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女聰慧想要撮合閨蜜和哥哥,於是邀請閨蜜來參加宴會,沒想到聰慧的爸爸和哥哥同時喜歡上了閨蜜,而閨蜜沒有猶豫,直接選了爸爸,她的理由竟然是這樣。
富家女聰慧在飛機上認識了劍橋高材生喜寶,於是兩個人逐漸成為朋友,聰慧想要借宴會的名義把喜寶介紹給自己的哥哥聰恕,如她所願,哥哥的確喜歡上了喜寶,但戲劇化的是,聰慧的爸爸勖存姿也喜歡上了喜寶。
被父子倆同時追求的喜寶,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富一代,風燭殘年卻超級有錢的勖存姿,聰慧很不解,喜寶一個剛剛年過20歲的高材生為何會選擇一個富豪老人做情婦,她對喜寶說,你一定會後悔的。
可是在喜寶看來,從小單親家庭的她,需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要有很多很多的錢,一直以來,她謹記媽媽告訴她的話,去拼命的向上遊社會靠近,而勖存姿,剛好就可以給她富足的生活。
以上源於電影《喜寶》,改編於亦舒的作品《喜寶》,郭採潔主演,電影講述面對金錢,女性該如何抉擇,自古至今這都是一個問題。
在大多數人看來,喜寶的選擇都是一個糊塗至極的選擇,面對著年輕帥氣的聰恕的追求,置之不理,卻選擇了聰恕的爸爸,一個年老的富豪,只是因為在物質上滿足她。
作為富家女聰慧,出生之後就沒有為錢煩惱過,所以她並不看重錢,甚至有自力更生的想法,但是喜寶不一樣,喜寶媽媽從小帶給她的教育就是金錢至上,即使家庭貧困,也要維持人前的體面。
原生家庭的教育很大程度影響了喜寶的選擇以及思想,就像她記得媽媽說的話:如果有人用錢砸你,那麼你蹲下來把錢一張張撿起來,收好。
從小,喜寶就知道金錢帶來的喜悅以及沒有錢的窘迫,所以在面臨生活費、學費的壓力時,喜寶選擇能夠解決它的人,即使他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雖然這樣,算是出賣了自己的青春,但是青春不賣,也是會過去的,這就是喜寶的想法。
在生存需求受到威脅的時候,急需解決的就是怎麼活下去,情感需求反而放在了第二位。
當了勖存姿的情婦以後,喜寶再也不會為錢發愁了,這時候的喜寶卻發現,內心空虛是金錢不能滿足的,於是她愛上了年輕的物理學家,這在勖存姿看來是背叛,即使他已經年老,但也不允許喜寶背叛他,於是物理學家被殺,喜寶失去了精神上的寄託。
最終,勖存姿去世,給喜寶留下了巨額財產,而年僅25歲的喜寶,自認為自己是「殘花敗柳」。
這時的喜寶有無數的金錢,但是卻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最好的年華,內心卻一片荒蕪,也許這時她明白了聰慧的話,但卻為時已晚。
本來想要靠勖存姿的資助讀完大學,走向自己選擇的獨立的人生,但是卻在這段畸形的關係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同時還沒有拿到畢業證,沒有換來自己想要的生活。
雖然喜寶在現實生活中只是個例,但這也可以說明女性在金錢社會中如何選擇,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附庸他人活著,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出賣自己換來的一時的物質滿足並不是通往幸福人生的捷徑,只有擁有獨立的人格與自我,才能在人生中獲得滿足感。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獨立女性的生活都是許多女性終其一生去追求的,經濟獨立只是第一步,精神上的獨立更重要。
青春當然不應該用來出賣,而是用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雖然韶華易逝,但是充滿奮鬥的人生更有價值,也更瀟灑自由。
不要等到已經深陷泥沼,才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希望「喜寶式悲劇」不要再重演!
你認為女性獨立重要嗎?歡迎留言。
這裡是椰子圓圓,娛樂解讀,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