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仨」的故事: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比賽,起點決定不了終點

2020-09-16 索布德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比賽》

01 人生的起點

美昭,49歲,已逝。

荀娜,44歲,因躲債不在崗一年。

春欣,47歲,經濟獨立,財務自由。

「我從沒有想過自己要怎樣,只是那麼去做了,來什麼照單接受。但是如果有被逼迫的感覺,那我會本能去抵制,於是就變成了現在的自己」。

這是春欣45歲時在筆記本上寫下的一段話,這個時候她在專業圈子裡有了一定的基礎。

美昭、荀娜和春欣是二十年前先後進到一個單位裡的,如果把這個時候作為人生比賽的起點,那麼她們仨的起點是這樣的。

美昭是三個人條件最好的,家裡經濟比較殷實,父親也有職位,有兩個弟弟;荀娜,是外地考學分配來的,家裡經濟一般,全家唯一掙工資的,有一個弟弟;春欣,一般幹部家庭,家裡最小。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比賽


02 初期的風評

三個年輕充滿希望的女孩在時光的隧道相遇了。

美昭性格很好,長得雖然說不上漂亮,但身材高挑。舅媽雖然是單位領導,但她從不以此為傲。

荀娜個子不高,待人接物第一要務就是看人臉色。在工作第二年就開始準備撰寫個人著作。常常教導春心,不要那麼耿直,有什麼想做的事,等領導高興的時候再去說。

春欣,中規中矩,學生氣十足,從小被教導成乖乖女,因才氣突出,上班第二年被調到行政崗位上。

三個人裡,美昭年齡最大,各方面人和事情接觸得多,遇事能沉得住氣;荀娜年齡最小,但城府很深,經濟條件使得她早早閱歷社會;春欣被嬌養長大,不諳世事,遇事衝動,毫無心機。

單位的領導鄭英對三個人的評價是:美昭最聰明,懂得在各種利益關係中平衡;荀娜情商高,最有前途,早早開始規劃仕途;春欣最正直,但性格不利於職業發展。

面對評價:美昭笑了笑,荀娜很高興,春欣很生氣。

鄭英沒有想到過,經驗也不是那麼時常正確的,恰恰她一個都沒說中。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比賽


03 人生總有意外

三個年輕女孩遇在一起。五年後,美昭和荀娜相繼結婚,美昭生了男孩,春欣和戀愛八年的初戀男友分手。

五年的期間裡,美昭一直在家庭裡打轉,婆媳和夫妻關係在結婚時就出現了問題;荀娜在工作三年後升了職,在春欣手底下幹。

荀娜的個人專著依舊在進行當中,春欣工作隨遇而安。

五年末,春欣的母親因意外去世,同年初戀結婚,她痛苦不已。

令春欣沒有想到的是,在母親去世後的那年,作為一起打下江山的領導兼好友鄭英突然公開冷落她,並且開始重用荀娜。

在愛情、親情和友情的三重打擊下,春欣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自我封閉。

當人遭遇到重大意外事件時,會產生應激反應。如果得不到及時疏解或自我調控力弱,會有造成精神疾患的可能。

十年後,美昭繼續糾纏在不快樂的婚姻裡;荀娜升了職,成為春欣的主管。春欣一直處在游離狀態,事業和家庭處於停滯期,在荀娜升職的當年,她主動辭去職務。

這十年裡,由於鄭英的最後一棵稻草,春欣開始對人性有了興趣,開始研究學習。在末年,春欣抓住了一個機會,調任到了上一級機關。

臨走時,春欣給美昭留下了關於婚姻的建議:如果婚姻裡你感受不到安全和幸福,維持有什麼意義呢?

鄭英為春欣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春欣在儀式上無比清明的再一次正式認識到人性的複雜性。


04 人生無定位

又一個五年過去了,美昭、荀娜和春欣已經認識了近二十年。

美昭得了重病,離崗在家休養,單位的人都為她捐了款。春欣幾次去看望,美昭再也不提離婚的事情了。

看到美昭臉上標誌性的笑容,春欣很難受。美昭結婚十大幾年,家裡的男人壯年時就依靠低保,不願意出去工作,從結婚那日起,美昭的婚姻就埋下了苦果,就這樣忍了多年,最終傷害了自己。

春欣自問,如果自己遇到這樣情況「會不會忍」,答案多數是否定的。

就婚姻而言,如果自己一個人都過不好,那麼兩個人過好更難。

婚姻關係,不好單指哪一方有絕對的過錯,大部分原因在於自己的選擇吧。對於美昭的婚姻,春欣的態度是:只要你覺得快樂就好。

荀娜職位十年未動,她的個人專著沒有出版,只在單位裡印刷,自行閱讀。春欣下來檢查時,荀娜拿出來表功,這是春欣第一次看到這本計劃撰寫了快20年的書。

隨手一翻,錯誤百出,春欣特別感慨:荀娜是專業科班出身,自己是半路出家。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比賽

