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很多人認為背靠大樹好乘涼,在這個關係社會裡如果有自家的親戚便更是如魚得水,對於個體發展來說也更加便利,不用遭受社會的挫折。
實際上,為親戚工作的人真的可以獲得那麼多優待嗎?很多為親戚工作過的人,反而呼籲著千萬不要去為親戚打工,其中的苦,只有受過的人才會懂。
因為是借著關係進入的親戚公司,在進去之前,同事們便會為你貼著各式各樣的標籤。「關係戶」一詞必定少不了,雖然在這個社會謀生,總是享受關係帶給我們的便捷,但人性的本質是利己。
當他們依靠努力換來的工作,你僅僅憑藉關係就能得到,難免會產生不平衡的心。但礙於表面,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這樣一來,大家在實際的交往之中都會主動選擇與「關係戶」保持距離。你期望的、和睦友好的同事關係便不能得到實現。
除此以外,你的同事本身對你的能力有所懷疑,所以更會用放大鏡來看你的工作能力,因此,你就得拿出最大的實力來證明自己。
這會帶來很大的壓力,根據壓力曲線理論,我們可以知道,適度的壓力是推進個體成長的動力,但一旦超越那個度,只會讓個體的能力下降,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倘若你的心理素質並不是很強,那麼你將面對親戚與同事的雙重壓力。假如你通過努力得到他們的改觀了還好,而人總是會陷入越較真越容易失敗的怪圈。
因為你太過看重結果,而忽視了過程的雕琢,這樣很難走入成功。因為是自己麻煩親戚得來的工作,所以不得不承受這種刻板印象。
沒有人會平白無故地幫你,即使是親戚,也是礙於情面的不好拒絕。「出來混是要還的」這句話並未說錯,再好的關係,如果只是單向付出,遲早都會完蛋。
你的親戚開辦公司也是為了賺取更多利潤,所以對公司的一切都希望多加考量。
如何用最小的投資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這是每個企業家都會思考的。其中,人力成本是他們更加看重的,希望能夠通過個體才能的多樣化,為公司創造超出其工資本身的最大利益。
所以,在招人上格外慎重,對於靠著關係進來的人,亦是如此,他們希望自己的親戚也能為自己創造價值,當普通員工犯錯時,可以通過批評教育、用公司的規章制度辦事。
可面對自己親戚時,難免帶有情分,不能隨意批評,更不能選擇開除。這會讓老闆很難辦,如果自己的親戚能力不足,導致事情得不到完美解決,更會使你與老闆遭到全公司的詬病。
原本還不錯的親戚關係,很可能因為工作上的失誤而產生隔閡,這對維護親戚關係十分不利。公司這樣的場所更講求公事公辦,摻雜了親戚情,難免使事物主觀化,不利於正確抉擇的實施。
雖然在親戚手下辦事十分安穩,但也對個人有很大的限制。也許你的愛好並不在此,但不得不為親戚做著你不太喜歡的事。
你可能看不慣親戚公司的行事作風,但如果直接說出口,會被認為是個愛打小報告之人,所以大家會時刻小心,提防著你。
當你真正進入親戚的公司時,可能也會陷入自己能力與職位不匹配的風險。但礙於面子,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缺陷,只能硬著頭皮去完成各項任務。
若你想要離開所在崗位,該如何告知親戚又不傷感情呢?現實生活裡,很多人都是開心地投奔親戚,最後卻灰頭土臉地離開。
我們與親戚日常相處時,看到的多是生活,這與工作是有差距的。所以,很多人都不能適應親戚在工作上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