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有位朋友跟我分享了這樣一個生活小插曲:
他母親跟他妻子之間鬧了婆媳矛盾之後,想到的不是怎樣解決婆媳矛盾,而是慫恿他離婚。
原因是,他賺的錢比妻子多,他母親因此覺得自己兒子了不起,覺得兒媳配不上自己的兒子,覺得自己的兒子有資格娶到更好的妻子。
她以為兒子的想法會跟她一樣,結果我朋友卻說不敢離婚,被問及「你年薪50萬,憑啥不敢和她離婚」之後,我朋友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我年薪50萬,也怕離婚,就算我年薪百萬,同樣怕離婚,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愛她,她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她才是我的真正財富。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曾經在所有人都離我而去的時候,只有她陪在我身邊。
雖然你是我媽,但我的很多事你不知道。曾經我因為工作的原因變得很狂躁,很悲觀,總是抱怨。我以為我身邊的朋友會傾聽我的感受,我以為他們會幫我,但是他們都說我是負能量之源,陸陸續續都離我而去,只有她,陪在我身邊,治好了我愛抱怨的毛病。
你給了我第一次生命,她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對我來說,你們都重要,我既不會跟她離婚,也不希望你們鬧矛盾,因為我不想失去你們任何人。』
02
有一句話去評價上面那個男人「怕離婚」的心理,可以說是:真愛妻子的男人,才會害怕離婚。妻子在他被所有人拋棄的時候對他不離不棄,肯定是愛他的;反過來,妻子對他來說獨一無二,意義重大,他也肯定是愛妻子的,所以,怕離婚很正常。
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我們今天重點要講的是「抱怨」。
有個不爭的事實是:抱怨,往往是黴運的開始,一旦被人貼上了標籤,可能永遠甩不掉。抱怨,或許不會讓你失去所有,但卻會讓你失去朋友。
上面那個男人說,在他抱怨的時候,朋友把他說成是負能量之源,這是人之常情。畢竟,大多數人都活得不容易,活得很累,有時候還得偽裝得很輕鬆,他們真的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傾聽別人的抱怨,因為這會讓他們感覺更累,相比之下,他們需要正能量的人,哪怕是偽裝出來的正能量。
從這個角度來說,總是把抱怨掛在嘴邊的人,抱怨太多了,讓有些人受不了很正常。
總體來講,總是把抱怨掛在嘴邊的人,會遇到這樣三種人,或許遇到其中一種,或許會全部遇到,我們分別來講一下。
這種人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那種最常見的人,他們自己活得很累,不想活得更累,不想讓別人的負能量給自己造成壓力,所以,當他們聽到有人抱怨的時候,會第一個逃離,不管彼此間的關係是什麼,他們都會切斷關係,不願再來往,而且會給抱怨的人貼上「負能量」的標籤。
最常見的是朋友之間,一方本以為跟另一方抱怨會得到安慰,結果卻失去了朋友。這不是你的抱怨本身有啥問題,也不是你朋友有問題,而是彼此的觀念不同。解釋是能解釋明白,但這種情況下,失去的朋友往往再也不會回來。
這種人其實跟上面一種人很相似,不一樣的是,他們聽到別人抱怨,不會選擇離開,而是會選擇指責,動輒就是搬出一堆大道理,說一些空話套話,直說讓別人不要抱怨,其他什麼都不解釋。
跟別人抱怨的人,遇到了這種人,往往會把剛到嘴邊的話吞回去,忍不住會想:「她怎麼可以這樣?」
在心存抱怨的狀態下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會增加新的抱怨,這樣同樣很容易讓朋友之間漸漸不來往。
和上面兩種人不一樣的是,這種人絕對是好心好意,不僅願意傾聽別人的抱怨,而且會安慰別人,開導別人。只不過,這種人往往把握不好「度」的問題,他們會在內心給對方貼上「悲觀」的標籤,把對方定義為悲觀之人,之後就不停地開導,不停地安慰。
如此一來,就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情況,會弄巧成拙,因為「好心」這種東西不能泛濫,否則,別人已經沒事了,已經正常了,已經不抱怨了,你還把別人當作悲觀之人,不管別人做什麼,你都要開導安慰一番,這會讓別人吃不消,明明你是好意,但是對方卻會遠離你,對你們雙方來說,都會失去朋友。
這種人相較於前面三種人來說,是最能把握好「度」的人,面對別人的抱怨,該開導的時候會開導,該罵的時候會罵,直到把對方叫醒為止。
上面提到的那個男人的妻子就屬於這種人,正因為他們能成就成全別人,所以才會讓對方充滿感恩。
只不過,這種人雖然好,但卻不容易遇到,更多時候,抱怨的人遇到的是前面三種人,很容易出現我們開頭時提到的結果:抱怨,或許不會讓你失去所有,但足以讓你失去朋友。
列舉和分析這些事實,就是想告訴大家:抱怨沒有任何好處,很多時候會讓你得不償失。
每個人活著都會遇到煩心事,但很多時候,我們只能自己消化自己的煩惱。否則,你有了煩惱,跑去向別人抱怨,等於是給別人帶去煩惱,如果你能僥倖遇到上面提到的第四種人,會有很好的結果。但如果遇不到,煩惱沒消除,還弄丟了朋友,這只會加重你的煩惱,給你帶來更多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