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的第一次學習環境,是孩子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時,都是生活的很快樂的。每天就跟著老師一起做做一些遊戲,被老師帶著做做手工,再學幾個漢字,一天就過去了。
很多家長就是看到幼兒園老師並沒有給自己的孩子講太多的知識,所以覺得沒有什麼必要花這麼多的錢讓孩子去上幼兒園。
孩子上幼兒園,也是在給孩子提前培養一種上學的意識和讓孩子習慣這種方式。很多孩子在讀小學前上過幼兒園的話,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會有很大的好處的。
孩子在幼兒園被打骨折,並威脅不要聲張,父親生氣衝進教室怒打!
幼兒園的老師通常都是些很可愛小巧的,但是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完全打破了老師遺忘在我們心中的形象。
在湖南某地的一所幼兒園中,有家長爆料自己的孩子被幼兒園的老師虐待導致孩子身上多處受傷,最嚴重的地方甚至骨折了。
家長第一時間就前往幼兒園找園長理論,要求給個說法並給涉嫌老師應有的處罰,但是園方不僅沒有處罰幼師,甚至還包庇他。
在幼兒園的監控中,可以看到只有三歲的孩子被老師拉拽到門口,用門夾孩子的手導致骨折。
當涉嫌幼師解釋到,是孩子在中午時不睡覺,嚴重影響其他的孩子休息。這個解釋當然不能讓人理解,何況是孩子的父母。
受傷的家長將這次事件在學校周圍廣泛的傳播,很多家長知道後,害怕自己的孩子就是下一個受害者,紛紛退學。最後事情越鬧越大,最後警方知曉此事後,將涉事的幼兒園強行關閉整治,直到最終結果令家長們滿意後再進行營業。
孩子是家長的心肝寶貝,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健康快樂地成長呢?
1、要多和老師溝通
我們常說溝通是建起友誼的橋梁的最好的方式。家長若是經常與孩子的老師進行交流的話,老師在知道孩子的家長是非常在意孩子的,老師對孩子也會更加小心的照顧。如果孩子在老師面前對孩子不聞不問的話,老師就不會對孩子過多的在意。
尤其在與老師溝通的時候,要常常詢問老師孩子的身體情況。這時要委婉地問孩子有沒有受傷,比如說,「孩子幼兒園淘氣不淘氣呀?有沒有因為自己淘氣受傷呀?」這樣問的話,老師不會感到緊張,對家長說的話也會真誠一些。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給老師們送一些禮物,這裡小編建議的是不送禮物為好。現在的老師的素質都比以前的老師要高很多,並且現在國家明令禁止老師收取家長的「禮物」。家長在老師面前的表現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想著走後門哦。
2、經常檢查孩子的身體是否受傷
孩子即使在學校沒有被老師和同學等欺負,也有可能自己不小心造成一些小磕小碰。家長經常詢問到孩子,他們就會對於受傷這件事產生潛意識,認識到應該保護好自己。
還有很多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受傷這方面上,並沒有太過於在意。作為家長不在意,孩子就更不會在意了。
孩子回到家以後,多觀察孩子身上有什麼傷口或者淤青,及時的發現,就算是老師惡意弄的,也可以及時的調取監控查證。
3、在家要教育好孩子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在學校接受老師的教育後,回到家就不用對孩子進行教育了。如果現在還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一定要早點改掉。很多老師在對孩子進行打罵時,就是抓住了家長的這個心理,以為家長不會在意孩子。
孩子回到家以後,父母就要多多的提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好不好,今天又認識了幾個字呀?和小夥伴們交往好不好呢?對孩子多進行提問,孩子就會回憶起當天的事情,對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也是有好處的。
4、讓孩子敢於將自己的話說出來
讓孩子敢於將話說出來,是在培養孩子的膽量。如果孩子膽小,在外面被人欺負就不敢說出來。特別是比較內向的孩子,家長更要引起注意,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膽量。孩子膽子大,將來的生活中也會順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