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七夕,我們想到的都是浪漫甜蜜的愛情。在七夕的這一天裡,更是充滿了各種儀式。
情侶之間互送禮物、鮮花,看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再吃一頓浪漫的晚餐。好像這些都是七夕情人節的標配。
一般來說,情侶之間負責安排如何過七夕節的是男人,享受安排的自然就是女人。
於是,七夕成為了女生們最期待的一個節日,可以收到鮮花、禮物,走在路上更是被人羨慕的對象。
在七夕這一天最頭疼的,應該就是男生了,要買女友喜歡的禮物,還要讓自己準備的驚喜超乎女友的想像,否則迎來的可就是女友的失望和冷漠臉了。
為何男人會因為七夕而頭痛,究其原因,應該就是那所謂的儀式感了。
關於七夕的儀式感,許文很有感觸。
他跟女朋友戀愛不到一年,今年也是他們在一起過的第一個七夕情人節。
女朋友愛追劇,特別是那些關於浪漫愛情的偶像劇,更是迷戀那些「小鮮肉」。而他喜歡打球,喜歡各種運動,不太喜歡把時間浪費在那些幻想中。
自從戀愛以後,他也有努力地想要做一個好男友,儘量對女友細心一點,體貼一點。可他本就是那種比較實誠,不懂得太多浪漫的男人。
七夕快到的時候,女朋友就有暗示他,自己特別期待兩人在一起的第一個情人節。
雖然許文對這些並不感冒,但是為了女友高興,他也想儘量地去滿足女友。在七夕之前,許文就給女友買了一條項鍊和一雙鞋子,雖然不是很貴,但也是他能夠承受的最大限度了。
除此,許文還特地買了電影票,定了晚餐。
有人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它會讓你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找到詩意的生活,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找到不願將就的勇氣」。
生活確實應該如此,就像在索然無味的飯菜中加點調料,味道立馬就不同了。
但是我們更應該明白,儀式感和矯情完全是兩碼事。
生活需要儀式感沒問題,但是請別把儀式感看成是愛情的唯一要求,更別讓你的愛情只剩下了儀式感。
這就好比兩個人在吃晚餐的時候,點上蠟燭享受燭光晚餐確實會很浪漫,很有情調。但這不代表兩個人在吃晚餐的時候,必須要點上蠟燭,否則這飯就吃不下了。
我們應該清楚,儀式感可以為愛情錦上添花,但絕不能成為愛情的束縛。
只可惜許文遇到的,就是一個有點矯情的女友了。
七夕當天,許文把禮物送給女友,還說要帶她去吃飯看電影。
吃完飯出來,許文跟女友走在大街上,女友看到別的女生都抱著鮮花,很是羨慕,就對許文說:「你為什麼不給我送花呀?你不知道七夕和鮮花才是標配嗎?」
許文一時語塞,想了一下說道:「那花多貴呀,也就只能擺在那看一下,我給你買的鞋子和項鍊,至少還是個實物,可以穿戴很久呢!」
女友卻揪著不放說:「你是說花太貴,所以不捨得給我買嗎?這是我們的第一個七夕,你竟然這麼摳門。」
許文更不知道怎麼應對,只好解釋說:「我不是捨不得花錢,我就是覺得沒有必要。」
女人依舊不依不饒:「你要是捨得,你現在就給我買一束玫瑰。七夕節,送玫瑰才算有儀式感,才對得起這個節日。」
許文心裡很是惱火,女友不知道,他為了送禮物,以及看電影吃飯這些都差不多花光了這個月的工資,哪還有錢去買幾百塊一束的玫瑰呀。可是他並沒有打算在女友面前賣窮,只好說明年七夕一定給她買一束玫瑰。
可是女友卻覺得他就是不捨得為她花錢,沒有儀式感,吵鬧之下,女友說他根本不愛她,直接提出了分手。
許文覺得這太可笑了,在七夕當天,自己居然因為一束玫瑰花分手了。
情侶之間的儀式感,是為了提高兩人的幸福度,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若是強行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儀式感,最後失去的就不僅僅是這些儀式了,還有心愛的人。
我想,生活所需要的儀式感,應該是我們懷有的那份熱情,而不僅僅是具體到某樣東西。
對於這種矯情的女人,應該反思一下,到底是男人對自己的那份心意重要,還是那一束玫瑰花比較重要。
愛你的男人,願意為你考慮,為你送上你最需要的東西,提前安排好這一天的行程,難道這些都比不上那一束玫瑰花嗎?
生活需要儀式感是沒錯,但我們絕不能讓自己被困在儀式感這樣的固有觀念裡,更不能覺得情人節就必須要收到鮮花才算完整,男人才是真心愛你。
所謂的儀式感,應該還有更廣泛的概念,不僅僅是指某樣具體的東西。
或許是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許是對方為自己準備驚喜的那份心意;或許是對方的每一次關心和體貼。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矯情歸結到儀式感上面。
記住:別讓你的生活被儀式感所支配,更別讓你的愛情只剩下儀式感,那樣的話,你的愛情也就不再純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