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易小星
我個人是高中畢業被保送到陝西師大的,所以我是沒有參加高考的那一小撮人。但是關於語文和英語學習,我自己依然是有經驗可以分享的,畢竟我研究生讀的心理學專業,有出國留學經歷,目前是中文專業的教師。
當然你可能感覺我這樣的跨學科是哪一樣都沒有學精的「二道販子」,但是其實也不是像這樣說的,我個人的成績如果當年參加高考的話我估計不會低於被保送的這所大學錄取分數線,只是我具備了保送資格,正好父母覺得女孩子這樣的話比較安全,就保送進師範院校,多好呀,我母親也是語文教師。
語文到底應該怎麼學?對於要在高考中勝出的目的來說,需要如何學習?才能考出更為理想的分數值呢?
01基礎知識必須依靠日積月累,想要突擊並不容易看到成效
語文這科目的知識點過於細碎,我個人覺得語文最好是針對這高中三年的時光,將知識劃分為多少個模塊來進行學習和梳理更為科學,比較容易控制。
比如說基礎知識這一塊就很難依靠突擊勝出,字、詞、成語釋義、多音字、通假字、文學常識等,你說這些怎麼能在最後突擊啊,還是應該利用零碎的時間去記憶。
我自己的語文書,都是各種顏色的記號筆畫的花花綠綠的,我自己很清楚各種顏色代表什麼,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學生就不喜歡在書上做標記,一學期下來,課本是新的,這個有點兒太奇怪了,也太浪費了。
02閱讀理解,必須保證將失分降到最低
第二大塊和第三大塊就分別是閱讀理解和作文了。這也不能完全靠突擊,要想成績穩定提升,還是需要平時下功夫。
閱讀理解分為古詩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做閱讀理解的題目,我認為需要找到讓自己讀懂的訣竅,靈活地看待文章裡的核心思想,圍繞著核心思想回答問題,一般只要你把文章讀懂了,做題也就是水到渠成。能把文章很輕鬆讀懂,需要你有閱讀量的積累才行,否則就記住不要死讀書,可能做題時還是很容易會陷在出題老師給你挖好的「坑」裡。
文言文的那些基礎知識也要放在第一大塊裡,儘可能有做題經驗和分析文章的能力。
現代文閱讀常常出的原題目文章都是名家經典散文,如果你有一定的閱讀量,那麼這些文章你之前就是讀過的,在考場上的相遇無非就是老朋友過招,你只需要沉著冷靜,客觀看待這些文章即可。
03語文的作文部分,一定要穩定水平,爭取拿最高分值03
作文在平時訓練時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把控,不要認為是場下練習,就不考慮時間的問題,要養成習慣,按照高考場上的時間來完成作文,同時也要養成習慣,前面的題目答到什麼時間就再也不要去管了,全心全意寫好作文。
絕對不要出現那種為了不知道能不能到手的一分兩分的基礎題目浪費了你原本應該寫作文的時間,那時太得不償失的行為,壓根兒不划算。作文時間一旦計算有誤留少了,再影響了心情,那就更容易打亂平時自己的節奏,這對於高考來說,打擊可是致命的。所以切記,作文時間按照平時的習慣留足。
有同學說我買了高考狀元的作文書或者是高考滿分作文彙編,我背會在考場上改頭換面搬到我的卷子上不就行了?最好不要這樣做!切記!
你可以買這樣的作文書,看這些作文的切入點和行文思路,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和生硬模仿,這是很犯忌諱的不妥當的行為,應該不會給你的作文增分,搞不好還要扣分。
你要做的是如何消化吸收人家的長處,一定要用自己的判斷認知來寫自己的文章,這樣在行文的角度和流暢度上都是容易得到保障的,那就更容易得到作文的高分值。
我們可以研究作文的那些範文書,但是之後等你寫作的時候,你可以合理靈活借鑑,但是不能背下來挪到卷子上,因為每年的題目變數還是相當大的,很多都是時事熱點變成了考題,你要是單純背誦照搬一定不是明智的行為。
前面的閱讀你如果堅持的很好,閱讀帶動寫作,閱讀的量夠了,量變到質變,會促進寫作能力水平的提高。總之我們是可以借鑑經驗和技巧,讓我們的備戰高考之路走得更為順暢。(全文完)