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婚姻登記數量穩中有降 大陸男娶臺灣女比例激增

2021-01-11 中國網

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陳小願)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與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協會秘書處設在「中心」)自2012年6月正式運作以來,在維護兩岸婚姻家庭群體權益、促進兩岸婚姻家庭領域交流等方面積極作為。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主任王金華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介紹兩岸婚姻發展趨勢,以及協會和中心開展服務的情況。

記者:請介紹目前兩岸婚姻的整體情況,以及2015年新登記的兩岸婚姻的數量、結構和特點。

王金華:截至2015年底,在大陸辦理結婚登記的兩岸配偶已達36.7萬對,這一數量還在以每年一萬對左右的速度增加。據初步統計,2015年在大陸辦理結婚登記的兩岸配偶約7000對。對這些新登記的兩岸婚姻進行分析,可發現兩岸婚姻基本延續了近年來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新增登記數量穩中有降。自2006年以來,兩岸居民結婚登記量每年都維持在一萬對左右,近兩年的登記量在一萬對以下,呈現出穩中有降的趨勢。兩岸婚姻登記數量的走勢,是兩岸社會經濟水平差距縮小、兩岸婚姻逐漸恢復理性的一個重要表現。

二是嫁娶結構更加合理。2015年新登記的兩岸婚姻中,儘管仍以大陸女性嫁給臺灣男性為主,但大陸男性娶臺灣女性的比例明顯提高。例如,在北京市辦理的兩岸婚姻中,大陸男性娶臺灣女性的比例2013年時為16.5%,2015年則增至37.1%。

三是自然結識比例明顯增加。儘管部分兩岸配偶屬於熟人介紹相識的情況,但通過讀書、就業、經商、旅遊等方式自然相識已經逐漸成為兩岸婚姻的主流結識方式,相應的這些婚姻也有更好感情基礎,當事人的層次也更加多元。

記者:協會和中心運作以來,在服務兩岸婚姻家庭方面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王金華:自2012年運作以來,協會和中心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兩岸婚姻家庭利益福祉為根本宗旨,努力為當事人辦實事、解難事、辦好事,以自身作為贏得了兩岸各界的認可。

一是全力打造綜合受理服務平臺。打造關懷熱線、服務網站、電子郵箱、公眾微信、服務QQ群等綜合受理服務平臺,為當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諮詢服務渠道;成立「兩岸婚姻家庭法律諮詢公益服務團隊」,免費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提升個案服務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通過以上措施,受理諮詢、求助類個案數百件,辦結率超過80%。

二是主動開展聯誼關懷、輔導救助等服務。結合「愛暖兩岸」社會工作示範項目,將專業社工服務運用到兩岸婚姻家庭服務領域,為兩岸婚姻家庭當事人提供專業社工服務、生活急難救助和創業就業扶助,目前直接受資助者近150戶。結合母親節、重陽節、春節等節日,經常性地組織聯誼走訪、關懷慰問等服務,定期舉辦兩岸婚姻當事人專業輔導,加強與兩岸婚姻家庭的聯繫,為當事人介紹兩岸差異及相關政策,幫助當事人適應新的生活。

三是深入開展兩岸婚姻家庭政策的梳理研究。結合協會和中心舉辦的各種交流活動,加強與兩岸婚姻家庭群體的溝通,自行開展調查研究,根據當事人的訴求和需求,提出調整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的意見建議報告;組建兩岸婚姻家庭建設專家組,2013年、2015年兩次發布兩岸婚姻家庭課題指南,召開專門政策理論研討會,調動有關專家學者開展相關研究的積極性,形成可行性較強的政策建議。

四是積極推動兩岸婚姻家庭領域交流合作。大力開展涉及兩岸婚姻當事人、兩岸婚姻家庭子女與兩岸配偶的父母的交流活動。其中,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以參與度高、覆蓋面廣、互動性強的鮮明特色,成為兩岸婚姻家庭領域交流的盛會。連續多年組織開展與臺灣有關團體的互訪交流,看望在臺大陸配偶親人並積極向臺灣有關方面反映大陸配偶訴求,呼籲維護大陸配偶應有權益。通過努力,兩岸婚姻家庭領域的交流涉及面逐步拓展,參與的人員日益增多,受到了兩岸廣泛關注。

