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以前網絡不是很發達的時候,家長想要向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基本上只能通過電話私下聯繫,或者是老師家訪的時候才能夠見上一面。現在網絡發達了,家長們可以通過微信群等直接和老師取得聯繫,了解的孩子的狀況。
建立家長群的目的是給大家提供一個了解孩子的渠道,家長可以通過這個途徑更快速地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可是有些家長卻將此作為找老師麻煩的途徑,讓人覺得不討喜、情商低。
班主任說真話:心軟的父母,總是在父母中不斷給老師「添麻煩」
一位班主任坦言,在網上上傳家長的聊天記錄,有些調侃,三類情緒低落的父母,總喜歡在群裡不斷給老師「添麻煩」
家長,孩子的教育,這是老師的事,自己家的孩子回到家,不寫作業,一定要告訴老師,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好的問題,面無表情地老師偷懶沒有告知,自家的孩子終於回到家什麼也沒有
孩子不能問父母,父母也不能,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在上課,自己也應該對孩子的教育負責
喜歡「煽動」別的家長
父母在有問題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於是家長群請求「支援」,說話的時候,總是上幾句「你們感覺不到?」說「我覺得不正確」,是為了增加各自父母的同情心,在為自己贏得同情的同時,也為了自己的抱負
直接表明老師對學生不公平
有的家長看到自己家的孩子不能比別人差,成績不好就說老師偏心,只重視別人的孩子而不重視自己的孩子;遇到表現的機會,就在群裡質問家長,說別的孩子有,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不管是不是孩子的優點,對學生不公平
這其實是家長的攀比心作祟,總以為是別人的孩子才有的東西,自己的孩子少,就比不上別人
以上三種父母,一般情商比較低,總喜歡在群裡「打擾」老師,不照顧老師
實際上,如果有問題,可以私下聯繫老師,如果有問題,確實不是群策群力的「公開場合」,老師也可以更加用心,直接回答問題,處理問題
當家長真的覺得老師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婉轉地暗示老師,或者使用疑問的語言,讓老師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
因為孩子要上學,所以大家都要見面
今天的對話:你認為父母的做法是正確的嗎?你平時在家長之間是怎麼發言的?歡迎在下方留言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