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獨,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境界

2020-10-04 探路大道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那就是一個人閒下來時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需要打開電視、打遊戲或者上網,才能從某種寂靜中抽身出來。其實一個人是否擁有好心境,真的要意識到「慎獨」這一品質。

在人前表現得進退有度、克制有禮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在私下我們在獨處時還能有人前這番修養。慎獨就是要我們在獨處時,依然克制、有分寸、不放縱自己。

1、慎獨,是無論何時都能堅守本分

有個現象很普遍,就如上課開小差一樣,有挺多人上班也喜歡偷懶,蹭領導不在的時候就逛某寶,一察覺到領導走近就假裝很努力的工作。慎獨要求我們在沒有人監督時,依然可以安守本分工作,而不是磨洋工,做假把式,糊弄自己糊弄他人。

而且這種隨隨便便工作的敷衍習慣一旦養成,其實對自己精神集中能力和持續工作能力有挺不好的影響。你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你對工作懈怠,工作業績自然也會對你懈怠。正因為「慎獨」氣質的缺失,才會導致很多人對「匠氣」信仰,匠氣大概就是那種「沒有任何人監督自己,依然一心一意做自己事的氣質吧!」

2、慎獨,也體現了你背後的修養

慎獨除了出現在工作學習場景,還經常出現我們一個人獨處時。很多人平時在人前就各種宣揚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打遊戲、不喝碳酸飲料,一定要早睡早起……在有旁人在的時候,他們確實是這麼做的,但是當他們一個人在家,就既和可樂,又吃垃圾食品,還熬夜打遊戲,這就是沒有自制力的表現。

當然很多人不慎獨,還表現在「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在人前就說好話一臉笑意,一個人時就滿腹吐槽別人的壞話,甚至被這些心裡的壞水兒的驅使下去背後做壞事。如果這種習慣一旦養成,離虛偽、陰狠的人格也就不遠了。慎獨恰恰要求我們內外兼修、表裡如一。

3、想要做到內心的慎獨,需要長久自律的修行

要養成慎獨的好習慣,需要一個人長時間的自我監督和自控。就像西方故事裡,認為人的內心其實住著魔鬼與天使,天使總在催促你變得更好,人格完美,要做好事,要追求幸福;而惡魔總是用「貪婪」「自私」「暴躁」…等不好的品質佔據你的內心,讓你怒火中燒、暴跳如雷,陷入無邊無際的壞情緒中。

而且惡魔是消除不了的,我們只有時時提防它,才能不讓它佔據我們的內心。而慎獨就是要我們提防我們獨處時,隨時可能出現的惡魔。與思緒長期作鬥爭,其艱難程度可見一斑,但只要你堅持下去,你才能真的身心自由。

其實子曰覺得,慎獨不是要我們處處約束自己,而是為了更大的自由而需要達到的境界。所以慎獨,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境界。

