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詩詞中的父愛,深厚綿長!

2021-01-15 品讀好詩詞

在每個人成長的歲月中,父愛始終如英雄般守護著我們的成長。又一年父親節將至,那些表達父愛的詩詞,一首首皆是肺腑之言,堅實深沉又厚重寬廣,詩詞中的父愛,深厚綿長!

責子

東晉-陶淵明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關於它的用意,後代的兩個大詩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杜甫認為陶淵明雖是避世隱居,但也並未進入忘懷得失的境界,他對兒子品學的好壞,還是那麼關心的。黃庭堅予以否認。詩題為《責子》,詩中確實有對諸子責備的意思。作者不是板著面孔在教訓,而是出以戲謔之筆,又顯出一種慈祥、愛憐的神情。可以說,兒子的缺點都是被誇大了的,漫畫化了的,在敘說中又採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辭手法,讀者讀著時忍俊不禁,可以想見作者下筆時的那種又好氣、又好笑的心情。

北郭閒思

唐-曹鄴

山前山後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詩人看見房子四周茂盛的青草,也許想到了「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也許想起了當年送別親人時那種「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景象。獨守空居,不堪寂寞,思念親人,只好整天外出,去鄉間看看別的老人是怎樣享受天倫之樂的。空巢老人的孤獨傷感躍然紙上,讓人不勝唏噓。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

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

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

應須飽經街,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遊夏,達者得升堂。

這是杜甫為勉勵他幼子宗武寫的一首詩。詩人要兒子發揚和繼承寫詩的家風,告誡其子要趁青春年少及早努力,熟精《文選》,繼承父志,不要像古代的老萊子,七十歲還在父母面前嬉戲,以娛樂父母。最後說自己以衰病之軀,還為兒子的生日開筵祝賀一番。詩中殷切勉勵兒子遠紹家學,體現了杜甫的教育思想,足見父子之情深厚。

與小女

唐-韋莊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她剛能聽懂大人的講話,就咿咿呀呀的學著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去睡覺,因為衣服上少繡了朵金線花,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停歇。詩抓住小女孩學話、貪玩、愛漂亮、喜歡哭鬧的特點,通過這些生活瑣事的描寫,使小女孩的天真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人愛女之情也流於筆端。

洗兒戲作

宋-蘇軾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軾是詩詞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作品講究煉詞煉意,這首七絕也是如此。一個「望」字,寫盡了人們對孩子的期待;一個「誤」字,道盡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詩中幾處轉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聰明,我卻望子愚蠢,一轉折也;人聰明就該一生順利,我卻因聰明誤了一生,二轉折也;愚魯的人該無所作為,但卻能「無災無難到公卿」,三轉折也。蘇軾的牢騷全在這些轉折中。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

宋-王安石

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襟不自知。

除卻春風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

詩的前兩句說來到江邊送弟,同樣的荒煙涼雨,同樣的骨肉分離,這種場面又一次經歷,怎不讓人淚下沾衣。詩人說「淚下」而又「不自知」,正寫出了站在江邊遙望親人遠去時痴凝的神態,其中感情深厚沉鬱。後兩句說,除了春風吹綠了沙灘這一點與當年不同,一切都和當年送你出嫁時是一樣的讓人傷感。而「除卻」一句又特巧妙,把春來草綠、悽迷傷情的景色特點反而加強了,風物一如往日,而今親人卻各自東西,心裡必會傷懷和感慨。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遊特別注意用詩書教子,曾明確告訴兒子:「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而他寫的這首詩告誡孩子的是要學以致用,身體力行。這首哲理詩,飽含了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託了詩人對子女的殷切期望,文字極為樸實,感情卻極為真摯。而讀到這首詩的讀者,也能從詩中得到啟發,教育作用不言自明。

為二女適袁氏者作

清-鄭燮

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

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

身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鄭板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女兒出嫁無錢置辦嫁妝,便以一幅蘭竹圖代替,並在上面題了這首詩。貧困如斯,卻氣節如此,後人吟詠已然心折不已,女兒女婿更當為之驕傲。如此家風傳世,鄭板橋當真沒有折沒了歷史上的美名。

憶父

清-宋凌雲

吳樹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吳燕相隔,豈止萬裡?路途迢迢,不能承歡膝下,思念之情無可排抑。遠嫁他方,離開父母,生怕有天「子欲養而親不待」。音信隔斷的無奈與悲戚,承載著滿滿的思念。也因此只能入夢尋找,夢境中才能乘風萬裡回到父親身邊服侍孝敬。夢中的渴望反襯了現實的無奈,讓人倍覺傷感。