五是努力營造兩岸婚姻家庭發展良好氛圍。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兩岸夫妻演唱組合熊天平和楊洋舉辦演唱會,宣揚「兩岸一家親」理念。編印兩岸婚姻家庭服務會刊、兩岸婚姻家庭政策解答等材料,免費贈送給當事人和有關服務團體。製作、發放夏令營、冬令營活動光碟,強化活動影響和效果。通過努力,兩岸婚姻家庭群體及相關問題日益得到兩岸社會的更多關注,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事業得到了更多熱心人士的支持。

記者:兩岸婚姻家庭對兩岸關係發展有何意義?

王金華:兩岸婚姻把兩岸有情人及其家庭聯結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他們最擔心兩岸局勢對立動蕩,最盼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於兩岸婚姻形成的兩岸婚姻家庭群體,拓展了兩岸民間交流的深度和廣度,豐富了兩岸社會融合的形式和渠道,深化了「兩岸一家親」理念的蘊意和內涵。目前,這一群體已經成為連接兩岸社會、溝通兩岸同胞的重要群體,必將為兩岸交流融合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記者:在為兩岸婚姻家庭群體服務方面,協會和中心今年有什麼計劃?

王金華:今年,協會和中心將繼續以增進兩岸婚姻家庭利益福祉為己任,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開拓思路,繼續推進兩岸婚姻家庭交流。溝通整合各方資源,繼續做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夏(冬)令營等既有品牌,著力做好兩岸國學書院等新增品牌,增強兩岸婚姻家庭的參與度,提升活動社會關注度。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交流活動,為兩岸婚姻當事人、兩岸婚姻家庭子女以及相關服務團體提供更多交流互動的平臺,為兩岸婚姻家庭領域合作創造更為廣闊的空間。

二是以人為本,繼續提升當事人服務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專業社工和專家團隊的作用,全面提升為當事人服務的專業化水平,重點做好個案受理、困難救助、創業扶助、聯誼關懷等服務。加強對地方服務行為的規範和指導,開展兩岸婚姻家庭服務標準的宣傳貫徹,推動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行業建設的開展。通過全面提升兩岸婚姻家庭服務水平,使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走上專業化、規範化、標準化發展道路。

三是根據需求,繼續開展兩岸婚姻家庭研究宣傳。繼續搭建兩岸婚姻家庭領域研究交流平臺,加強摸底性調研和改進性調研,努力形成更有針對性的研究成果,為提升服務的有效性、增強相關政策的科學性提供參考。加強與主流媒體的合作,通過當事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對與兩岸婚姻家庭相關政策資訊、兩岸婚姻當事人的動人事跡進行宣傳和介紹,積極宣揚「兩岸一家親」理念,營造適宜兩岸婚姻家庭健康發展的社會氛圍。(完)

