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分粥原則:利己並不妨礙公平

2020-09-11 進擊的羊

分粥原則是政治哲學家羅爾斯提出的,它揭示了社會財富的分配問題,羅爾斯把社會財富比作一鍋粥,這鍋粥並不是敞開的「大鍋飯」,因此羅爾斯假設了七個小矮人共同分粥——這七個小矮人,實際上代表的就是政治經濟學體制下的廣大人民,而每一個小矮人作為分粥人的不同表現,代表的自然就是不同的政治經濟體制。

分粥原則

第一種方法:擬定一人負責分粥之事。但是這樣很快會發現分粥人自己的粥多,其他人吃不飽,於是大家總結出結論:「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第二種方法:大家輪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但是這樣看起來是公平的,但是每個人卻只能在自己分粥的那一天能夠吃飽,其他幾天則忍受飢餓。這次總結得出:「資源嚴重浪費」。

分粥原則

第三種方法:選舉一位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人開始還算公允,但是不久後他就開始為自己和那些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人多分一些。又一次總結得出:「畢竟人不是神,即使是神也做不到絕對的公平」。

第四種方法: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小組和制約力。這樣分粥的公平性是做到了,但是由於經常雙方會發生巨大的爭執,往往是粥分完了,也已經涼了。總結之後發現:「這樣的情況在政府機關單位中比比皆是」。

分粥原則

第五種方法: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分粥的人最後一次擁有剩下的粥。這種方法竟然很有效,每次七個人碗裡的粥都是一樣多。

由此可見,分粥者最後得到粥是最好最公平的辦法。因為讓分粥者最後領粥就要求他每一碗粥都必須分得均勻,否則最後剩下給自己的變成了最少的粥。只有分得合理,自己才不至於吃虧。

通過這個法則我們可以明白:制度決定行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一個工作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風氣,一定是機制有問題,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制度。那麼如何制定並執行系統的制度,就成了每個企業每一位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具體可以從下做起。

分粥原則

第一:構建制度,獎懲分明。搞好制度建設是做好的工作的前提,執行制度才是提高效率的關鍵。要想有效執行制度,首先要培養員工對制度的認同感。其次在執行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完善和優化各類制度,樹立制度的權威性和執行能力。最後要敢於直面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深入基層員工調查,讓制度更加公平和人性化。

第二:領導垂範,率先執行。古人說:「身教重於言教。」領導的執行力是企業制度建設的最有力保證,企業中各級領導既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執行者,就像是秦朝的商鞅變法一樣,自己制定的法律也一定要自身遵守。


分粥原則

第三:文化引領,廣泛認同。制度建設屬於企業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就是對制度負責,敬業的精神和服從誠實的態度。把企業制度融合進企業文化深入人心。讓它成為一種守則,一種信念和一種精神力量。

