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晚,有網友爆料稱在思念牌湯圓內吃出了創可貼,同時附上了照片,此事引起了眾多網友關注。另一名北京網友也發微博和照片稱,在思念牌水餃內吃出了塑料泡沫。對此,鄭州思念食品公司公關部負責人稱將立刻進行調查並給顧客一個合理的解釋。
年味還沒有完全散去,這樣的消息確實讓人有點鬧心。但是,對此首先要理性看待,畢竟事情的真相還並不十分清楚,真假仍有待相關部門的調查結論。倘若只是憑藉網帖就斷定思念湯圓和水餃存在質量問題,並情緒激動、上綱上線的大加批判,未免有失偏頗。畢竟,通過網絡途徑「報假警」的例子並不少見,網絡水軍、網絡黑社會也都並不是新鮮事物,商業巨頭之間的相互詆毀也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比如乳品行業就曾出現過惡性口碑的劣跡,那麼在工商部門進行調查並得出結論,商家給出合理的解釋之前,作為消費者更應該理性看待,多一點的耐心。在商業倫理不彰、惡性競爭不止的市場環境中,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另外,食品生產過程中,如果質量控制嚴格有序,嚴格依照標準來,並不容易出現偶然性的事故。但過年有過年的不同,春節前後是一年當中最為紅火的消費旺季,食品等的消費尤其會迎來一個高峰。於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少工廠都會加班加點的生產,一些商家甚至甚至罔顧質量盲目追求數量,一切以利益為重;同時,一些假冒偽劣品牌也會趁機冒出來,橫行市場,企圖在春節前後狠狠發筆小財。若此時相關部門監管不嚴,問題商品便會流向消費者的家中。
元宵節的湯圓裡吃出創可貼,任誰都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情,節日期間的食品安全問題,無論對於商家還是工商質檢等相關職能部門而言,都是一個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