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喜歡交朋友,覺得朋友多了好辦事,既能證明自己人緣好,又顯得自己人多路廣。但實際上,可能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看著手機通訊錄裡幾百個人,而真正能交心,能幫到自己的其實也沒幾個人,而我們卻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和手機上的這些人寒暄、交往上。事實上,真正聰明的人其實都懂得少交朋友的道理,把注意力關注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01選擇性地交朋友
首先聰明的人會選擇性地交朋友,他們更懂得朋友在精不在多的道理。他們只去維護幾個甚至更少的認為值得交往的朋友關係,肯為這樣的人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樣才能避免每天被一些無聊的話題騷擾,參加一些沒有意義的聚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上去。因為在聰明的人看來,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把時間浪費在對自己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無異於慢性自殺,實在是件不划算的事。所以,他們不會和誰見過一兩次就把對方加成好友,也不會沒事就找這些人聊天,休閒,更不願意讓他們佔用自己的時間。
02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另外,聰明的人也會在和朋友的交往中堅持自己的主見,他們不想交太多的朋友也是不想讓自己的耳邊受到太多的嘈雜聲音幹擾,擾亂了自己的思維。在遇到問題時,他們更傾向於獨立思考去解決問題。如果遇到自己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身邊只需要有一兩個自己認為質量高,價值高的朋友幫忙出謀劃策就足夠了。一兩個高質量的朋友帶給你的價值常常會勝過幾十到幾百個只會誇誇其談,胸無點墨的朋友,這就是精選帶來的好處。我們熟悉的巴菲特、卡耐基等成功人士,他們都善於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身邊的摯友也都只有一兩個。
03
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聰明的人更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他們少交朋友的目的就是把時間投入到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中去,不讓隨便哪一個人都能過來搶走自己的時間。更不願意花費自己太多的時間去為一些對他不重要的人出謀劃策,排憂解難。他們專注於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目標。這不是自私,這是最有效的時間管理方式。聰明的人都知道投入和產出的關係,不會讓自己的精力太分散。一個尊重自己的時間的人往往才更能換來別人的尊重,那些動輒花費自己很多時間陪別人聊天,幫別人解決家長裡短的人最多給別人留下一個熱心腸的好印象,但熱心腸並不會給自己帶來實際的效益,哪怕是名譽上的。
所以,不要以為身邊朋友少的人一定是不受歡迎的,不會社交的人。相反,這樣的人其實都很聰明,他們只是更會管理時間,更會選擇性交往和專注自己的目標,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價值才是自己最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