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我不吐不快。但又不想正兒八經地寫成文章,那就跟大家聊聊天吧。
我這個人,懂一些道理,三十好幾了不懂也不行。但很多時候我做人做事,不怎麼講道理。不會絕對性地用道理作為我分析、判斷、抉擇的方向。
回復讀者來信時,我需要權衡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力,這反而讓我有些藏著掖著。以至於我給出的回覆有些道理,但不一定是我最鍾意的答案。
比如女讀者問,要不要為了男人改變自己的形象?他喜歡女生短髮,那我要把長發剪掉嗎?
按照我個人的處事方式,可能會直接回復「那就剪掉好了」;但這又涉及到另一個維度的問題:女人需要迎合男人的審美嗎?是不是太奴性或物化女人?
考慮到這一點,我給出的答案就會有所收斂。但是,我內心的第一答案,真沒第二答案那麼花裡胡哨。
我這人既複雜又簡單,分問題吧。在我看來,人生中的大多問題都需要簡單化。
很多人老喜歡把問題想得特別複雜,讓很多不是問題的問題,變成了問題。
你若喜歡哪個男人,想要討他歡心,就算你去為他搽脂抹粉,寬衣解帶,不都是很正常的嗎?
要不要為了跟男人約會,就買漂亮的新衣服,花一個小時化妝,還特意洗得香噴噴的?我覺得可以要的呀。
男人喜歡哪種類型的女人?女人怎麼說話,男人更心動?女人怎麼撒嬌,男人更買帳?
這些在我看來,都不是問題。但人若把問題複雜化,就會衍生出很多類似這樣的言論——
男人值得女人花那麼多心思去打扮自己嗎?
靠美色能留住男人嗎?
為什麼要去了解男人喜歡什麼?
放棄自我去討好男人,不是太掉價了嗎?
……
不能說,後面衍生出來的言論,沒有道理。但我在生活中,很少按照這些道理出牌。
雖然道理沒錯,但不等於我們要處處採納它。
可以為了讓對方開心,而放棄一些驕傲嗎?可以的呀。
可以為了讓對方更愛我,多討好他一些嗎?也可以的呀。
可以為了讓對方離不開我,多付出一點嗎?同樣可以的呀。
我有一個老姐姐,特別擔心自己23歲的女兒,在戀愛中傻白甜。
她怕女兒付出太多,愛得太深,投入太真。她問我,怎麼看這個問題?
我理解她作為母親保護孩子的心態,但私下聊天嘛,我也有一說一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人在沒有經歷時,道理是不可能完全影響或者指引到TA的。
哪怕是無懈可擊且積累了長輩多年精華的道理,但說給一個沒有經歷的人聽,ta能明白三分,就已經不錯了。
就算ta聽進去了五分,也不見得能get到這些道理的精髓。
要把道理髮揮出最大的作用,最好是讓當事人先或多或少地去經歷,有了鋪墊後,道理才能更好地被其領悟。
在這之前,若用太多道理,比如為了男人而變美,多卑微;為了男人去學習才藝,多掉價——可能反而會阻礙你真正獲取道理。
女人不管是聰明的戀愛,還是愚昧的戀愛;天真的戀愛,還是老道的戀愛,結果無外乎兩個:得到或失去。
得到,有得到的造化;失去,同樣有失去的造化。
在男人身上吃過虧的女人得到的道理,最容易被女性所承認。比如,不要為了男人付出太多、不要太相信男人的承諾、不要反覆原諒他的錯誤……
但真正把男人玩透的女人,匯集她所有的經驗及領悟,可能最終只得出一個道理:男女之間,根本就沒什麼道理。
今天一個道理,明天一個道理。面對A男一個道理,B男又是另一個道理。我醜的時候,堅持這個道理。我漂亮後,又去堅持另一個道理。
我窮的時候和富的時候,所認可的道理截然不同。我被男人愛和不被男人愛的時候,道理也天差地別。
你若玩透了男人,哪裡還會按照道理去出牌?路子要多野,就有多野。
再說另一個我想表達的現象。
在很多人的理解裡,男女之間需要相互忠誠。若不忠誠於伴侶,這就是情感立場不正確的表現。
從未有人質疑過,由於關係的成立,我們到底在忠誠些什麼?一定要忠誠那個人嗎?
我覺得不是,也不應該是。若真是忠誠於那個人,我認為這不是一種高級的情感認知。
恕我直言,我沒有要忠誠於誰誰誰的概念。
兩個人感情好的時候,我絕不背叛。我忠於的不是對方,而是我自己的感情。
你喜歡一個男人,重點是喜歡,而不是男人。是因為這份喜歡,你才守身如玉。
女人在遭遇男人的背叛時,會傷心欲絕地控訴:我為了你杜絕誘惑,杜絕激情,全身心忠誠於你,而你呢?
