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我們因為一束玫瑰分手」:別讓你的愛情只剩下儀式感

2020-09-05 曉楓說情

對於七夕,我們想到的都是浪漫甜蜜的愛情。在七夕的這一天裡,更是充滿了各種儀式。

情侶之間互送禮物、鮮花,看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再吃一頓浪漫的晚餐。好像這些都是七夕情人節的標配。

一般來說,情侶之間負責安排如何過七夕節的是男人,享受安排的自然就是女人。

於是,七夕成為了女生們最期待的一個節日,可以收到鮮花、禮物,走在路上更是被人羨慕的對象。

在七夕這一天最頭疼的,應該就是男生了,要買女友喜歡的禮物,還要讓自己準備的驚喜超乎女友的想像,否則迎來的可就是女友的失望和冷漠臉了。

為何男人會因為七夕而頭痛,究其原因,應該就是那所謂的儀式感了。

關於七夕的儀式感,許文很有感觸。

他跟女朋友戀愛不到一年,今年也是他們在一起過的第一個七夕情人節。

女朋友愛追劇,特別是那些關於浪漫愛情的偶像劇,更是迷戀那些「小鮮肉」。而他喜歡打球,喜歡各種運動,不太喜歡把時間浪費在那些幻想中。

自從戀愛以後,他也有努力地想要做一個好男友,儘量對女友細心一點,體貼一點。可他本就是那種比較實誠,不懂得太多浪漫的男人。

七夕快到的時候,女朋友就有暗示他,自己特別期待兩人在一起的第一個情人節。

雖然許文對這些並不感冒,但是為了女友高興,他也想儘量地去滿足女友。在七夕之前,許文就給女友買了一條項鍊和一雙鞋子,雖然不是很貴,但也是他能夠承受的最大限度了。

除此,許文還特地買了電影票,定了晚餐。

有人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它會讓你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裡,找到詩意的生活,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找到不願將就的勇氣」。

生活確實應該如此,就像在索然無味的飯菜中加點調料,味道立馬就不同了。

但是我們更應該明白,儀式感和矯情完全是兩碼事。

生活需要儀式感沒問題,但是請別把儀式感看成是愛情的唯一要求,更別讓你的愛情只剩下了儀式感。

這就好比兩個人在吃晚餐的時候,點上蠟燭享受燭光晚餐確實會很浪漫,很有情調。但這不代表兩個人在吃晚餐的時候,必須要點上蠟燭,否則這飯就吃不下了。

我們應該清楚,儀式感可以為愛情錦上添花,但絕不能成為愛情的束縛。

只可惜許文遇到的,就是一個有點矯情的女友了。

七夕當天,許文把禮物送給女友,還說要帶她去吃飯看電影。

吃完飯出來,許文跟女友走在大街上,女友看到別的女生都抱著鮮花,很是羨慕,就對許文說:「你為什麼不給我送花呀?你不知道七夕和鮮花才是標配嗎?」

許文一時語塞,想了一下說道:「那花多貴呀,也就只能擺在那看一下,我給你買的鞋子和項鍊,至少還是個實物,可以穿戴很久呢!」

女友卻揪著不放說:「你是說花太貴,所以不捨得給我買嗎?這是我們的第一個七夕,你竟然這麼摳門。」

許文更不知道怎麼應對,只好解釋說:「我不是捨不得花錢,我就是覺得沒有必要。」

女人依舊不依不饒:「你要是捨得,你現在就給我買一束玫瑰。七夕節,送玫瑰才算有儀式感,才對得起這個節日。」

許文心裡很是惱火,女友不知道,他為了送禮物,以及看電影吃飯這些都差不多花光了這個月的工資,哪還有錢去買幾百塊一束的玫瑰呀。可是他並沒有打算在女友面前賣窮,只好說明年七夕一定給她買一束玫瑰。