七絕·改詩贈父親

現代-毛澤東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毛澤東此時根據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著名政治活動家西鄉隆盛的詩略加修改而成。毛澤東適應自己的情況做了改動,表達了他遠大的志向,也表達了對父親的深厚感情。

相關焦點

  • 父親節丨詩詞中的父愛,深厚綿長
    相比於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等等諸多歌頌母愛的古詩詞,古代描寫父親、讚頌父愛甚至描寫父親愛兒女的詩詞都可謂鳳毛麟角。這一方面是因為古代父系社會嚴父慈母的傳統,也和父愛本身更多是深沉、內斂的形象密切相關。今天來讓我們一起從古詩詞的角落裡尋找那些伴隨一生的真摯父愛。成長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 父愛如山,深厚綿長。這3首詩中的父愛真摯而深切,令人潸然淚下
    父愛如山,深沉樸實,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父親身體力行,言傳身教,鑄造自己以成為我們的榜樣,教導我們如何為人處世,父愛不行於色,它藏在意味深長的隻言片語中,無言對飲時的酒杯中,為你鞍前馬後忙碌的背影中……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歷史長河中的古典詩詞汗牛充棟,但歌頌父親的,卻是鳳毛麟角,的確,父愛厚重深沉,僅用言語,無法言傳
  • 有獎徵文|詩人劉長虹作品入選《百家詩詞鑑賞》
    》二卷《當代百家經典詩歌選》三卷、《古韻新風——詩詞鑑賞》《2O2O各省市優秀作品選》的基礎上又隆重推出《百家詩詞鑑賞》一宏篇巨作。 魂中尋,魄中尋。曠代離愁向血侵。一生蹈海深。 搗練子·思歸 遙故土,悔城垣。孤立歸途枯暮懸。月在雲鄉遺我嘯,夢中留恨捕殘天。
  • 詩詞裡的父愛,感人至深
    相比於有諸如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等等諸多歌頌母愛的古詩詞,古代描寫父親、讚頌父愛甚至描寫父親愛兒女的詩詞都可謂鳳毛麟角,難得一見。這一方面是因為古代父系社會嚴父慈母的傳統,也和父愛本身更多是深沉的、內斂的形象密切相關。詩海拾貝,今天就讓我們從古詩詞的角落裡尋找那些伴隨一生的真摯父愛,為父親們帶去一聲節日的溫暖問候。
  • 「一起讀詩詞」「西出陽關無故人」致敬那些藏在詩詞中的友情
    744年,王昌齡由嶺南北歸,途徑巴陵,認識了李白,二人一見如故,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王昌齡寫了《巴陵送李十二》一詩送李白:「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後來,李白得知王昌齡被貶官為龍標尉,特地寫詩寄送,予以安慰,於是就有了這首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 【詩詞鑑賞】如何遊子不思家,十首思家的詩詞,讀完讓人熱淚盈眶!
    十首思家的詩詞,讀完讓人熱淚盈眶! 赴北庭度隴思家 唐-岑參 愁中看遍好山川。鶯脰湖邊。罨畫溪邊。 問餘何日賦歸田。說道今年。又是明年。 故園消息久茫然。春燕來前。秋雁來前。
  • 父愛如山,詩詞中的父親
    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
  • 王國維說「詩詞有題而詩詞亡」,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隨著詩詞的發展,各種詩詞理論也隨之出現,很多文人對於前人的詩詞作品經過系統性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點評和對於詩詞本身的觀點。而要論詩話、詞話上最為大眾所認可的作品,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無疑是其中之一。
  • 「一起讀詩詞」記成語=背古詩,尋找藏在古詩詞裡的成語
    陸遊的《遊山西村》中的這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柳暗花明,原意是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現在常用來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由逆境轉變為充滿希望的順境。再來看看辛棄疾的這句詩「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金戈鐵馬」常用來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還有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孩子初一,喜歡背詩詞,但詩歌鑑賞卻得不到分,尤其是課外部分,怎麼辦?
    穆老師還想告訴你,即便是讓那些會寫詩詞的人去作答詩歌鑑賞題,他們也是難以得到分數的。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們又該如何學好古詩詞鑑賞呢?穆老師為你分析如下: 【1】不懂古詩詞中關鍵字詞的含義; 【2】不懂古詩詞中典故的內涵; 【3】不懂古詩詞中借代的意思; 【4】(理解時)不懂化單音節為雙音節; 【5】不會連詞成句去翻譯;
  • 堅定自信 不負詩心 ‖ 敦煌市詩詞學會「拾風詩社」2020年工作回顧