05 人生的選擇

在三人認識的第18年,美昭在術後因感染引起併發症走了。在她手術前提出和丈夫離婚,並且辦了正式手續。

春欣得知這些消息後,為美昭這一輩子的不值得而痛哭。相冊裡風華正茂的美昭,圓嘟嘟的臉好像就在不遠的幾年前。

從結婚第二年,美昭就想提出離婚,一直維持到重病手術的前一年。春欣在難過之餘,也在生氣美昭:如果矛盾解決不了,為何不早早放手,難道連放手的能力也沒有了吧。

美昭的告別儀式上,春欣沒看到荀娜,這個時候,已經傳出了她在外欠債纍纍的小道消息。

春欣有些奇怪,荀娜那麼聰明,家裡又沒有負擔,自己又有職務,為什麼要做這樣冒風險的事情。

一位退休的老員工解開了春欣的疑惑:荀娜剛來時,我們幾個老的就看出她虛榮心太強,心機重。啥也沒鬧清楚就開始出專著,出事是早晚的事。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比賽

06 人生是個漫長的比賽

美昭走後的又兩年,荀娜終於因在外欠下高利貸被打手四處追債,鄭英讓荀娜離職回去處理。

春欣在專業上有了質的提升,成立了自己的團隊。

無論是因為性格問題還是機遇問題,這麼多年來,面對無數次的質疑和攻擊,春欣始終沒有放棄學習和努力。

在得與失之間,春欣慢慢學會怎樣取得平衡,她從未給自己設計過什麼一定要走的路。也許真是因為這份淡然,雖然走得慢,但走得穩。

春欣失去了很多的現實利益,她清楚自己的弱點,放棄了不適合自己走的仕途,經過十五年的學習和鍛鍊,收穫了人生最為珍貴的禮物:找回迷失的自己。

人生是一個漫長的比賽,起點決定不了終點,只要「初心不改」,就會「方得始終」。

在春欣的事業又要進一步的時候,傳出蟄居領導崗位20年的鄭英,因土地問題被牽連的小道消息。

一輩子,很長又很短。想過好容易,能過好很難。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感謝閱讀,歡迎留言,更多精彩在這裡。