可是女友卻覺得他就是不捨得為她花錢,沒有儀式感,吵鬧之下,女友說他根本不愛她,直接提出了分手。

許文覺得這太可笑了,在七夕當天,自己居然因為一束玫瑰花分手了。

情侶之間的儀式感,是為了提高兩人的幸福度,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若是強行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儀式感,最後失去的就不僅僅是這些儀式了,還有心愛的人。

我想,生活所需要的儀式感,應該是我們懷有的那份熱情,而不僅僅是具體到某樣東西。

對於這種矯情的女人,應該反思一下,到底是男人對自己的那份心意重要,還是那一束玫瑰花比較重要。

愛你的男人,願意為你考慮,為你送上你最需要的東西,提前安排好這一天的行程,難道這些都比不上那一束玫瑰花嗎?

生活需要儀式感是沒錯,但我們絕不能讓自己被困在儀式感這樣的固有觀念裡,更不能覺得情人節就必須要收到鮮花才算完整,男人才是真心愛你。

所謂的儀式感,應該還有更廣泛的概念,不僅僅是指某樣具體的東西。

或許是一個溫暖的擁抱;或許是對方為自己準備驚喜的那份心意;或許是對方的每一次關心和體貼。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矯情歸結到儀式感上面。

記住:別讓你的生活被儀式感所支配,更別讓你的愛情只剩下儀式感,那樣的話,你的愛情也就不再純粹了。

相關焦點

  • 「因為一束花,我離婚了」:別讓婚姻,毀在了沒有儀式感
    我們一直以為,愛情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卻不想,有些人的婚姻卻使生活變得更加平淡。 所以,再深厚的感情,最濃烈的愛情,在時間的推移下,都會隨著儀式感的淡忘而漸漸消逝。 林宛央說:儀式感,是讓我們擁有愛的感知力,並用心地去感知這個世界。
  • 七夕後四天,精打細算的老公拿回一束枯萎玫瑰花:這花扔了可惜
    但是,現實是如果兩個人結婚了,那麼男方就很有可能忘記這一點,在我身邊有結婚以後很多男人都會在節日上栽跟頭,不是忘記了結婚紀念日就是忘記對方的生日,什麼情人節、七夕節就更不會在意了。方盈說她要準備離婚了,而且僅僅是因為七夕節的一束花,話一出口,我們都不信。因為作為她大學四年的舍友,我知道方盈並不是那種注重儀式感而且把錢看得很重的人,否則她當時就不會義無反顧地嫁給吳旭。
  • 別讓愛情輸給了儀式感
    情人節,在我們想像之中,是一個很浪漫的日子。可以擺很多的玫瑰,做一個愛心形狀,也可以是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做成一個一個花車,然後兩個人在一起享受浪漫的晚餐,聞著玫瑰的花香。或者,兩個人可以互相贈送禮物,讓這個節日,變得很特別。劉先生是一個不愛浪漫的人,或者說,他是一個非常勤勞的人,忙碌的生活,讓他不得不放棄生活的「浪漫情懷」。
  • 「儀式感」不怎麼樣,卻好過懶得走過場
    我聽過最慘的一個七夕故事就是,七夕的對話,永遠路唇不對馬嘴的兩個人。你說,七夕到了,你送什麼禮物給我啊?他說,你還喜歡搞這些沒用的東西,七夕不過都是商家為了賣貨搞出來的宣傳罷了,只有你才傻傻為商家買單,你看他們在宣傳愛情啊什麼的,不過是營銷手段,便宜他們幹嘛.....
  • 吳京:男人,也需要儀式感
    狐狸希望小王子每天都可以在固定的時間來拜訪,因為「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幸福……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