一念之間的思維,可以讓人面對同樣的事件,有不同的心態。
若你從內心就認定,你忠於的只是自己的情感,那麼面對伴侶背叛時,你的心態會相對平衡一些,更容易在痛苦中找到一條釋懷的出路。
情感觀點有很多,沒必要分個對錯。但人是有智慧的,我們需要去吸收一些對自己更有益的思維方式。
本質上,在關係中我們忠於的的確不是某個人。
那兩個人感情不好時,有些人也不會背叛對方,又該如何解釋呢?
感情不好時,可能看到對方都覺得礙眼,更別說其他了。此刻沒有出軌,同樣不是忠誠於對方,而是忠誠於自己的教養和品性,也不排除緣於自己的膽怯和弱小。
所以,忠誠於一個人的說法與認知,很容易讓我們鑽牛角尖。會先入為主地把自己的忠誠放在道德的高地,因而滋生出很多委屈、傷痛、憤怒。
若把忠誠的對象換一換,會大大提升你在負面情緒中金蟬脫殼的概率。
哪怕你不認可這個觀點,但在那個特定的時期,你就得用一切有利於你求生的思維。
這是心智。
我的觀點隔三岔五都有變化(或大或小),但惟獨有一點我一直堅持,也反覆提及——女人,完全沒必要隔絕男人。
在這方面,我有些老實巴交地跟部分女性朋友較勁,不是我獨裁,而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講,男女之情也是一種剛需。
也許從階段性需求來說,它不是。但人的階段性需求,不等於你完整的人性需求。
我天真地希望能有更多的女性,客觀地看待這一點。而不是因為某一段糟糕的感情,或者因為這段時間金錢的富裕,精神上的飽和,就定義為它無所謂。
某些女性不結婚,可能是不婚主義。但不婚主義,不等於絕情棄愛主義。愛情的確不是必需品,但也不應該是絕緣體。
部分女性在感情裡吃了苦頭,就下定決心再也不碰感情。一刀切也沒什麼,但我以為若沒到死的地步,就沒必要用「斷臂求生」這麼慘烈的方式。
讓我們減少傷感與痛苦的是高級的心智。你思維裡的愚昧、迷茫、膚淺、混亂,不會因為你換個地方或封閉某個領域,就徹底消失。
若男人輕易就能夠消遣到你,哪怕你棄掉男歡女愛,在生活和工作領域,這樣的你同樣大概率會被消遣。
也沒必要老是去尋求什麼人間淨土。有人的地方,哪來那麼多淨土讓你避世?
恕我直言,大多想要避世的人,都談不上是因為足夠超凡脫俗。之所以吵著避世,基本都是實在玩不轉入世這一塊。
與君共勉。
【包士山的瞎嗶嗶】陸拾一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感情中,我們該忠誠於什麼?她的回答是,忠誠於自己的感情和道德感,而不是特定對象。
這個觀點,解決了很多人的困惑。譬如,一個男人,既掙不到錢,又不關心老婆,還經常家暴、出軌,他的老婆卻守身如玉,不管外面的男人對她多好多暖,她都不會紅杏出牆。可她的老公值得她這樣做嗎?當然不值得。
她忠誠於自己的內心,絕對不是那個人值得她這樣做。
不過,另一個魔鬼問題就出現了:假如我們只忠誠於自己的內心,那就不存在背叛一說。因為,我不愛你了,我愛上了別人,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不存在背叛你,真要說背叛,我只是背叛了自己原來的感情,與你何幹?
這麼想,是不是很有道理?但是,我敢打賭,沒有幾個人能轉過這個彎來。
因為這樣一來,就不存在背叛這件事,男人也不該有綠帽觀念。因為,對方只是移情別戀了,並沒有背叛你,所以,你的憤怒是沒有道理的,也犯不著。
對方沒有契約精神,變心了,屬於「不道德」,既然受到傷害的是「道德」,那麼憤怒的應該是道德衛士,而不是具體當事人。
人們真正該鬱悶的是,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導致對方不愛自己了?
然而,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最缺乏的是自省精神,最擅長的是諉過於人。而且,無論從感情還是婚姻的角度,另一半移情別戀,就意味著自己的利益會受損。譬如,離婚,將面臨財產切割、孩子撫養和再婚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沒有幾個人能容忍另一半變心!
是忠誠於自己的內心還是特定的人?真相就擺在這裡,但人們卻很難接受。
接受與否,從表面上看沒有意義,反正結果都一樣;但實際上意義深遠——
背叛這種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是杜絕不了的,隨著女性的崛起,以馴化女性為骨架的傳統性道德,必然分崩離析。這是時代的大勢,沒有誰可以阻擋。
背叛往往會引發嚴重後果,說到底還是「氣不順」的問題,假如大家接受這種觀念,當事人覺得另一半沒有背叛自己,只是感情變了,就會氣順很多,沒有必要為此動怒和報復,社會就減少了戾氣,會和諧很多。
不過,真這樣的話,最大的社會問題就出現了——大家沒有瓜吃,道德B們也無從體現自己的高風亮節,這是一件非常令人不爽的事。誰能忍呢?
包包弱弱地問一句:您的磚頭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