相關焦點

  • 「楊震畏四知」告訴我們: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最隱蔽的東西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最微小的東西同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 我這才意識到:看一個人真正的樣子,不僅要看鏡頭前的表現,更要看鏡頭後能否做到慎獨。一個人最高級的境界,就體現在能否做到慎獨。
  • 大學勵志:《自律最高級的境界,是享受「孤獨」》
    自律最高級的境界,是享受「孤獨。文|尹水一方 來源|道客巴巴01最近朋友圈裡面,有很多朋友曬出了考研備考時期的照片。他們有的為了學好英語,每天會看10個小時的英語單詞;他們中間有的為了能夠在圖書館裡面佔到座位,每天早上都會堅持6點起床。
  • 求同存異,才是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錢不能衡量一個人愛你的深淺,但是時間可以。真正愛你的人,一定會願意花時間陪你,陪你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即使嘴上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但心裡卻因為他的陪伴而幸福著。 一個人要戰勝別人並不難,往往只需要付出比對方更多的努力即可。
  • 獨處,既是一個人的清歡,也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所以,獨處,不僅是一個人的清歡,更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成為自己,為自己而活,在獨處中感受人生的真諦,不失為一種境界。這真的是一種人生境界,也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行。
  • 都說君子慎獨,那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慎獨的人?
    中國從古至今就有很多重視個人修養的思想,《中庸》裡提到過君子慎獨,慎獨的意思就是指越是在沒人看到的地方,越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裡如一,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慎獨其實也是評判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那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慎獨的人呢?
  • 靜,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體現了一個人的成熟,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的境界。靜,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只有恬靜寡慾,耐得住寂寞,排除外界的幹擾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達到自己的遠大目標。所以說,靜,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的前提。
  • 人,活著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常常,人們對於人生活著的最高境界都定位為「問心無愧」。認為人這一輩子只要做人做事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萬事大吉了。然而,我卻認為,這並不是人活著的最高級的境界。人,活著的最高境界除了「問心無愧」這個詞之外,還應該加上「無怨無悔」!也就是說,一個人活,一輩子,活的是一個「無愧無悔」!
  • 你知道一個人最高級的底牌是什麼嗎?答案請往下看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厚道,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厚德載物,包容萬象,悲天憫人,人之本能;道濟天下,智周萬物,樂天知命,人之本性。厚道,看似樸拙,其實是最高級的底牌。如今這世道,要是說一個人厚道,那是極高的評價。
  • 乾淨,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
    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是乾淨。做事乾淨,不裹挾人情,不拿人手短,是一個人處事的底線。做事乾淨,光明磊落,坦坦蕩蕩,是一個人行走世間的口碑。乾淨做事的人,守得住底線,讓人心安;處世有口碑,讓人心寬。乾淨,看似簡單素樸,卻是一個人最好的素養,最高的品質。人,越乾淨,越高貴。
  • 人生之最高境界:不合群
    可往往是到了中年,才能徹底明白:「不合群」,才是人生最高級的活法。我就是一個在外人看起來有點不合群的人,通常是連走親戚都不喜歡。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讓別人來自己家。有些人說我這樣的生活方式,太過孤僻不合群,其實我覺得無所謂。幸福的標準要按照自已的愛好來過,不應該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
  • 賺錢才是最高級的快樂
    什麼是最高級的快樂要摧毀一個人,實在是太容易了,而要保衛一個人,則需要很多很多,尤其需要,錢。人在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沒有經歷過,會認為,人生很容易的,我可以這也要,那也要。平話裡的諸葛亮出山,還對三弟諸葛均說,替我整治田園,待我削平天下,匡扶漢室,我還要歸隱田園。
  • 「三七開」 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
  • 生命的最高境界!(頓悟)
    很贊同一句話: 境界,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一種自我修持的能力,體現了一個人的修為與素養。 以下這些境界,你都達到了嗎?
  • 喜歡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喜歡一個人,被一個人喜歡,這是兩種十分普遍的感情。只不過,雖然同樣是喜歡,但是有的喜歡是很淺,有的喜歡卻是很深。一生中,每個人可能都會對好些人產生喜歡的感覺,但是大多數時候,那樣的喜歡不過都只是剎那的心動,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並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
  •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那麼,境界究竟是什麼?很贊同一句話:「境界,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一種自我修持的能力,體現了一個人的修為與素養。」以下這些境界,你都達到了嗎?02快樂的最高境界心中有風景眼裡有光芒楊絳先生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真正的快樂,不在於外界,而在於己心。心中有風景,就不怕荒涼;眼裡有光芒,才看得見希望。做一個快樂的人吧,生活才會顯得愈發可愛。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我們需要不斷反思自己,反思過去,總結經驗教訓,用心去感悟,從經歷中提取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
  • 最高境界的一條微信!(登峰造極)
    它飽含著人生的感悟,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一種自我修持的能力。境界,其實蘊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快樂的最高境界      心中有風景      眼裡有光芒      真正的快樂,不在於外界,而在於己心。一個人,心懷美好的嚮往,哪怕遇到困難,也不會感覺很苦。
  • 自律:一種素養和境界
    自律:一種素養和境界自律是人們對社會道德、法律等規範的熟知一個人能否在各種場合、環境、誘惑下採取正確、恰當的言行,體現著一個人是否成熟和修養的高低。自律是一個人在社會實踐中通過長期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完善的結果,自律既是一種素養,也反映著一個人的境界。一個時時處處都很注重自律的人,會在無形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因而在各種社會實踐中將更具有號召力和領導力,通常也更容易成就一番大事業。
  • 生命的最高境界(頓悟)
    來源:詩詞天地(ID: shicitiandi)一說到境界,我們就會想起:人生的境界,自律的境界,生活的境界,生命境界.不知不覺中,我們好像都在追求著某種境界。那麼,境界究竟為何物?境界,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一種自我修持的能力,體現了一個人的修為與素養。
  • 生命的最高境界!(頓悟)
    ,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一種自我修持的能力,體現了一個人的修為與素養。人生的最高境界快樂的最高境界婚姻的最高境界;想得開,樂得出,心情才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