    ——敦煌市詩詞學會「拾風詩社」2020年工作回顧庚子之年,敦煌迎來了詩詞的春天!這一年,敦煌市詩詞學會「拾風詩社」在市文聯的領導下,圍繞「文化聖殿·人類敦煌」主題,以「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以詩詞文化特有的表現方式,延續敦煌千年文脈,弘揚敦煌燦爛文化。
  • 「我們能從毛澤東詩詞中汲取很多正能量」
    汪建新說,不同的人都可以從毛澤東詩詞中得到感悟和啟發,領導幹部可以感悟出為政之道,老百姓可以從毛澤東詩詞來感悟怎麼做人、怎麼做事,學習為人之道、處世之道。 汪建新認為,毛澤東詩詞值得我們反覆細細品讀,因為它是一種文化,可以傳承。解讀毛澤東詩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歷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成長史;解讀毛澤東詩詞,能夠幫助我們提氣,我們能夠從中汲取到很多正能量。
  • 「詩詞告白心法」七夕不想孤寡孤寡的話,就把這些詩詞情話學起來
    鑑於當前國潮當道、傳統漢服及詩詞歌賦廣受喜愛的大環境,筆者精選了一些愛情詩詞,希望對追求文藝青年的小白們能有點作用。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萬一喜歡的人平時對詩詞不感興趣,也不太了解詩詞,該怎麼辦呢?
  • 七夕聊詩詞|古詩中的愛情婚姻,比現代人更唯美
    古代人所作的詩詞中,也不乏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這些詩詞又反映了古代人的那些婚姻愛情的觀念呢?接下來為你一一解析:首先是坦誠直率的純真愛情,人們最耳熟能詳的詩詞莫過於漢樂府中的《上邪》,「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已經隨著電視劇《還珠格格》的熱播而紅遍大江南北。
  • 詩詞與人生:詩詞在生活中的運用
    中華詩詞博大精深,但也絕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可見詩詞。歌詞直接源於詩詞愛國歌曲《滿江紅》源自嶽飛同名詞牌《滿江紅·怒髮衝冠》。安雯《月滿西樓》源自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鄧麗君巔峰之作:專輯《淡淡幽情》包含古典詩詞歌曲12首。其中《月滿西樓》源自南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幾多愁》源自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但願人長久》源自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後經王菲翻唱更是風靡海內外。
  • 「詩詞鑑賞」十首寫雪後景色的詩詞,看雪後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
    十首寫雪後景色的詩詞,看雪後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  雪後  宋-韓淲    旅夢還知路,孤舟向剡中。  雪後  宋-王銍    積素凝輝遠近同,行人直在玉山中。
  • 在詩詞中,愛上湖南——《詩話芙蓉國》編後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歷史進程中凝聚下來的優秀文化傳統,決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成落後的東西」。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就有文化創新發展的精神力量;有強大的文化基因,我們必將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詩話芙蓉國》一書,正是著眼於此,讓廣大讀者在千古名家吟詠湖南山水之美的精妙詩詞中,盡情抒發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 詩詞七首,空降老兵緬懷周總理逝世45周年
    詩詞七首,緬懷周總理逝世45周年 詩詞鑑賞 2021-01-
  •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這些關於父愛母愛的詩詞,句句令人感動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這天下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他們的付出不求回報,只願自己的孩子一切安好,他們就心滿意足了。在我國浩如煙海的詩詞文化中,形容父愛母愛的有許多,下面就帶來一些一起欣賞一下吧!0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即將出門的遊子孟郊是這樣形容母愛的。
  • 詩詞鑑賞: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詩人在芙蓉山裡跋涉了許久直至日落西山,遠山也快消失在淡淡的夜色中,在這蒼茫寒山裡竟有一處小屋,詩人只好投宿於此。接著,詩人開闢了一個新的詩境-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直接展現了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有承接有跳躍,出其不意又合情合理。每句詩都構成一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本詩作於被貶途中,詩句透著一種落魄失意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