執行制度不是對職工的約束,而是對職工的關愛和負責。執行制度就是尊重自己。讓職工明白制度是為了保護大家,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行為。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榜樣的作用,需要樹立一種先進個人或者集體的形象,彰顯他們的努力,作為企業其他人學習的榜樣。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尼倫伯格原則:談判,損人利己不如利人利己
    在我們購物時看到一件自己想要的商品,我們避免不了與商家討價還價,賣家肯定會在誇獎自己商品之後,適當的詢問顧客的心理預期價位,然後給出一個自己合理的價格,買家也會在評估之後決定繼續還價還是接受報價。最終生意成交,賣家掙了錢,買家得到了自己心儀的商品,各取所需這才是雙贏。
  • 打破墨菲定律的是什麼?
    於是,心有不甘的小馬,經常向同事們發個牢騷,抱怨自己不受重視,抱怨公司的領導如何的不公平,自己的遭遇如何令人氣憤等!《打破墨菲定律,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不同結局》,作者通過多年研究和大量事例,從樂觀和悲觀這一不同的人格特徵出發,揭示樂觀主義者取得成功的原因,剖析悲觀主義暫時失敗的成因,從心理學層面指出,人的行為才是自身問題的關鍵所在。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那麼,為什麼《與愛同居》又叫《真愛墨菲定律》呢?
  • 為什麼你總是生活工作不順心?《墨菲定律》告訴你,自己才是源頭
    人是一種主觀思維的動物,人的本性之一就是利己。在職場中,很多人經常抱怨領導待人不公,認為領導故意刁難自己;在生活中,夫妻吵架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過錯的一方。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把不幸的生活和失敗的責任歸咎在他人或是運氣身上。
  • 《異性間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 墨菲定律:一個人越來越幸運是有原因的,5個跡象,遇到就恭喜了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墨菲定律」的來源。很多人一想到這一層,立馬認為,墨菲定律是一句「毒雞湯」。,又不努力前行,慢慢的,就被落到後面了。如果把這個定律放在你的事業上,這一條墨菲定律完全可以正面解讀:>有數百條關於職場、生活、情商、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原則、定理、定律等內容,從起源到應用,清晰而明白地呈現給讀者,是職場人行走職場的利器。
  • 一本教你萬事未雨綢繆的好書——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初次知道這個定律是在大學的時候,看著一本書上是這樣介紹他的——當你越怕一件事情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他就一定會以你怕的形式出來。我當時就想,這不就是好的不靈壞的靈嗎?
  • 《墨菲定律》精華12句,讓你掌握事情發展規律,換個角度看世界
    有人說,只要當你還在呼吸,就用得著墨菲定律。墨菲定律也被譽為「世界第一大定律」和「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人往往是怕什麼就來什麼,越擔心的事情,它就越會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哪怕這種可能性只有0.001%,它總會發生。
  • 你怕什麼就會來什麼的墨菲定律
    什麼是墨菲定律呢?如果有兩種以上的方式做某件事情,其中一種方式將導致災難,那麼一定會有人選擇這樣的方式。說白了,你越害怕什麼就會來什麼。這就是墨菲定律在我身上的例子。試想一下,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過類似的經歷,越害怕這件事情的發生,這件事情最後還是發生了。那麼墨菲定律為什麼會發生呢?
  • 泰劇《真愛墨菲定律》玻璃渣換麥芽糖!甜蜜同居生活將開啟!
    這周更新的泰劇《真愛墨菲定律》(又名《與愛同居》)第六集,胖友們你們看了嗎?老阿姨剛剛看完,甜出了糖尿病。真不容易啊!腹黑攻守得雲開見月明啊!都說虐虐更健康,但是看《真愛墨菲定律》這一集前半部分的時候,還是挺想手撕type的!這渣受,嘴太賤了!不僅亂撩妹子,更過分的是見第一面就想和人家一起做運動!這禽S......當然這炮灰女助攻也是挺主動的......type浪起來還真的像個渣男!言語輕佻,動作曖昧,套路更是一套接一套!渣男受!鑑定完畢。哈哈哈哈哈!更過分的是什麼呢?
  • 不要讓墨菲定律左右你的愛情
    墨菲定律很簡單:你越害怕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不要怪墨菲定律像一個魔咒,其實,是你的心理暗示和主觀上的原因。要麼,不夠自信,對自己,對對方存了過多顧慮,而這種顧慮又讓你不敢大膽地、無所顧忌地去愛;要麼,沒有愛他的全部,對自己不接受、不喜歡的方面,假裝沒看見。所以,不要迴避,在愛情來臨時,你害怕什麼,就勇敢、真誠地去面對,找準問題的源頭,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當確定那確實是你想要的愛情後,就坦率、自信地張開雙臂去擁抱。
  • 無時無刻圍繞在你身邊的——墨菲定律
    一名工程師偶然間的靈感發現了這一定律,這個定律是西方文化的三大發現之一。用簡單的話來解釋這個,就是越怕出事,越會出事!老話說,人的嘴巴是最惡毒的,所以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同樣語言也是最可怕的枷鎖,一旦說出去,再也收不回來,所以凡事請三思行(說),當你擔心的事情,在內心自言自語這樣壞的事情也大概率的發生!
  •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 有風險的投資虧是必然的
    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Murphy)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原文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 打破墨菲定律,心態決定運勢
    這就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有時候也會形成一種暗示,尤其是在我們面對重要事件時,會被消極的負面情緒影響,擔心會有不好的結果發生。美國的蘇珊娜·c·賽格斯特倫博士通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概念:積極的心理狀態能夠更好地幫助人們避免墨菲定律的發生,也能夠削弱困難帶來的消極情緒。她以此為基礎,創作了《打破墨菲定律》這本書,旨在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幫助更多人擺脫身陷困境的窘迫。
  • 不是你的問題,那些想不到的意外有可能是墨菲定律
    ,但是一不小心劃到了手指就血流不止; 早高峰乘車,自己站著的地方總是空不出座位,一路站到腿軟,每次快下車的時候,就有一堆的空位沒人座; 如此…… 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墨菲定律,當然你也可以叫它「倒黴定律」。
  • 《打破墨菲定律》對待愛情 樂觀一點
    墨菲定律講:你越害怕發生的事,越會發生。這個魔咒也同樣適用於愛情!熱戀中的我們,總是會帶著悲觀消極的態度,不自覺地去猜忌並試探著對方有多愛自己,到最後原本充滿信任的愛情也會面目全非。所以或許打破墨菲定律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愛當成小概率事件,認真地去尋找它的意義,通過努力最終獲得幸福。
  • 分粥理論:制度的好壞,決定著每個人是做天使還是魔鬼?
    a、一開始,指定一人負責分粥事宜,很快大家發現,這個人為自己分的粥最多最好,於是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顯然這個方法不行。b、指定一個人分粥和一個人監督,起初比較公平,但到後來分粥的人與監督的人從權力制約走向「權力合作」,於是只有這兩個人能吃飽,這種方法也失敗了。
  • 心理學:《墨菲定律》發生的條件和運用,怕什麼來什麼
    墨菲定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吧,它在我們生活中運用的機率是非常大的,其實它是一條,非常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罷了,而它向人們所闡述的原理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人們也經常會在生活中說一句,你越擔心什麼,那麼什麼就會發生,雖然看起來,這樣的語句,似乎沒有什麼理論的支撐,不過它確實是會在生活中莫名其妙的發生,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這《墨菲定律
  • 《墨菲定律》:10句話掌握愛情真諦,一眼看透對方內心
    愛德華•墨菲在這一生中最大的成就便是,發現了墨菲定律,而墨菲定律的本質內容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有很大的機率會出錯,那麼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所以,很多人真正掌握了墨菲定律之後,運用墨菲定律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 10句《墨菲定律》,讓你看穿對方內心,愛不愛你一目了然
    墨菲定律對於很多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是經歷過的,其實它也是一種心理學上的理論,並且它是由一位工程師,名字叫愛德華•墨菲所提出來的,這一理論的發現是在偶然間被他所感受到的墨菲定律今天就和大家介紹10句,關於在《墨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