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爸爸打來電話,非常鄭重其事地問我,現在有沒有對象,為什麼不談個對象。在此之前,我已經聽到過無數遍同樣的問題,只不過這次非常讓我意外,因為每次開家庭會議的時候,總是媽媽來對我口誅筆伐,站在孝道的制高點酣暢淋漓地指責我,本想享受下家庭的溫暖,卻被一次次的碾壓我對家庭的渴望。這次這個制高點被爸爸奪了去。
我知道爸爸是被逼迫的。爸爸平時話非常少,是個非常木訥的人,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時,我和媽媽聊起劇情,問爸爸意見如何時,爸爸只會嗯嗯的點頭,媽媽就會說爸爸腦子不好使,看不懂電視劇情節。媽媽是一個能言善辯的人,我長這麼大,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媽媽吵架,爸爸總是吵不過,就會躲在一旁抽菸,越是這樣媽媽說得越兇,嘴巴像是機關槍一樣連射,能從民國說到現在,竟然全都是爸爸的不是。有時候有點心疼爸爸。
爸爸對於我終身大事的態度,一直是很包容的,就像很包容媽媽一樣。這次肯定是受了媽媽的威脅。媽媽教育我時,總是要提到家裡的三姥爺,說是一輩子沒有結婚,說是那時家裡窮,娶不起媳婦。媽媽說著說著,還會情不自禁地動情,說三姥爺太可憐了,街裡街坊有多少人看三姥爺的笑話,三姥爺都是一個人在夜裡偷偷抹眼淚。
媽媽希望我儘快結婚。媽媽也給我安排了幾個相親對象,但基本都是沒聊幾句就沒有下文了。媽媽每次安排的相親對象,她自己連最基本的情況,好像只要是個女的就可以給我介紹一下的,有一次媽媽竟然說,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就找個二婚的,帶著孩子的也可以考慮。我想媽媽是不是有點過於著急了,我年齡是不小了,但也不至於飢不擇食吧。如果媽媽能好好了解下我適合什麼樣的,可能我會更能接受一些。
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都會來「關心」我的終身大事,說的基本上全都是一樣的話。
「你現在有對象了嗎?」
「你都這麼大了為啥還不找個啊?」
「你想要找個什麼樣的啊?」
「是不是太挑了?不要再挑了,再挑就更找不到合適的了!」
「你看誰誰誰,現在孩子都能打醬油了!你也得抓緊了!」
「你別讓你爸媽著急了,你早點結婚他們也就結了這樁心事了!你不能老想你自己,你爸媽歲數越來越大,你得為他們考慮啊!」
我倔強的小性格,使我越是聽多了這些,越是反感這些論調。有哪條法律規定,到了一定年齡一定要結婚的,不結婚是該被殺頭嗎?結婚不應該是情到深處,兩個至死不渝的結果嗎?為什麼會成為一項績效考核的任務?沒有遇到,就是沒有遇到,誰也綁架不了我。
我:「我可以不結婚嗎?」
爸:「如果你想好了,在過年過節闔家團圓的日子裡,你看著窗外萬家燈火時,可以忍住不孤單就可以!」
我:「我可以,至少現在可以,未來不一定」
爸:「你太理想了」
我:「那理想是錯的嗎?」
爸:「誰知道,不好說」
如果可以不結婚,我會在城市繁華的街頭,買上一個一居室,會把房間打掃得很乾淨,布置得很有條理,我會有自己的書架,擺滿自己喜歡的書,屋子裡放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我會在大的落地窗前,放上幾盆花花草草。心裡是乾淨的、耳朵是乾淨的、是享受的。如果可以的話,再養條狗。
如果未來有幸,我遇到了那個讓我打算相守一生的人,我會讓她進入我的生活,我們一起來面對未來,如果不是她的話,便不是對的人,我或許會不婚,我知道那將是很難的抉擇,會承受很大的壓力,我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心裡準備。一切順其自然,愛情不是績效考核,幸福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