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夫妻是千年修來的緣,家是避風的港灣。中年孤寡雖說是人生的不幸,但調整好心態再婚一樣能獲得幸福。
記得九十年代再婚很容易成功。當時離婚人少單身多半是喪偶。那時人們的觀念是男主外、女主內,都覺得男人養女人是天經地義的事。
所以,出現個別女人為一已私慾把再婚當斂財工具,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其實,那只是個案,不能以偏概全。
二十多年過去,隨著社會對這種陋習的譴責與出相應法律的修正,那種以斂財為目的的人少了生存空間。
如果你還是單身,可以放下包袱,給自己一些空間,也給別人更多機遇,心坦誠了再婚更容易成功。
現在中年女性多數有教養,很自尊,也很獨立。人到中年,經歷人生大半的歲月,沉澱了浮躁的青春幻想,磨平了曾經任性妄為的隨心所欲,到了中年,女人從單純到成熟;從不諳世事到處事遊刃有餘,女人天性的母愛與包容又是另一道 風景。
中年女人感覺自己老了,失去美麗的容顏,但她們更怕失去歸屬感。她們怕孤獨,怕那席柔弱的肩扛不起自己的未來,就想找老伴,很少有人想去窺探別人的財產。
如果你還是單身男,當你不再覺得女人再婚是圖謀你的財產時,你選擇的機會就多了。
現在困擾人們再婚的因素有幾個方面。很多人渴求再婚,希望下一次婚姻超越前一樁婚姻,把夢幻般的期望讓再婚來實現。
女人想找經濟富裕的男人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還想擁有一個彼此恩愛又對自己寵愛有佳的丈夫。
男人到了中年,總是對年輕時的歲月過於依戀,總想找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孩,讓她的活力感染自己,仿佛自己又重回到青年時代,所以,只要經濟條件不十分太差,男人都想找小自己十幾、二十幾歲的女人為妻。
同時,現在的男人又變得更現實。在中年擇偶上,他們不再是傳統的大氣,多數人第一考慮的是要與女人對等。對等的原則是經濟獨立,女人要有獨立的經濟來源,要有獨自養老的能力;同時,女人還應遵守傳統的做家務、細心照顧丈夫的責任。
男人這些想法對女人來說很苛求。因為女人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多數人要在四十歲到六十歲之間出去工作,不然,她們沒能力完全負擔後半生的養老。
做為男人,他們不希望女人出去奔波,不然再婚就沒有意義。男人的再婚,他需要女人陪著自己度過孤獨的歲月,還需要她們打理家務、照顧自己。
當男人的現實觀與女人對未來感覺迷茫時,很多中年女人選擇賺錢比再婚務實,男人就錯失很多再婚的機遇。
所以,我認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如果想再婚就放棄苛刻的條件和標準,那麼再婚會不會更容易呢?
本文作者:走出大山的風。寫作不易,拒絕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