  • 七夕,節日的真正意義是對儀式感的喚起
    有的抱怨說七夕和他無關,繼續苦命加班;有的說自己從來沒收到過任何節日禮物;有的說七夕跟平常一樣,沒有任何的實質區別!有的害羞地曬出了收紅包的截圖,有的是對節日滿懷的期待!節日的背後是對儀式感深深地喚起~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又多了一個傳達愛意的節日—5.20,現在每年的5月20號這一天,也變成了大家眼中的「情人節」,各種表達愛的方式被傳遞開來!有的送花,有的發紅包,有的買禮物……其實,女人的心思很簡單,她要的不是多一個節日,而是在平淡中多一份愛的表達,多一份愛的儀式感!
  • 七夕節用1元券請女朋友吃飯:愛情的儀式感,你怎麼看?
    生活中,我們需要儀式感。愛情,更是如此。不得不佩服,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竟被商業成功塑造成了又一個情人節。由於商家和媒體的大力渲染,這個節日在中國可謂是備受期待。正因如此,這一天顯得格外熱鬧,情侶間表白、送禮物的新聞粉墨登場,讓廣大的吃瓜網友津津樂道。
  • 七夕也要記得分手的儀式感:體面
    她從包裡拿出了一個小盒子塞到我的懷中:木頭,分開需要儀式感,無論是愛情還是其他。送給你,我親愛的朋友。感謝你大學四年對我的照顧,再見了。她轉身坐進了車裡,留下我抱著她送我的小盒子,呆愣的站在原地。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小七這四年每一次分手都要和對方交換禮物的行為,是多麼的明智。
  • 女生要的儀式感是什麼?為什么女生都要儀式感?
    「七夕忘了送禮物,女友和我分手了,過個節就這麼重要?」  「就因為我七夕忘了送禮物,她就要分手,合著這麼多年感情,還比不上個節日禮物?」  「因為去年情人節送錯了口紅色號,被她一直記到現在,現在一過節,我就害怕,都成條件反射了」  每次一到節日的時候,後臺總會被男朋友們的各種有關禮物,儀式感的抱怨佔據,開始瘋狂吐糟那些「不過節就要分手」的女朋友們。
  • 6年的情人只送一束花,家常四個菜過七夕,感覺缺點啥
    導讀結婚6年,7個情人節收到一束玫瑰,僅此一次,我和老婆2013年冬季那會認識的,還記得那時天氣很冷,初次認識3個月就結婚了,算是閃婚,談戀愛那年的情人節恰好和春節假期重合,就過了一次沒有情人的情人節,2014年結婚以後日子是淡泊寧靜,尤其是有了寶寶以後,一個工作一個看孩子,沒有二人世界,生活更是平淡無奇。
  • 七夕算是節日嗎?其實它都不如六一兒童節有意義,愛情不是節日。
    七夕,其實它什麼都不是,僅僅是玩的藉口,心靈空虛的出口。七夕,它沒有任何意義,都不如六一兒童節充滿天真的快樂。七夕,它僅僅是一個日子,普通到變成了有儀式感的一束玫瑰花,和愛情無關。七夕,不要和愛情聯繫,愛情是門功課,懂愛的好學生自然會得到愛的高分,差生自然會浪費玫瑰的價值,與真正的愛無緣。七夕,不該成為中國的情人節日,應該成為傳統文化的紀念日,標準的稱呼它為愛情紀念日。只有結婚後的人才可以過,以正婚姻觀。
  • 「暗示了一周,男友還是送了一束蔫了的花」:有一樣東西,男人都缺
    但如果你要她證明愛,她就會向你展示男友送給她的鑽戒、男友給她做的早餐、男友給她的一個擁抱。 女人眼中的儀式感,其實無關物質,無關年紀,無關現實中那些苦難,只關乎我愛你和你愛我。 因為愛情是一個私人屬性很強的東西,比的就是「我有你沒有」的特殊性。 就像前幾天,孫儷落選白玉蘭最佳女主角後,鄧超捧著一束白玉蘭的花骨朵來接她回家。
  • 七夕|一個人,也要有儀式感的過節
