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健老師,您好!我有個朋友她自認為在男生中很玩得開,覺得異性緣不錯吧。
只要有個男的關心她一點,她就覺得對方一定是個好人,她也會很動心。
現在我有男朋友了還沒告訴她,也沒見過面,我很怕介紹了她認識,她會第一眼就喜歡上我男朋友。
有人勸我領證了再介紹認識,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補充一下,我們之前很好,無話不談。
但是吵架以後就變了,漸漸的就不想跟她討論很多關於我的事情了!
不知從何時起,「防火防盜防閨蜜」這句玩笑話,變得越來越真。
就在我們身邊,仿佛有越來越多「閨蜜變情敵」、「男友愛上我閨蜜」的故事。
社會對女性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女性都不可靠,愛「撕逼」,會背叛。
但其實,這些不是女性的原罪。
你的閨蜜會不會對你的男朋友動心,你的男朋友會不會因為你的閨蜜而動心,歸根到底,要看她/他是怎樣的人。
不要輕易給一個人下定論。
也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一段關係。
1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其實很複雜
一個女人異性緣很好,意味著什麼?
有人說,可能她性格開朗,思維比較直,更喜歡和男生相處。
也有人說,可能她瞧不起身邊的女生,所以只和男生玩,吸引男生的注意。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你看,我們很難快速判斷一個人,最好通過細水長流的相處中徹底了解ta。
你的朋友自認為在男生中玩得很開,那麼到達哪種程度呢?
是八面玲瓏?還是稱兄道弟?或者是曖昧不清?
受歡迎且守規矩,這樣的異性緣才是健康的。
你可以回頭看看她和同性是怎麼相處的。
有些人不管異性同性都能相處得很好,說明他們本身就很有魅力,讓人想跟ta交朋友。
有些人不喜歡同性的思維方式,跟異性來往會更輕鬆,更舒服。
有些人往往自視甚高,喜歡徵服異性,所以身邊有一堆異性朋友。
最讓人不放心的,當然是第三種。
大叔不知道你跟這個朋友交往了多久,曾經無話不說,想必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了解一個朋友不是難事,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楚她是個怎樣的人。
當然,不僅要看清楚你閨蜜的為人,也要看清楚你男友的為人。
我們討厭以「小人之心」去揣度他人,但是,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朋友是一路的知己,男友是一生的陪伴,越是重要的關係,越要慎重對待。
2
友情與愛情沒有錯對
但要有界限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可貴的是真心,最難得的卻是界限感。
守不住界限的人,一旦越過底線,有可能害人害己。
閨蜜和男朋友走得太近,往往會有這三種結局:
跟你分手,他們在一起;
他倆的關係越來越好;
從閨蜜那了解你,跟你分手。
這一切的發生,都建立在他們界限感、道德感薄弱之上。
前面已經說過,你要認清楚他們是怎樣的人。
如果男生真的愛你,女生真的重視和你的友情,那麼認識也無妨,畢竟以後少不得來往。
但如果你對他們仍持有懷疑,就不要輕易挑戰彼此的關係。
畢竟,再好的關係也有距離,再完美的人也有弱點,經不起一再挑戰。
之前看過一個節目,有個女孩為了驗證男友是否忠心,就慫恿閨蜜去誘惑。
不料,弄巧成拙。
男友看上了閨蜜,閨蜜也喜歡男友,兩人一拍即合,女孩反而被踢出局。
這一道界限,首先是你自己打破的。
那麼打破後的後果,就要由你自己全部負責。
你與閨蜜志同道合,與男友也是志同道合,如果沒有你,說不定他們也是志同道合。
除非,他們有明確的道德感,一早就給對方貼上「他是我閨蜜的男友」、「她是我女友的閨蜜」的標籤,有分寸地交往,一切以你為中心。
閨蜜之間,保持合理的界限很重要,恰到好處的距離才能讓這段關係走得更久遠。
3
每個人的生活不同
總有人要分道揚鑣
這個世界上,能夠一直走到最後的,其實很少很少。
求學時候的朋友,現在已經失聯了。
工作認識的朋友,能談心的其實很少。
大多數朋友,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過客。他們坐上這一趟列車,可能會陪我們走一程,卻在某一個站下車,揮手告別。
既然如此,就沒必要對朋友抱以過高期待。
朋友在精不在多,三觀不合的人,還是儘早遠離吧。
人心是善變的,感情最經不起試探,不要高估自己和身邊人的關係。
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看清楚人,分析清楚事情,再做出一個自己可以承擔後果的決定。
劉若英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裡寫道:
朋友相處得越久,就會知道哪些話適不適合說,哪些事適不適合做。
真誠地表達意見,保持恰當的距離,不會傷害對方或帶來困擾,才能妥善維持彼此的關係。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維持關係的關鍵是:
雙方保持合理的界限,該親密時親密,該保持距離時保持距離,這樣才能在親密之中更加自由,更加享受。
很多女生都希望自己左手友情,右手愛情,但實際上,我們也絕不容忍愛情和友情交叉。
如果你問,如何讓閨蜜和自己的男朋友相處?
阿健的回答是:最好不要相處。
說出你的故事,你的疑惑,阿健為你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