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會讓你最反感?
太多的人選擇了一個答案:到處講道理的人。
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以理服人,不應該是最正確的為人處事方式嗎?
我覺得,太多事並非如此,恰恰相反,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只有兩面,也不能簡單採用一刀切的方式輕鬆判定,而是太多場合需要講感情,而非講道理。
一個人最愚蠢的行為,就是逢人講道理。
「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
我一直的觀點是,幸福的家庭不需要講道理,而更多的是要講情感、講在乎、講理解。
如果與家人時刻是以講道理、說正確的方式來處理矛盾,非但不會讓讓關係向好,反而只會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糟。
我曾經隔壁的鄰居張哥,就是一個在家裡處處喜歡講道理的人。
有一次,我聽到張哥和老婆吵架,起初以為只是簡單的拌嘴而已,沒想到吵架聲越來越大,我急忙過去勸架。
過去一看,一屋狼藉,張哥的老婆將客廳內很多東西都摔碎了。
我仔細一問,原來是因為張哥的老婆想出去吃飯,張哥不同意,兩個人意見不一致引發爭吵,繼而開始矛盾升級,上升到摔砸東西的地步。
僅僅因為出去吃飯怎麼會讓矛盾持續加劇?
原來,張哥老婆說一家人好久沒一起出去聚一下,趁今天有時間正好出去吃飯。
張哥不同意,說這個月家庭支出已經很多,如果再出門吃飯恐怕要超支。他對我說,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正確的,他還找來紙和筆給老婆計算一下收支與支出的情況,想讓她一清二楚。
張哥老婆非但不理解,還說出去不吃貴的,可以吃便宜的。他覺得更不行,這會助長出門消費的欲望,堅決不行,害怕老婆不理解,又是一番大道理。
換來的不是理解,而是咆哮般的回應,還有摔東西的代價。
家庭不需要講道理,而是多講感情、講理解。
妻子想的是一家人團聚,而老公想的是如何用大道理說服老婆別出去,如此這樣,非但解決不了問題,也沒有辦法讓兩個人互相理解,只會讓女人有一個感覺:男人不在乎自己。
所以,不要拿自己在外面那套與人理論的方式放到家裡,這裡講的是感情與在乎,還有理解。
不管你身在職場,還是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打拼,面對抉擇時不要講道理。
因為,在這裡不看重誰說的道理對不對,而是看結果成敗、看利益得失。
當你在職場中,因為一項任務沒有完成,當你試圖用講道理的方式為自己開脫時,非但不會得到領導的理解,還會認為你強詞奪理,是一個浮誇的人,以後不會繼續信任人。
因為,職場中只看成敗,不看解釋,要的是能夠完美完成任務,給公司帶來利益,其他都不是公司看重的東西。
當你在奮鬥路上與人合作,大家看重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在一起能謀利,如果面對每一次的失利都要講道理去解釋,相信沒有人會跟你長久在一起。
太多時候,以結果證明自己、以獲得利益證明關係,是太多年成年人都要學會的處事原則。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當你遇到的一個人跟你並非是一類人或同一個認知層面時,你去講道理非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對方誤解,只會加劇矛盾升級。
我有一次上班路上,看到一個騎三輪車的老大爺從一個胡同裡加速竄了出來,根本不顧及馬路上正常行駛的汽車。
一不小心,他的三輪車撞上了正常行駛的一輛轎車,司機是一個年輕的姑娘。
姑娘下車看了大爺身體沒事,然後跟大爺說剮蹭一點點就算了,自己著急上班,這件事到此為止。
不料,老大爺不同意,說姑娘的汽車撞了自己的三輪車要賠錢才行。
姑娘頓時非常生氣,非要跟老大爺講講交通規則,希望他認識到是自己錯了。
可惜,老大爺根本不予理睬,甚至還躺在地上,說汽車撞自己了……
最後,交警趕到後才把這件事處理妥當。
其實,如果你遇到了跟你不是同類人,沒必要講道理,直接報警事是最明智的行為,你別期待對方會理解你,畢竟彼此都不是一個認知層面,說再多也沒用,也解決不了問題。
4
在我看來,之所以認為逢人講道理是愚蠢的,背後的原因是你最試圖去改變對方,讓對方認同你的觀點,讓對方接受你說的是正確的,繼而按照你的要求去行動。
其實,當你想去說服對方有很多技巧,但是一定要分場合、分人群要區別對待,而不是一視同仁。
在家庭中,家人也好、愛人也罷,不能以簡單對錯而去對待,而是是否在平時的小事裡給予關心與關懷,你越是拿對待談判夥伴的講道理的方式對待家人甚至上綱上線,家人越覺得你的愛少一些,畢竟家人之間的愛都是通過在乎與不在乎來衡量的。
退一步說,即使對方錯了,你贏了也沒有勝利的愉悅;你輸了,愛人開心了,彼此的感情反而更加融洽了,這就是與家人相處的智慧。
另外,在職場中或者是奮鬥路上,大家看重不是誰最能說,而是都羨慕成功者、強者。他們總是以結果、利益來證明自己的正確,讓很多人信服、跟隨。單純只是拿說道理的方式去工作,只會讓人覺得你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只是空話一堆的無能者。
還有,面對不是一路人不去講道理,是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不讓自己陷入無端情緒中不能自拔,而是以一種快速處理問題的方式解決當下的難題,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這些才是對自己、對最愛的人最好的善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