相關焦點

  • 起點不決定終點
    首先我們要肯定這句話,畢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山,父母在山頂,那孩子自然不可能從山腳起步,而父母如果在山腳,那孩子也必然不可能從山頂起步。每個人的起點都是不一樣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這個時代我們要尊重它。但這並不意味著人生最後的結果就會被出身定型。
  • 一個人最終的高度是由過程決定的,而不是起點
    故事的結尾是意料之外的,在這場遊戲中,兔子的傲慢和輕敵讓他徹底輸掉了,而烏龜的堅持和努力讓他贏得這場比賽,同時也贏得了在場動物的尊重。也許,烏龜一直都是在心驚膽戰中度過的吧,在兔子遙遙領先的時候他害怕,在超越兔子的時候他害怕,在即將達到終點的時候他還是害怕。只是,他依舊沒有放棄,始終如一地堅持著,最終獲得了勝利。
  • 愛情的起點和終點,隱藏了太多曾經的青春
    說起愛的終點,還是要從它的起點開始。一段愛情,從最初的花樣年華一路走來,經歷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與風雨飄搖。愛的一生,是兩個人漫長的情路。既有歡聲笑語的甜蜜,又有冰冷寒夜到來時的彼此相依。沒有愛情的一生是缺憾的,就像一臺不停在工作的機器,機械的接受人類交予的任務,不懂花開時的欣喜,也不懂花落時的憂傷。
  • 故事分享|轉行不是終點,也許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生活很難,誰都不容易今天小編就先不給大家分享小技巧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朋友在工作中的真實故事。也希望他的故事能給現在對生活迷茫的朋友帶來一些幫助。每個夜晚都是一個故事大多數的人轉行的路都不簡單,他也不是幸運的那個。憑藉對遊戲的興趣,覺得遊戲中的人物的製作過程特別厲害,在翻看了許多資料後,決定在這個行業試一試。因為線下學習學費較貴,加上線下是白天上課,權衡利弊許久後,最終選擇了線上培訓的方式。
  • 你奮力以赴的終點,不過是別人開始的起點 。
    有人說這是爛尾,純是為了賺足觀眾的眼淚,給這個本就不幸的人一個徹底的悲劇結尾,打破他的希望,讓他也許可以和他的昕妹安穩度日的希望不再,編劇告訴所有人,他死了,再沒有未來。劉聞欽的人生好像過於倒黴,在他最沒有能力的時候遇見了那個他最想保護的女孩,一次必勝客花了他300塊,那是他一年的零花錢,而他打野球犧牲前途換來的項鍊不過是別人餐廳的五等獎
  • 被拒不一定是終點,也可以是起點
    被動的人要學會自愈,主動的人在心裡百轉千回後想出一個不傷人的理由。 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說到: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相遇總是莫名其妙,然後再經歷一連串莫名其妙的事情,然後分道揚鑣。
  • 一個離婚男人的自白:過去是起點,現在是終點。我還有起點嗎?
    他有一個十歲的女兒,乖巧懂事。趁著女兒上學去了,他們一起來到民政局,強是五味雜陳,拿起筆慢慢填表,筆有些不聽使喚,字也寫不好了。強說為了所謂的尊嚴,他要離婚,就像我們喜歡魚,而不能將水中的魚帶走,我們可以離開,而魚不行,水是它生命的全部。
  • 二十的終點,三十的起點
    (一)站在二十的終點,三十的起點。第一次很認真的思考,未來的10年,想要如何度過?
  • 人生有如夢境,歲月亦無情;人生如圓,終點亦是起點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為自己的夢想買單。買得起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得了自己想去的地方,不會因為身邊人的來或走損失生活的質量,反而會因為花自己的錢,來得更有底氣一些,這就是應該努力的原因。今天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明天才可以擁有別人不能擁有的財富,不要在乎身邊的閒言碎語,因為未來是自己的,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給自己一個完美的交代,為自己而努力!人生從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出來的。
  • 我奮鬥的終點只是你的起點,「鳳凰男」的悲傷
    我的一個男性朋友,是別人眼中的「鳳凰男」,他來自農村家庭,娶了大城市的土著女,取得了大城市的戶口,並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多套房子,房子大多來自女方家。可是他在大城市,就成了這座城市的一粒微塵,一點也不顯眼,一點也閃耀。他很努力在大城市打拼,才終於賺到了首付的錢,買下自己的房子後,面對高額的房貸,每個月能留給自己的錢變得極少,他還要往家裡寄,他是典型的表面看著風光,內裡卻摳唆的厲害。他認識夢瑤的時候,只知道夢瑤是本地人。
  • 心理學:婚姻是起點,並非終點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婚姻是大部分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有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幸福成果,那麼為什麼大家對婚姻的看法有諸多不同?據調查研究,一部分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原因是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讓人不知所措。
  • 餘生漫長,切勿慌張
    考試失利,工作不順心,父母催婚……讓你倍感壓力的同時,開始懷疑自己。前兩天在某app看到這樣一個提問:應屆畢業生,你們找到工作了嗎?下面是一條點讚數最高的評論: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宅在家裡一天比一天焦慮,一天比一天迷茫,真的太太太太太難了。
  • 其實婚姻只是起點,並非終點
    婚姻是大部分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有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幸福成果,那麼為什麼大家對婚姻的看法有諸多不同?據調查研究,一部分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原因是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讓人不知所措。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伊萊恩·哈特菲爾德(Elaine Hatfield)將愛情定義為:「一種強烈的渴望跟對方在一起的狀態」。
  • 「周一問候」結婚並不是幸福的終點而是幸福的起點
    「周一問候」結婚並不是幸福的終點而是幸福的起點 2020-07-01 0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往往並非起點,而是這幾個拐點
    生活中,總有些人愛抱怨本身起點低,總是面臨更多的被選擇。事實上,結果並不會因起點位置的高低來決定。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你的人生能達到什麼高度,在於你是否能把握好這幾個拐點。內心不設限,你處處是優勢;一旦你給自己內心設限,再優秀的你,永遠不過是職場的一顆流星,稍瞬即逝。用行動定義生命,正如《超級演說家》的冠軍劉媛媛所說: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個故事關於獨立,關於夢想,關於勇氣,關于堅忍。突破自我局限,要有重新洗牌和突出重圍的勇氣。
  • 起點低怕什麼?大不了加倍努力
    我之前參加過一個的講座,在講座上,有一個同學提的問題很有意思:我們學校是一所普通的高等職業院校,出去找工作拼不過人家985、211高校的畢業生;我的家庭條件也不太好,父母不可能給我提供太多實質性的幫助,像我這樣起點低的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有什麼捷徑可以走嗎?
  • 《人生的起點和終結》讀後感
    社科—哲學—心理      1、What      我讀的這本書叫做《人生的起點和終結》,南懷瑾著。      人生起點與終點,是人生旅途的兩個端點,每個人的起點是不同的,有的人從小出生在名門望族,有的人卻從小就受盡貧苦。
  • 名校畢業,月薪買不起一個包,我全力以赴的終點還不如你的起點
    大學的時候有個朋友,遇到了一個喜歡的女孩。當時兩個人還只是普通的大學生,雖然家境相差很多,但他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可以買房、買車,給女孩幸福。畢業之後,男孩進了網際網路公司做了程式設計師,沒兩年就月薪過萬。
  • 義教的終點,人生路再出發
    義教就這麼結束了,儘管給自己做了幾天的心理建設,但當時光列車真正開到了義教的終點時,還是禁不住自己的眼淚。結營那天,樓上的多媒體播著張震嶽的《離開》,我偷偷躲在一樓,看著他們的信,任由得眼淚往下掉。往事,再次浮現心頭。
  • 現在的終點,是未來的起點《終於結束的起點》-五月天 | 彈唱曲譜
    歌詞信息:還記不記得我和你最初的相信    還記不記得孩子般簡單的愛情我們仿佛天生在一起    用不完的默契和話題    戴上了耳機    沉入曾經的回憶幸福的回憶是追求幸福的天敵    寂寞的問候是加深寂寞的陷阱當時無限珍藏的回憶    變成無處躲藏的雨季    讓最小事情    都變成最痛嘆息每一段傷痛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