相關焦點

  • 權威部門詳解兩岸婚姻情況:以大陸女嫁臺灣男為主
    據統計,截至2012年底,在大陸辦理結婚登記的兩岸配偶已達34萬多對,這一數量還在以每年1萬對左右的速度增加。兩岸婚姻總體上是健康正常的,特別是居住在臺灣的絕大多數大陸配偶克服種種困難,自尊自立自強,不論是在家孝親相夫教子,還是在社會上工作、創業、投身公益,都令人尊重欽佩。同時,兩岸婚姻家庭群體在維繫兩岸親情、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面也發揮著寶貴而獨特的作用。
  • 兩岸婚戀新趨勢 「臺灣女」青睞「大陸男」
    一直以來,兩岸婚戀都是兩岸交流交往中的重要話題。自1989年大陸首例涉臺婚姻在廈門登記以來,至今已有近40萬對兩岸配偶喜結良緣,並以每年1萬對至2萬對的速度增長。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和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兩岸婚戀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 海峽兩岸婚戀新趨勢:「臺灣女」青睞「大陸男」
    自1989年大陸首例涉臺婚姻在廈門登記以來,至今已有近40萬對兩岸配偶喜結良緣,並以每年1萬對至2萬對的速度增長。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和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兩岸婚戀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如今在臺灣,娶大陸媳婦很正常  「你怎麼娶一個大陸媳婦?」
  • 臺灣女日益青睞大陸男 更多兩岸夫妻婚後定居大陸
    (資料圖片)  臺灣女戀上大陸郎成趨勢。臺當局「內政部」統計顯示,10多年前多半是臺灣男生娶大陸女性,但近兩三年情勢倒轉,臺灣女生嫁給大陸男生的越來越多。與兩岸婚姻形勢改變同步,港女「北嫁」也成近年趨勢。
  • 臺灣女嫁大陸男成潮流 臺媒稱符合供需邏輯
    連日來,徐熙媛(大S)與汪小菲的閃電戀情,成了兩岸民眾茶餘飯後的重要談資。此前,類似的喜事兒還有:模特兒出身的女藝人孟廣美與北京世貿天階老總吉增和結婚;鳳凰衛視女主播陳玉佳嫁給了身家幾十億的分眾傳媒創辦人江南春。這幾樁婚事,都是臺灣女嫁大陸男的典型。不過,除卻名人效應的噱頭,這背後折射的卻是兩岸婚姻的新發展。
  • |兩岸通婚,更多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人
    至於臺灣人與日本人結婚的情況,則多年來維持穩定,2016年辦理結婚登記的日籍配偶為952人,與2015年的923人差不多。  從「內政部」統計還可以發現,臺灣人與外籍配偶結婚有明顯的地域差別。從數量看,臺灣北部人與境外人結婚的較多,且與大陸人結婚數也比與東南亞人多。
  • 跨境婚姻新趨勢――臺灣女日益青睞大陸男
    臺灣女戀上大陸郎成趨勢。臺當局「內政部」統計顯示,10多年前多半是臺灣男生娶大陸女性,但近兩三年情勢倒轉,臺灣女生嫁給大陸男生的越來越多。與兩岸婚姻形勢改變同步,港女「北嫁」也成近年趨勢。
  • 兩岸通婚臺灣男人魅力減 更多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性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報導,臺「內政部」統計顯示,2007年臺灣人登記與大陸人結婚者有14721人,2008年起連續五年下降,2015年首度低於萬人,到去年僅剩下7634人,約為2007年的一半。反觀來自東南亞的配偶,自2004年的1.8萬人逐年減少,隨後幾年都低於陸配,不過自2016年起又明顯增加,2017年達8569人,再度超越陸配人數。
  • 兩岸通婚,更多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人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報導,臺「內政部」統計顯示,2007年臺灣人登記與大陸人結婚者有14721人,2008年起連續五年下降,2015年首度低於萬人,到去年僅剩下7634人,約為2007年的一半。反觀來自東南亞的配偶,自2004年的1.8萬人逐年減少,隨後幾年都低於陸配,不過自2016年起又明顯增加,2017年達8569人,再度超越陸配人數。
  • 兩岸逆轉 臺灣女嫁大陸男越來越多 臺灣男要加油了..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據有關部門統計,2007年,共有14300多名臺灣男性娶大陸妻子,到2016年只剩7800餘人,10年來減少將近一半。與此相對的是,10年前,僅有370多名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子,2016年則增加到820多人。