    但是,現在人們普遍默認七夕是有伴侶的人才能過的節日,忘記了其實這個節日的本身還有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的寓意。所以,單身的男孩女孩們,七夕不是有伴侶的人獨有的節日,它是所有想要擁有愛的人共同的節日。因此,即使只是一個人,也要有儀式感的過這個七夕。
  • 你要的七夕儀式感 麗楓都準備好了
    七夕節,也是傳統的中國情人節,這個節日讓人們都能懷點小天真,相信世間有美好的愛戀。作為一年最有儀式感的節日,無論你的身邊是否有伴侶,麗楓都為你準備好了七夕的儀式感。單身族:愛自己是終身的浪漫在七夕這個「虐狗」的日子裡,單身的人更要對自己好一點,有儀式感地度過這天,學會了愛自己,更會愛別人。七夕單身的你可以給自己準備一頓美味的大餐,關上燈欣賞一部心儀已久的電影,把自己家中營造出浪漫的氛圍。
  • 為什麼愛情需要儀式感?
    今天是七夕,是屬於戀人們的節日。有很多情侶們在這一天很開心的慶祝節日,共同度過愉快的二人世界,對他們來說能有一天光明正大慶祝愛情的節日,是非常甜蜜幸福的。 然而也聽到不少人抱怨「整天過節,有什麼好慶祝的?」「為什麼一定要過七夕呢?」「搞不懂過這些節日有什麼用?」 對待節日的不同態度,代表了人們心中儀式感所佔的比重。
  • 七夕,給你的愛安排一場約會吧!愛情儀式感這個東西有時挺重要的
    七夕來了,不如趁著這個浪漫的節日,給你的愛安排一場約會。約會的地點不重要,約會的形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兩個人在一起度過這個七夕。七夕,有了你的約會,有了你的陪伴,你的愛人肯定會驚喜滿滿,幸福感指數瞬間爆棚,從而更愛你,你們的感情也跟著升級,並且更加穩固。不要說形式的東西不重要,有時候愛情儀式感真的可以挽救一段感情。還記得,我曾經的一個女同事,她說她很討厭愛情儀式感這個東西,看似美麗卻讓人感到縹緲。
  • 七夕,一束花帶來的愛的暢想……
    想過,或許是因為我一次次的,因為捨不得花錢兒童2008年那個雪花紛飛的冬天,我以倒貼自己的形式,嫁給了沒車沒房的老公。遠嫁是一種付出一生代價的勇氣,有人說偌大的山東,嫁不了你,偏要嫁給遙遠的沒有根基的他。或許這便是上蒼的安排!可是,多年以後,那個擁有他親手送花的夢,卻依然存在。最近的幾年,每逢七夕,我總是會調皮的問他,我的花呢?他總是各種藉口,便不了了之了。
  • 七夕:真正愛你的人,願意給你一個愛的「儀式感」
    有人評論說,領證的日子不一定非要在二月十四日或者七夕,而是領證的那天自然就成了你最好的紀念日;也有人說,這是他能給她最好的禮物,看的人永遠不能理解他們真正的心理,而他們或許就是想給他們的愛情多一些浪漫與儀式感。
  • 七夕:男子花一元請女朋友吃飯,挨耳光遭分手,愛情藏在細節裡
    女孩指責男孩小氣,平時相處的過程就如此小氣,沒有想到過七夕還是這樣。她怒甩了男生一個耳光之後,還提出分手。其實女孩心裡的火藏著不是一天兩天了,七夕這次的事情只是一個引爆點。倘若不是今天爆,就有可能是未來的某一天。
  • 新生代緣何中意儀式感?
    你對下面的情境一定不陌生。當你參加摯友婚禮,你會換上一身光鮮的衣裳;當你旅居一個陌生的地方,你會打卡拍照珍藏;當你開始一份新的工作,你去理髮店做個新造型。以上,你都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叫「儀式感」的神秘力量,在我們生活中的具體投射。儀式感,一個無數年輕後浪的常掛嘴邊的「教條」,是時候窺探它神秘面紗背後的真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