缺少陪伴,也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變成了留守老人。
在網際網路科技發展迅速的當下,我們不僅要關注留守兒童,更要關注留守老人。
很多老人被網際網路遺忘的同時,也被自己的兒女遺忘。
他們留守在家鄉,年復一年盼望著兒女假期的歸來。有些是獨守家門,有些卻是行動不便,有些是為了減少兒女的負擔,獨自生活。
電影的每一個故事大概10分鐘,每一個故事都令人觸動,真實又溫暖。
想像年輕人一樣騎自行車去看世界的老爺爺;
獨自撫養兒子功成名就的單親老奶奶,摔了一跤卻再也站不起來了;
患老年痴呆症,連兒子都不再認識的老奶奶,拿到好吃的卻先塞給兒子的嘴巴;
一大早就期待兒子給自己過生日的老奶奶,等來的卻是一個人獨享兒子安排的外賣火鍋;
不願相信自己老伴已離去,每天精心打扮帶著老伴喜歡吃的食物到醫院重症室門口等待的老奶奶;
兩個時常拌嘴相互照顧生活的老人,先走的人有太多的不捨得,留下的那個卻是最孤獨的人;
兩個為了能跟出國讀書的孫子常常聯繫而努力地學習如何使用微信的老人家。
每一個故事,每一個場景都是那麼真實,電影的每一個片段都講述著現實生活中每一個老人的生活寫照。
看到老爺爺從收廢品那裡撿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修好之後騎著車開心地唱著歌遠去的背影,心裡有一種莫名的心酸感動。
有多少人,不管是年輕還是年邁,永遠嚮往著遠方,想儘可能地去看看這個世界,卻總是被現實打破夢想。
年輕時沒錢沒時間,為了生活拼勁。年老後,有了時間金錢,卻沒了出發的硬朗身體。
看到老爺爺一次又一次地叫孫子教他使用微信的各種功能,而孫子卻一次比一次不耐煩。
當他收到爺爺發的第一條微信視頻,告訴他學會微信是想跟他經常聯繫,又是一種莫名的心酸感動。
我們對待父母對待爺爺奶奶,總是少了一些耐心,而他們卻只是想跟我們常聯繫,想更多地融入我們的世界。
想起自己教父母用微信的時候,一而再再而三地教才勉強學會,也總是缺少耐心,嫌棄他們的笨拙,嫌棄他們的慢反應慢動作。
回想起小時候,父母教會我們的許多事,他們卻從來都不會嫌棄自己的孩子。
而,現在的我們,長大了卻反而忘了他們已在慢慢變老的路上。
我們總說:希望自己成功的速度超過父母老去的速度。
卻總是在生活中遺忘父母、老人真正的需求。
他們最想要的也許是兒女的陪伴,而作為兒女的我們卻常常忽略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只是一味地索取。
被兒女忽略也沒關係,他們依舊小心翼翼地想融入年輕人的世界。
然而,卻總是被年輕人的不耐煩打擊,令他們漸漸地失去進步的機會。
從而被不停進步的時代丟在身後,被科技發展極快的網際網路遺忘,也在被我們慢慢地疏遠。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希望年輕人在進步的同時,也別忘了關注年邁的老人。
他們也想去遠方看看這個世界,他們也想跟上時代的步伐。
只是,他們會慢一些。
文/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