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四十不惑」影響著很多中年人,人到40就進入了迷茫期,上有退休老人需要照顧,下有考學學生要輔導,中間還有左手摸右手的夫妻關係要維繫。
父母和子女都是血緣親情,是責任,逃避不了,只能硬著頭皮挺住。就剩下夫妻關係可以讓自己輕鬆一下,殊不知中年人的夫妻關係,卻是「不惑」的最大難題。
中年夫妻關係最大的難題,在於「習慣」。
習慣對方的眼神、習慣對方的語氣、習慣對方的辦事方法、習慣對方的日常癖好等等,把所有的習慣加起來,就是乏味枯燥的生活,生活裡沒了生氣,自然就會出現問題。
解決中年婚姻問題,就要做到「養」眼睛、「修」耳朵和決不吝嗇
俗話說:30女人一枝花,40女人豆腐渣。
女人會隨著時間的更迭,在容顏和形體上鍍上一層歲月的痕跡。
有些女人會好好把握這層來之不易的歲月痕跡,讓自己更加的有魅力,而大部分女人卻把這種歲月痕跡「發揮」的淋漓盡致,不修邊幅,大媽一個。
無論男人女人都是視覺動物,喜美厭醜是人之常情,也是情理之中。
靠著夫妻多年情誼也不一定能夠救得回男人不再喜好的心和眼睛,這時男人會選擇能夠吸引自己目光的情況,也可以理解。
中年女人想要婚姻幸福,捨得給自己花錢「裝修」門面,才是上上之選。
用門面留住男人的眼睛,把他養在自己身邊,就不怕男人會有其他選擇造成婚姻的不幸。
《三十而已》裡的顧佳深知此道理,她從未對自己的身材和容貌懈怠過,哪怕是家庭主婦,也堅持鍛鍊和美容。
要記住:中年婚姻能夠抓得住男人的眼球駐足,才能夠把控婚姻的走向。
自古以來,忠言必逆耳,這句話放在婚姻裡也剛剛合適。
在一起生活十多年的中年夫妻,對方的優點缺點早已經暴露於日光下。既然如此,日常對話也就直白的多,不再拐彎抹角,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常常是「忠言逆耳」,在男人身上表現的尤為突出。
很多中年家庭都會有這樣的一種相處模式:男人更願意說「實話」,把妻子身上的缺點毫無保留的說出來,完全不顧及對方的感受。因為太過於熟悉、了解,覺得說實話也是為了她好,所以便肆無忌憚的和盤託出,招致對方的厭煩。
長期被「實話」壓制的女人,也會有反抗的想法,一旦有了這樣的感覺,外界的誘惑便抵擋不住了。
中年男人想要婚姻幸福,用自己的嘴巴,「修」好女人的耳朵。讓她的耳朵享受著帝王般的服務,感受著戀愛時的甜言蜜語,體會著濃情蜜意的情話。
「實話」固然要說,但也要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轉變說話方法,讓女人的耳朵享福,才是幸福的婚姻觀。
塗磊曾說過:「男人喜歡靠眼睛愛,女人喜歡靠耳朵愛,男人喜歡看到漂亮的事物,女人喜歡聽到甜美的話語。但是一旦當這種感官消失的時候,外力就開始介入。」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很多夫妻卻忽略了一點,經濟也決定了婚姻走向。
想要讓中年婚姻能夠幸福順遂,少不了這三點。
中年夫妻關係,本就是一個尷尬而又多變的年紀,在這個時間段,你不花對方的錢,就會有人去花;你不捨得花,就會有人捨得花。
與其親自拱手讓人,倒不如自己享受。中年女人要記住,花丈夫的錢是本能,中年男人要記住,花妻子的錢是本事。
很多中年夫妻都會有這樣一種想法:都老夫老妻了,哪還有什麼內心感受,湊合著過日子就行了。
就是抱著這種想法的中年夫妻才會招來婚外感情的產生,就是因為自己的內心聲音需要有回應。
很多中年女人可以做到這一點,大膽的表達內心感受,但是很多中年男人卻對這種行為嗤之以鼻,不好意思對女人示弱。
這時就要制定一個規則,強制出一個時間,吐露彼此的內心真實感受,感知對方的變化和情感需求,才是中年夫妻最需要做的事情。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人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隨著歲數越大,越能夠感知父母的辛勞和不易,步入中年的人更是如此。
親身經歷過,才能夠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對於中年夫妻來說,能夠想對方之所想,才是最佳的溝通方式吧!
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的父母付出真心,既能夠減輕人到中年的壓力,又可以讓夫妻關係變得溫存盎然。
簡單實用的中年幸福婚姻觀,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