  • 兩岸婚配趨勢:臺灣女孩嫁大陸男生愈來愈多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臺灣「內政部」統計,兩岸婚配,十多年前多半是臺灣男生娶大陸女孩,但近兩三年,情勢倒轉,臺灣女生嫁給大陸男生愈來愈多,臺男娶陸女的人數則大幅下降。據報導,臺「內政部」統計2007年,共有1萬4300多名臺灣男生娶大陸妻子,到了去年只剩7800多人,10年來減少近一半。
  • 大S結婚 「大陸女嫁臺灣男」現象正改變(圖)
    (資料圖片)新華網臺北3月25日電臺灣女藝人徐熙媛與大陸「富二代」汪小菲的戀愛、婚事,引發兩岸媒體關注,並由此觀照兩岸婚姻新潮流。臺灣《旺報》24日發表評論指出,這對新人如此吸引兩岸關注,除卻名人效應,在於其反映出兩岸婚姻的新現象。
  • 赴臺陸生:臺灣男大陸女最速配
    赴臺陸生:臺灣男大陸女最速配 2014年07月29日 11:09:20  來源:中國臺灣網   新一批的陸生又將踏上寶島臺灣。
  • 「大陸是男臺灣是女」 李登輝之女稱三通猶如逼婚
    李登輝之女、「臺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安妮6日就兩岸「三通」發表一通混淆視聽的言論,稱大陸像男人,臺灣像女人,大陸要逼娶臺灣去當小老婆。她還罔顧島內主流民意稱臺灣不一定非要進行「三通」。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李登輝之友會」昨天上午舉行「『三通』是利是弊?『三通』條件是什麼?」研討會,李安妮以神秘嘉賓身份出席研討。
  • 臺灣人口性別比例統計數據:女多於男 指數創新高
    臺灣人口性別比例統計數據:女多於男 指數創新高 2014-07-27 09:31: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吉翔 臺灣《中國時報》圖   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顛覆傳統印象,臺灣總人口性別比例,在2013年11月底開始低於100,亦即女性人口超過男性,女多於男,到今年6月底更進一步降到99.82的歷史紀錄,其中又以臺北市92.2最低,可謂另類的女人當家;連江縣133.4最高,堪稱最為陽剛。
  • 臺灣綜藝節目稱大陸男對臺灣女有無限遐想 但高攀不上
    :大陸男對臺灣女有無限美好遐想?「在中國有一個地方叫戈壁,就是馬勒戈壁……草泥馬因為生態危機的關係,沒辦法生存……」中天娛樂節目中,一名在大陸求學的臺灣女生這樣自嘆道:「他們比較不敢追我們,就是可能打扮得跟他們本地女生不太一樣,怕高攀不上的味道,但他們對我們都會有無限的、就是美好的遐想。」另外在一檔《美食之都進軍大陸市場的關鍵戰略》節目中,有嘉賓大剌剌地說,「在深圳的火車站吃泡麵,引起五六十人圍觀」。
  • 臺灣女孩嫁給大陸男生的人數越來越多
    根據臺灣內政部統計,兩岸婚配,十多年前多半是臺灣男生娶大陸女孩,但近兩三年,情勢倒轉,臺灣女生嫁給大陸男生愈來愈多,臺男娶陸女的人數則大幅下降。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內政部統計,2007年時共有一萬四千三百多名臺灣男生娶大陸妻子,到了去年只剩七千八百多人,十年來減少近一半。
  • 臺女星呼籲大陸男孩娶臺灣女孩 用愛完成兩岸統一
    劉樂妍(圖:臺媒)海外網9月6日電 臺灣女星劉樂妍因多次公開表態支持兩岸統一,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近日,她再度就兩岸關係發表言論,稱要用愛來完成兩岸統一。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劉樂妍5日在微博發表文章,鼓勵大陸民眾都找個臺灣女孩來談戀愛,並稱「用愛『洗血統』」。劉樂妍稱,「血洗『臺獨』也可以用愛」,只要大陸民眾都願意娶臺灣女孩,「生一堆娃娃,十年內臺灣島內的中國人馬上會逆轉過來」。劉樂妍的言論立刻引來不少網友討論。前排網友最先表示,兩岸同胞「本來就是相同的血」。「真情實意!」
  • 臺女星籲大陸男娶臺灣女
    互動:小學作業「數1億粒米帶到學校」,老師這樣解釋……廣東佛山有家長爆料,當地讀小學四年級的孩子收到作業:要求學生在家「一粒一粒」數完一億顆米,第二天用袋子裝好帶回學校臺女星籲大陸男娶臺灣女臺灣女星劉樂妍多次公開表態支持兩岸統一,最近又為統一支新招,鼓勵大陸民眾都找個臺灣女孩來談戀愛,號召「用愛『洗血統』」。她說,「血洗『臺獨』也可以用愛」,只要大陸民眾都願意娶臺灣女孩,「生一堆娃娃,十年內臺灣島內的中國人馬上會逆轉過來」。
  • 臺灣「女多於男」趨勢持續 臺北差距最大
    據中新網7月24報導,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發布的最新人口結構分析稱,近年臺灣女性人口越來越多於男性。 通報顯示,臺灣男女比例(每100個女性相對的男性數)持續下降,男性人口為11711541人,佔49.82%;女性人口為11796821人,佔50.18%。自2013年11月底起,男女比例已低於100(女性人口超過男性),截至今年6月底降至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